探营上海AI企业,加快推进“模塑申城”方案落地

人民网上海2月18日电 (记者葛俊俊)今年,上海正瞄准技术前沿,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实施方案落实和重点场景建设。近日,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召开之际,人民网上海频道记者参加了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市经信委联合组织的探营活动,采访了商汤科技、稀宇科技(以下简称MiniMax)等,提前感知这场科技盛宴的氛围。
商汤科技:将发布一站式开源Agent应用开发框架
作为重点参会企业之一,商汤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
“这一波AI浪潮的特点是训练和推理的成本更低、模型能力更强以及多模态融合。其中,随着整体推理成本的降低,我们可以在相同硬件上部署更大、更通用的模型,这也是我们在产业落地上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商汤科技产品总监、小浣熊家族产品负责人贾安亚表示,这些能力的增强,加速了AI在产业的落地应用,包括医疗、金融、教育、工业等行业,以及辅助编程、智能办公、智能客服和营销等场景。
商汤科技产品总监、小浣熊家族产品负责人贾安亚介绍产品。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摄
在本届GDC开发者大会上,商汤科技在辅助编程和智慧办公场景将推出两个产品,即代码小浣熊2.0版本和办公小浣熊。贾安亚表示,其中,代码小浣熊2.0是面向软件研发的,已经脱离了个人生产力工具的范畴,成为一个完整面向个人和企业软件研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为赋能更多场景,办公小浣熊也集成了代码模型的能力,用户可以借助代码的能力更好的完成更通用的日常工作,比如文档处理、数据分析等。个人用户、小团队用户和企业用户都可以通过办公小浣熊快速实现垂直任务的分析、调研和最终报告生成。
商汤大装置产品总监刘叶枫介绍LazyLLM。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摄
商汤大装置产品总监刘叶枫介绍,面向开发者的一站式开源Agent应用开发框架——LazyLLM即将在2025开发者大会上亮相。该框架以数据为核心,支持在应用开发过程中持续迭代数据,从而不断提升数据效果。这一框架可满足国内开发者面向行业和垂域的特定需求,弥补国外工具的不足,同时确保软件自主可控。
为更好理解该框架,刘叶枫举例到,LazyLLM可以使开发者更快地实现想法产品落地,同时真正像搭积木一样,把意图识别、知识库检索能力、大模型能力等快速拼到一起,实现完整应用。同时,该框架还支持跨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以及不同底层云的基础设施。
MiniMax:将举办技术交流论坛,探讨人工智能未来趋势
“我们公司致力于用户共创智能,通过自研大模型技术,让大模型技术真正成为每个人的工作助手和生活方式。”作为全国第一批通过大模型服务备案的科技创业公司,MiniMax副总裁刘华表示,企业拥有文本、图像、语音&音乐、视频等多种模态大模型,并打通产品全链路。
MiniMax。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摄
在文本领域,2024年4月,企业推出国内首个上线商用的MoE架构、万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MiniMax-abab 6.5”,模型能力对标GPT-4。MoE技术路线大幅降低了单次推理成本,便于大模型在各行业加速落地。此外,MiniMax是国内首个将Linear Attention架构与MoE结合并应用于模型研发的大模型企业,在2025年1月发布并开源的新一代MiniMax-01系列模型在长文、数学、写作等能力有大幅度提升。
“我们的语音大模型能够反映出人类的喜怒哀乐,支持17种语言。”正如刘华所言,在语音领域,MiniMax拥有世界上Top 2大规模商用的语音大模型,并推出了文生音乐模型,为艺术创作赋能。
探营MiniMax。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摄
在赋能千行百业上,公司打造了MiniMax开放平台,服务了国内4万多家企业客户以及个人开发者,并开始成功“出海”。平台打通了办公协作、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医疗、客服、智能网联等众多行业场景,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如为金山办公WPS提供文本生成、要点总结、Excel和PPT生成等能力,帮助打造“WPS AI”产品;与小米展开深入合作,为小爱同学在智能硬件、商城助手等场景赋能,具体包括闲聊、角色扮演、知识问答、信息提取等相关能力。
“在整个垂直领域,我们有很多新的合作伙伴和一些应用落地。所以,这次我们将专注于形成智能硬件联盟,通过深入融合契机,更好地发展大模型在实体产业上的一些落地和应用。”公共事业副总裁严奕骏说。
据了解,MiniMax此次将借助GDC开发者大会,举办技术交流论坛,搭建开放的合作平台,与学界、业界专家以及全球开发者社区代表、AI创作者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与未来趋势。同时,还将通过多场主题分享、圆桌对话环节,共同探讨大模型开源技术的最新发展、多模态大模型在各行业的应用落地、人工智能在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助力智能硬件领域产业转型升级等话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