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东方七日谈|“海派春节”的传承与创新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姜泓冰
2025年02月17日17:4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乙巳蛇年的沪上春节,如果您留心,可以领略到不少新景观,体验到不少新风俗,感受到不少新气象。

与前几年相比,上海各大地标性景点的外国游客密度明显变高。有旅游类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到中国的外国人同比增长1.5倍,除夕以来上海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0%。除了到迪士尼、东方明珠塔、豫园、外滩等特色景区打卡,外国游客还能参与和体验更多中国春节传统文化活动:逛灯会、听戏曲、品美食、贴春联、写福字、包饺子、穿唐装……要让更多外国游客将“走马观花”变成可以沉下心来对中国文化、风光、社会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浓缩了年俗文化、礼仪、节日气氛与各类消费场景、精彩活动的“世界非遗版”春节,无疑是一次大好时机。

今年春节,大大小小的非遗技艺、活动得到了全面挖掘和展示。逛灯会、庙会、集市乃至逛商场、走社区,大都能遇上非遗表演。细细看,它们往往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呈现出商业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形态:在青浦区蟠龙天地的“蟠龙市集·乙巳庙会”,练塘镇非遗传承人现场蒸制的“焋糕”状如樱花,还要印上甲骨文的“巳”字,成了“蛇年定制”;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神秘蛇境”生肖特展上,国家级非遗徐行草编技艺制作的一套“蛇抱瓶安”作品,有着传统江南工艺的精巧细致、栩栩如生,同时又简洁、现代,全无“土气”。上海迪士尼着力将传统春节仪式转化为文旅新气氛、消费新场景,推出蛇年新春福袋和限定版新春庆典烟花,《疯狂动物城2》中的角色盖瑞与寓意金蛇贺岁的汉字“蛇”在同一片天空下闪亮,留给游客们独一无二的美好记忆。

同样,时尚地标虹口今潮8弄举办的海派新春灯会上,中国的灯彩技术与环保材料、当代设计理念、光影装置混搭,让中国、古埃及、古罗马、美洲阿兹特克四个古文明中的蛇文化传说相聚一处,像是不同时空、不同文化之间的一场趣味碰撞,穿行其间,总有点恍惚穿越的新奇魔幻感。而在静安寺一带,有传统灯笼的瑞彩盈门和时尚前卫的光影艺术装置同场交汇,有随着新春乐曲变幻色彩、充满未来科技感的灯光秀,还有利用光影装置打造的梦幻星空、浪漫雪景,让路人忍不住驻足拍照。

这个春节,上海不少时尚地点都设计了新春主题的快闪活动。有人在杨浦滨江散步游览时遇到了独立行走的机器人,有人在武康路上遛起了四足的机器狗。有些市民在世博文化公园兴致勃勃地登双子山感受“新年步步高”,有些则因为“国补”“市补”政策和节日优惠活动而开心地逛店购物……林林种种的春节新玩法、新风气,不知道哪些会沿袭下去,变成以后“海派春节”的新民俗呢?

解放日报相关报道

“世界非遗版”的中国春节,当然有其传承沉淀数千年的内容、仪式、核心定义,但也是一个持续不断被书写、更新、再创造的活泼泼的历史过程。乙巳蛇年春节,在上海看到、感受到的,正是这样富有时代气息,正在徐徐展开、萌生转变的“海派春节”新景象。外国游客也许并不能从上海这个“中国入境游第一站”找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春节民俗,却一定能在这里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的和合共生,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合璧,感受到海派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上海,与得名已近百年的“海派文化”,正在踏上新征程,展开新的文化建构过程。相信“海派春节”在积极、自觉的传承与创新中,会越来越有温度、有内涵、有品质、有魔力。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