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申言︱刘华新代表:管行业管行风,重新擦亮上海出租车城市名片

“出租车曾经是上海的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差头司机’也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白手套、白衬衫、白座套,老扎台型格。”浦东新区总工会副主席,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刘华新代表说道。
刘新华介绍,在2023年交通委开展的一次公开日活动中,他接受建议安装了“申程出行”APP。通过一年多时间的体验,发现上海出租车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
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华新 受访代表供图
他在体验中发现,受网约车的冲击,出租车生意难做,收入减少。一位开了28年出租车的师傅讲,出租车驾驶员已经从一个光鲜的职业变成了“鸡肋”,需要靠加时来维持,导致入职门槛降低,服务水平下滑。有关方面面对新的运营环境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管理手段。
他还注意到,出租车维护维修不及时,车容车貌不尽人意。出租车发生一些擦碰等交通事故后,出租车驾驶员反映以前会尽快安排维修,否则会考核,现在为不影响到运营,能拖则拖。
此外,存在读卡器不能识别交通卡的问题。四大运营商中,除了强生出租车没有碰到这种情形,其它运营商的出租车都有,特别是红色交通卡。出租车驾驶员抱怨红色交通卡面世3年多了,还有不少出租车没有完成读卡器的更新而无法识别,因为没有达到5年使用更新年限,还涉及费用问题。
教育培训和管理标准降低,服务质量不尽人意。出租车驾驶员反映教育培训走过场,远不如以前严格,导致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淡薄。
对此,刘华新建议,一是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必须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理念,反复抓,抓反复,推动行风建设与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要压紧压实责任,形成人人重视行风、处处体现行风的良好局面。要加强对出租汽车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培训,规范行业有序发展,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重新擦亮上海出租车这张城市名片。
二是要高度重视服务设施的完善。要设定一个期限(建议一个月内)加快智能读写器的更新并向社会公布。期限内没有完成更新的出租车不得上路运营,相关部门要对相关运营商实施严格的考核措施并曝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