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上海复兴东路隧道启用电动自行车夜间越江功能

2025年02月17日09:15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复兴东路隧道启用电动自行车夜间越江功能

仅供电动自行车通行,限速15公里,外卖小哥、老爷叔专程排队体验,增设应急保障人员

昨天23时许,随着非机动车信号灯亮起绿灯,等在复兴东路隧道浦西入口处的数十辆电动自行车,在黄浦交警的指挥下,鱼贯驶入隧道上层。这标志着上海中心城区首条非机动车夜间越江隧道启用。

专门来“尝鲜”

“以前轮渡停航后,要么绕远路,要么冒险走机动车隧道,还被处罚过。现在终于有了一条便捷又安全的过江通道了。”半个多小时前,外卖骑手藤先生就等在入口处,专门来体验“合法”骑车进越江隧道的感觉。

他身后,十多辆电动自行车已经排起长队,等待绿灯后驶入复兴东路隧道。这些骑行者中,既有外卖配送员、代驾司机,也有深夜下班的通勤族,还有专门来“尝鲜”的市民。

“我女儿一家住在浦东世纪公园,以前晚上有点事情,只能打车过江。现在骑电动车也能过江,省了钱,也更方便了。”市民陈先生专程赶来体验骑车过江的新鲜感。

骑行者的期待和兴奋,反映出非机动车夜间越江的实际需求。此前,上海的14条越江隧道均设计为机动车通行,而非机动车闯禁令违法“上桥入隧”的情况时有发生,更多次酿成交通事故,成为交通安全管理的痛点。在专业人士看来,复兴东路隧道开放非机动车夜间通行,不仅是隧道功能的拓展和优化,也是城市交通治理思维的转变——上海将持续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满足更加多元的出行需求。

根据通行规定,目前复兴东路隧道上层将于每天23时至次日5时,仅供电动自行车通行越江,限制时速为15公里。

为保障复兴东路隧道非机动车夜间安全通行,上海公安交警总队路设处在复兴东路隧道浦西上下层隧道分流处,设置物理隔离设施,确保机动车仅能进入下层隧道行驶。黄浦公安交警部门在隧道的浦西进出口处均增设交通信号灯,控制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错时通行,避免车辆混行造成隐患。同时,在隧道进出口增设民警执勤岗位,加强现场交通管理。

而在浦东进出口,浦东交警部门对隧道周边交通组织进行全面优化:在张杨路(浦东南路至南泉北路段),双向最右侧车道被改造为“可变车道”——白天供机动车通行,23时至次日凌晨5时切换为电动自行车专用道。这也是上海首条“机非可变车道”,既兼顾日间车流,又为夜间骑行腾出空间。

“我们在浦东南路张杨路路口增设夜间非机动车专用相位信号灯。”浦东交警支队负责人介绍,在电动自行车进入隧道前,该路口信号灯会启动特殊相位,非机动车道绿灯时长延长至45秒,并与机动车信号错时运行,避免车流交织。

23时30分许,记者驾车进入复兴东路隧道。上层非机动车道内,照明灯将车道照得透亮,广播不断提示非机动车限速行驶;下层机动车道,车流平稳。

如何应对突发

有市民关心,非机动车不同于机动车,如遇突发状况有没有应对方案?后续怎么管理?

复兴东路隧道运维方隧道股份城市运营项目负责人苏喆表示,复兴东路隧道作为上海市第一条夜间通行电动自行车的隧道,在管理上也做了针对性优化,增设人员提供运营服务。

在夜间隧道通行车型从机动车转为电动自行车时,制定专项交通组织方案,配备专人布设和移撤相关的交通设施,保证车型顺利切换。另外,在人员配置上,加强中控室电动自行车通行时段的人员值守,在隧道的进出口增设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应急保障人员,全程保障隧道安全运营。

围绕非机动车在突发状况下的应急方案也已经出炉。

在车辆和设备配置上,电动自行车牵引与机动车不同,运营人员专门在隧道口配备电动自行车专用的平板牵引车,并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第一时间、高效应对突发。

针对冰雪天、大风暴雨、火灾、电动自行车事故等突发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电动自行车专项应急预案,前期已经开展充分演练。

针对电动自行车通行特点,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在后期运营中,将加大视频巡视频度和车辆巡视力度,保障隧道的安全畅通,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苏喆说。(记者 邬林桦 戚颖璞)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