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硕果累累” 莘庄工业区多家外企不断追加投资

2025年02月17日09:14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莘庄工业区多家外企不断追加投资

外资项目“硕果累累”,展现外资制造业持续加码上海的信心

最近,在闵行区莘庄工业区,士卓曼高端种植体产业化项目一期刚竣工投产,就提出了再拿地20亩、投资6亿到8亿元启动项目二期的新诉求,立志打造其在亚洲首个生产、培训与创新一体化基地,预计达产年收入14亿元,可带来近千个就业岗位。

这是士卓曼集团首个在海外买地建厂的项目。“中国区快速增长的市场行情,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这家被誉为种植牙界‘爱马仕’的瑞士企业果断加码投资,坚定了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莘庄工业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不断追加投资的外资企业,在莘庄工业区并非个例。自2000年落户以来,上海依工塑料五金有限公司已四次拿地扩产,主要研发生产汽车零部件产品,去年产值达到35亿元。其中,第四次拿地92亩、新增投资9亿元,新厂房在去年初竣工投产后成效显著,前9个月公司产值同比增幅达27%。

作为闵行区最主要的外资集聚地之一,莘庄工业区在招引外资项目上“硕果累累”,展现了外资制造业持续加码上海的信心与韧性。莘庄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艺告诉记者,目前,莘庄工业区正在推进的存量企业改扩建项目有14个,其中8个为外资项目,包括依工、芬美意、索尔维、巴斯夫等知名企业,总投资额20亿元,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69亿元;同时,新供地及建设中的项目有18个,总投资额达109亿元,其中不少也是外资大项目。

在新的招商环境下,莘庄工业区靠什么吸引外资大项目?莘庄工业区总经理童玲玲坦言,不能再靠“卷”政策扶持、“卷”资金补贴,更多应“卷”在专业服务上。当前,园区正坚持系统谋划、主动作为、协同推进,加快深入推进招服一体化改革,积极打造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成长好”的一流营商环境。

聚焦重点领域“引得来”

围绕如何“引得来”,莘庄工业区以规划为引领,聚焦商业航天、生物医药、汽车芯片等重点领域,搭建“产业联盟+工作专班+投资基金+特色基地”架构体系,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招商和服务。

比如汽车芯片领域,园区成立专班,参投设立了安智芯平台公司,专班和平台公司着力发挥政策研究、行业服务、商务谈判和链式招商的专业化能力,与中国汽车芯片联盟合作,合办行业活动,建立上海车规级集成电路联盟,并与上汽检合作设立“尚研莘工”创投基金等,全生态打造汽车相关特色产业集群。

之前,上海依工有个“烦心事”,公司所产一款配件的芯片需要进口,但国外物流周期总是特别长,园区的汽车产业链专班——安智芯平台获悉后,依靠专班里的高校、专家、智库、链主、投资机构、政府职能部门等资源力量,积极帮助寻找国产化替代方案,目前已对接上一家芯片设计生产公司,首轮试生产的流片样品已交付上海依工。而另一家从事汽车安全系统研发的均胜电子,也在此找到了不少上下游伙伴,在汽车产业链专班帮助下,不仅把多家子公司迁了过来,近期还计划增资1亿元。

记者发现,在专班化的招商模式下,莘庄工业区去年以来新增的一系列产业项目基本集中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汽车产业链等赛道。

特别是在商业航天产业领域,莘庄工业区精准发力,积极推动区域集群发展。去年3月,作为上海商业航天产业链主单位之一的航天科技火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在莘庄工业区注册成立,并于当年进行发射试验任务。9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也注册成立。12月,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在上海地区承载商业卫星设计、试验、制造功能的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也落地莘庄工业区。另外,国星宇航、寰宇航天、巡天宇航、宁波智晖等多家商业航天优质企业也已落户莘庄工业区。

长效机制稳商“留得住”

前不久,作为莘庄工业区“工业母机”产业的核心企业之一,拓璞公司拿地40亩、新增投资1.5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面向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端数控装备,达产产值可达8亿元。这是优质项目“留得住”的案例之一。

据了解,莘庄工业区积极构建长效稳商机制,围绕园区245家重点企业,落实“一企业一领导一专员”服务机制,针对企业的问题诉求,建立协同机制做好闭环服务管理,园区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积极申请提级管理,2024年一年共解决此类问题121项。比如,针对企业用电方面共性诉求,牵头园区49家企业加入虚拟电厂,去年参与市迎峰度夏需求响应18次,有力保障园区用电供应稳定。

莘庄工业区还充分发挥“双代办”服务联动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一站式全流程帮办企业注册办证和项目建设。园区每月召开项目调度会,围绕拿地项目、改扩建项目“两张表”会商打通难点堵点,加速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2024年,莘庄工业区共推进“双代办”项目600个,如赢创(上海)仅用2小时顺利取得新的营业执照,成为全区首个“一照多址”备案落地案例。

2024年全年,莘庄工业区到位外资2.04亿美元,同比上升18%,其中1.7亿美元来自落户园区24年的华硕电脑。2000年,华硕电脑刚落地时,还只是租赁办公厂房,主要从事销售和售后服务,员工不足百人,如今公司已发展为员工超千人、年销售额超240亿元的全球领先的3C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此番投资“加码”,将拿地新建创新产业化项目,达产后新增年产值不低于10亿元。

全要素保障“增资扩产”

“这两年,我们捕捉到,不少存量外资企业出现新的趋势特点,园区正持续跟进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这些外资项目增资扩产。”林艺告诉记者。

一方面,从消费需求来看,一些企业打入中国市场后,业务空间不断递增,他们纷纷拿地建厂,从贸易型转向实体型。华硕电脑大手笔增加投资,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一。

另一方面,外资研发中心正成为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生产型企业开始布局总部和研发中心。比如,佛吉亚已将排气控制及汽车电子两个事业部整合集聚至莘庄工业区。目前,园区已累计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去年新增外资总部及研发中心5家。

今年4月,投资超12亿元、由园区代建的雅诗兰黛大型智能仓库将正式投产。作为莘庄工业区的纳税冠军,雅诗兰黛正开展更多面向全球市场的创新研发,更加深度参与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去年6月,雅诗兰黛集团收购北美知名美妆品牌The Ordinary母公司DECIEM。今年元宵节,面向年轻时尚群体的The Ordinary新品牌在国内市场正式发售,至此,雅诗兰黛已在国内有17个品牌,以更好地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另外,从智能制造端产业方向看,施耐德、大金等知名外企正加速转型升级,通过改扩建和技改项目,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保持国际竞争力。

这两年,莘庄工业区通过成立“碳路者”联盟,吸收中航光电子、上海建科、三菱电机等26家企事业单位加入,为企业节能降碳工作提供专业指导,2024年新增工信部绿色制造企业3家、零碳工厂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在助力企业绿色转型的同时,拓展联盟企业的服务市场。

招引大项目,一要抓龙头,二要抓空间。如何不断满足新增企业的土地需求?林艺告诉记者,近年来,面对不断“扩圈”的产业生态,园区对现状地块进行梳理,并长期推进产业用地盘活机制,当前已成功盘活1549.5亩土地,下一步计划盘活的土地有1303亩,“只要有好项目,不怕没空间”。(记者 黄勇娣)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