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申言︱多位代表聚焦上海市出租车管理,都提了哪些建议?
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多位代表针对上海市出租车发展提出建议。
(一)
“出租车曾经是上海的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差头司机’也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白手套、白衬衫、白座套,老扎台型格。”浦东新区总工会副主席,上海高桥捷派克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刘华新代表说道。
刘华新在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乘坐体验后指出,受网约车的冲击,出租车生意难做,收入减少;此外出租车维护维修不及时,车容车貌不尽人意;还有部分出租车读卡器不能识别交通卡,教育培训和管理标准降低,服务质量不如人意的情况。
因此刘华新建议,要加强对出租汽车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行业有序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重新擦亮上海出租车这张城市名片。
(二)
近期,“打车遭遇异味车”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深有同感,尤其在冬日,打车遭遇异味如同“开启未知盲盒”。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香港丽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苗在深入调研后注意到,出租车、网约车产生异味的问题并非首次出现,主要引起异味的原因主要包括:
1、网约车异味多源于车辆本身,如塑料、皮革等原材料散发的气味,以及车内加工材料化学药剂的挥发。出租车则主要因座椅套垫更换不及时、污渍清洗不彻底所致。
2、通风不良:随着网约车新能源化的普及,部分司机为节省电费在冬季不愿开启空调,导致车内异味无法有效循环过滤;同时,为保持车内温暖,开窗透气的次数也大幅减少。
3、价格竞争: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司机在“价格战”中忽视了服务体验,车内卫生状况随之下降。
4、卫生习惯:部分司机卫生习惯欠佳,长时间驾驶过程中在车内进食、休息,甚至吸烟,加之车辆清洁不及时,异味自然难以避免。
5、乘客因素:“科普中国”曾指出,乘客也是车内异味的重要来源,食物残渣、宠物气味、烟味等易在车内积聚,影响空气质量。
因此刘苗建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持续完善相关管理条例,细化车容车况及车内卫生维护标准。企业、平台需切实建立并执行贴合实际的管理制度,通过正向激励措施,对车辆环境优良、用户评价高的司机给予适当奖励,引导司机积极改善车内环境。司机应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和服务意识,保持衣着整洁、文明礼貌,严禁在车厢内吸烟、进食异味食物等行为,确保车身、车厢及行李厢整洁有序,全面维护车内卫生环境,严格遵守相关条例、制度,努力成为服务意识强、职业技能精湛、车容车况优异的优秀驾驶人员。通过座椅靠背设置“温馨提示”、市民公约等方式,广泛宣传倡导乘客文明乘车行为。
(三)
上海市人大代表宋钢指出,由于网约车的冲击,很多出租车业务受到了冲击,目前有很多外地驾驶员到上海来做驾驶员工作,由于工作时间长,收入扣除公司抽成部分后非常低,需要自己承担租房等成本,诸多因素导致在沪出租车司机流失。
宋钢认为,网约车相对没有公司扣款,仅平台扣款,且相对无公司各项条例约束,竞争力强,相较之下出租车出现了司机收入低,要求多,竞争力弱的情况。在他看来,其本质还是出租车与网约车的重叠化竞争,以及无差异化的运营。
因此他建议,
1、为了保护上海出租车行业以及保护出租车司机,建议适当降低出租车公司抽成,竞标降低出租车采购价格;
2、车企联动银行进行零利率或低利率购车方案,减轻出租车公司成本;
3、适当考虑民企出租车公司进入市场,优胜劣汰;
4、与打车平台沟通,适当降低对出租车订单提成;
5、给予出租车司机租房津贴,或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或廉租房等照顾;
6、在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建立短程,长程两个排队队伍,并进行实时排队信息广播及引导;在乘客上车区也设置长程上车区和短程上车区,优化资源配置;
7.长期考虑出租车与网约车的差异化,很多国家都对出租车分档运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