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快手”诈骗超5000万元 上海警方查明真相

假冒“快手”诈骗超5000万元
上海警方查明真相,平台也存漏洞
以“快手”直播电商业务扩展的名义,通过招商会方式招揽入驻商家和区域代理,承诺缴纳3万到8万元加盟费就能成为地区代理商,不仅可以在短期内返还加盟费,还可以从其他商户的经营流水中抽成……不少商家被这一模式打动,然而交钱之后却发现对方的承诺落空。
上海宝山警方调查发现,所谓的招商团队都是“李鬼”,并非“快手”平台的合作方。自去年4月以来,该团伙在全国多个省市举办招商会,共有千余名商家上当受骗,诈骗金额超过5000万元。
在线下举办相关规模的招商会,诈骗团伙做了充分准备,不仅精心编纂引流话术,招募大学生等话务员,还注册多家科技信息公司,搭建虚假网站忽悠被骗商家。更甚者,犯罪团伙专门利用平台规则取得盖章的合作协议,为伪造身份背书。这背后,网络平台也暴露出管理漏洞。
去年11月初,上海宝山某灯具公司负责人周先生向双城派出所报警称,其于9月中旬受“快手本地生活”团队邀请参加区域代理招商会,并缴纳8.5万元加盟费,可对方承诺的返款、抽佣等事项通通落空,自己还被客服拉黑了。“他们有‘快手’公司盖章的合作协议,会议现场布置很正规,工作人员也都挂着‘快手’的工作牌、穿着印有‘快手’标识的衣服,会场还要求不能拍照录音。而且除了我,会场还有20多家其他商户代表。包括后来给我们用的后台统计系统也都很专业。”
据他回忆,最先接触到“快手”招商团队,是接到一通客服电话。对方称是“快手”公司的营运客服,告知周先生他的公司已经通过入驻平台的线上审核,只要参加线下招商会,就有机会成为“上海首批区域代理商”。而成为代理商后,不仅会迅速提升公司曝光度,还可以发展入驻商户获得“抽成分红”,轻轻松松就能年入百万。
周先生没有怀疑对方的身份,应约参加了在宝山区某酒店举办的“快手线下招商会”。有人问办会人员的身份,对方称是“快手”的签约代理服务商,负责平台的线下推广工作,还拿出一份盖有公章的代理协议,很快打消众人疑虑。对互联网经济运营并不熟悉的周先生决定抓住机会,当场支付了8.5万元。然而,之后对方不断编造借口拖延平台入驻进度,近两个月过去,周先生也没拿到任何返利,还被客服“拉黑”。
根据周先生提供的合同、聊天记录和支付记录等信息,双城派出所民警逐一进行查证,同时联系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协调。经快手方面核查,跟周先生等人合作的“喜迈苏”公司曾向快手公司提出过“达人机构”申请,但始终未缴纳保证金,且“快手”公司也从未发展所谓的“二级合作代理商”,这与招商会发布的信息明显不符。
为进一步查实案件细节,宝山警方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围绕该公司的推广和经营活动展开调查,并对其他加盟商户进行走访,逐步查证在全国多地实施这一诈骗行为的犯罪团伙。
办案机关介绍,该团伙内部存在引流、会销和网站建设等分工,共注册了5家信息科技公司用于实施诈骗。
“他们的引流团队,负责通过各类线上商户平台收集商户电话,并招募兼职大学生、宝妈充当客服,采取广撒网的形式拨打所谓的招商电话。”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双城派出所副所长曹锦程介绍,该团伙通过引流筛选出潜在目标商户后,由会销人员选取不同城市的场地筹备线下招商会并实施诈骗,还会安排“托儿”充当气氛组,争抢成为“代理商”的名额。之后,则由网站技术支持团队搭设仿冒的“快手电商后台系统”,伪造销售数据,进一步蒙蔽被骗商户。最后,形成一整套“线上+线下”融合的诈骗流水线。
警方进一步调查中发现,这一团伙以“快手”官方运营中心、合作企业、代理商等名义,累计在全国十个省份招募“地区代理商”,每个商户的代理费为3万元至8.5万元。而在“代理商”发展其他商户的过程中,团伙还会以材料不齐需补充、设置流水额度等名义和方式,阻挠他们完成任务,以此驳回返还加盟费、获取抽成的要求。
去年12月4日,在前期掌握充分证据及当地警方配合下,宝山警方在河南省某酒店招商会现场开展抓捕行动,并在全国多地同步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5人,其中包括刘某、沈某和倪某3名团伙主要成员。截至目前,警方已查证被害商户达1000余家,团伙骗取所得逾5000万元人。
结合诈骗手法与被骗商户的经历,这一团伙准备的“快手”代理合作协议,是施骗成功的关键道具。“快手”方面回应,该协议上的公章是真的,但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是一份草签协议,涉事方并未成为“快手”的正式服务商。对于此次发现的服务商管理和合作流程问题,“快手”会在警方的指导下继续优化内部流程,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记者 邬林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