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上海浦东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5年01月15日09:25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浦东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浦东新区在全国全市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承担重大使命。面向2025年,浦东新区将以引领区建设、综合改革试点、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核心功能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张江综合性科学中心以及各类大科学设施、国家实验室等为支撑,加快推进三大先导产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率先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2024年,浦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73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2万亿元。规模以上社会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新质生产力亮点频出,预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达到2700亿元、4200亿元和1500亿元,分别增长8%、10%和4%。消费流通市场活力释放,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回升,集聚2个千亿级、5个百亿级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新增商业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社会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4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5万元左右,做到“财力一分增长、民生一分改善”。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做好2025年工作,浦东新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做到“经济挑大梁、改革当先锋、民生作标杆”,全力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更好支撑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政策措施协同配合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不断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大力提振消费活力、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推动招商服务一体化集成,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全方位促消费扩投资。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建设,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打造票根经济、宠物经济、谷子经济等新业态新动能,大力发展体验消费、服务消费,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佛罗伦萨小镇三期开工,引进200家首店,新增商业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积极创建国际友好商场示范点,提升支付、寄存、导购等入境消费便利度。配合推进21号线、南汇支线等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加快沿江通道浦东段、外环“南畅东抬”等高快速路和主干道路建设,实现金科路下穿竣工通车。

推动外贸外资稳定发展。以“五个中心”核心区建设为主攻方向,强化整体效应、平台效应、放大效应、辐射效应,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不断丰富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品种,新增金融机构30家。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措施,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动大宗商品跨境套保业务试点,积极发展离岸贸易、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中间品贸易,力争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突破6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6万亿元。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提升能级,培育发展多功能总部、亚太区总部、事业部全球总部等高能级总部,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新增各类总部企业100家。推动电动船舶、海事仲裁、航运金融、集运区块链等发展,新增高能级航运企业超过50家。

优化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全市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一体化推进投资促进和企业服务,在重点产业领域组建专业服务平台,开展“共赢浦东”系列活动,全力打响浦东招商品牌。全面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助力民营企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加强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大力拓展政务服务专业功能,优化企业专属网页,上线“浦策通”小程序。

深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 提高改革开放引领力

加快推进引领区建设,率先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加强与临港新片区协同联动,努力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强化系统性改革成效。深化落实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谋划制定第二批授权事项清单,尽快出台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力争在数据跨境流动、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境外专业人才临时执业等领域实现突破。全面完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创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明确主业、深耕产业,加快各类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

加快高水平制度型开放2.0版方案出台实施。放大外商独资医院、国债期货交易等试点效应,探索在互联网、教育、文化等领域扩大开放。持续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中心功能区。推动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封闭运作,促进资金、数据、人员等要素高效跨境流动。做优“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支持海外仓和物流设施建设,提高法律、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服务能力,助力企业海外发展。

完善高质量立法保障。坚持“小快灵”的方向,聚焦企业成长需要、产业发展瓶颈、新兴产品应用等关键环节,瞄准变通点、创新点、增长点的突破,在自由贸易账户、医疗器械融资租赁、商业秘密保护等领域,推出新一批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三大先导产业、六大硬核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着力打造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结构、符合未来商务办公发展规律的楼宇结构、符合未来营商环境发展规律的企业服务结构,积极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建设活力四射的张江科学城。深化“聚焦张江”战略,全面落实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实施方案,做好规划调整完善、产业布局聚焦、创新密度提升、优质人才引育、产业生态攻坚和创新生态营造的大文章。建设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系统等大科学设施,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出光。加快高质量孵化器、专业化孵化器、面向未来产业的孵化器等载体建设。推进创新研发、孵化转化、生产制造等紧密协同,在研发端、试验端、转化端、生产端、应用端全过程加速,打造具有创新策源意义的“核爆点”。推动产业园区布局更加聚焦,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加大超级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构建由顶天立地的大企业、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和源源不断的创业企业共同组成的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创新作用,补强大信息类、生命科学类等学科,集聚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强化人才综合服务保障。搭建各类创新主体跨界互动的交流平台,完善便捷高效交通体系,更大力度推进职住平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产城融合。

提升高端制造的硬核实力。全力打造世界级三大先导产业集群,深耕千亿级产业细分赛道。推进装备小镇建设,开展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试点,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科学智能、智能算力等关键领域。加快“空天陆海能”高端装备和智能终端发展,大飞机扩大产能,国家级北斗规模应用创新中心落地,智己汽车推出增程式车型,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实现坞内起浮,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正式量产。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促进合成生物、6G等新兴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支持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力做强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建立服务业发展调度机制,实施专业服务业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一批面向制造业的科技研发、人力资源、供应链等专业服务机构。深化医产融合,优化创新药支付和入院使用机制,促进医疗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抓住时尚消费品产品创意、品质工艺、生产营销等环节,积极打造国货潮品品牌。实施互联网平台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的新型服务模式,推进新民洋互联网总部集聚区、张江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

强化资源要素综合保障。完善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发挥国资创投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开发利用。加强规储供用联动,推进低效土地盘活利用和产业用地集中连片收储。垂直布局紧凑高效的产业链创新链,持续加大“工业上楼”力度。优化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结构布局,实施“模塑申城”行动,加快模力社区垂类大模型企业集聚,注重机器人谷全产业链突破,支持邮轮产业园引进制造、运营、配套等业态,加速核药产业园落地。

提高更新建设水平 营造城市空间新活力

坚持规划引领,以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为抓手,推动公共空间迭代复合,提高城区建设现代化水平。

提升重点区域品质能级。深化“三师”负责制,加强“上海之门”三岔港区域、东方枢纽等规划研究,明确主导功能和特色产业,打造城市未来新地标。实施小陆家嘴和世博园区商务单元更新,推动小陆家嘴重点楼宇连通并向江边延伸。加快金桥智能制造空间转型升级。不断拓展保税区新型贸易发展领域。“东方乐城”建设和招商同步发力。大力实施新场古镇申遗和横沔老街保护开发。金色中环从集中建设转向产业导入。

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加强街区园区社区有机融合,营造全龄友好的公共开放空间。完成3个重点区域沿街商铺改造提升项目,发展多元业态融合的楼宇经济,打造更多活力街区。围绕硅巷、智造空间、特色产业小镇等新兴空间建设,增强城区对园区的辐射带动。研究推进新上海商业城、世博轴、碧云综合体等地块再开发。完成锦绣文化公园整体提质。

推进“两旧一村”改造。申报认定2个城中村整体改造项目,实施规划拔点与整治提升,累计受益居民1.5万户。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拎马桶”改造,实施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不少于1403户,旧住房修缮300万平方米,开工筹措征收安置房60万平方米、竣工151万平方米。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筹措供应3000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措2000套、供应2.2万套,不断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构筑乡村全面振兴新优势 增强城乡融合发展支撑力

坚持国际风范与乡土风物相结合,全力彰显乡村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现代都市和美丽乡村协同融合、交相辉映。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持续建设孙桥农业科创中心,增强“张江种谷”影响力。扩大数字化农业、物联网、智能装备等新兴技术应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做强南汇水蜜桃等浦东农产品品牌。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做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

有序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分类实施“三百工程”,全力推进28个示范村、45个精品村、32个美丽村创建,开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试点,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自建房租赁管理和安全排查整治。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拓宽集体资金投资渠道。积极培养“新农人”“农二代”,推广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新模式,支持利用农宅改建人才公寓和特色民宿,多措并举助力农民增收。

推进文化事业产业同促共进 提升浦东文化软实力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彰显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特质,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公共文化全民共享。加快上海大歌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组团打造各类场馆资源,实现串珠成链、聚链成圈。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广公共文化延时服务,讲好浦东故事,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办好浦东文化艺术节、陆家嘴国际咖啡文化节等品牌活动。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依托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服务基地,加快文创、演艺、时尚等优质项目落地。在世博区域打造世界级文化集聚区,利用大型场馆和公园绿地,举办演唱会、露天音乐会、公共音乐会。推动陆家嘴植入小剧场等演艺新空间,拓展民生筒仓艺术功能。不断扩大艺术品交易规模,推进数字文化出海。

深化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国际旅游度假区、黄浦江东岸、临港新片区三个千万级流量旅游入口,打造特色旅游路线。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大力培育科技体育、水上运动、户外运动等时尚体育新潮流。发挥体育赛事引流带动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积蓄绿色低碳发展可持续力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定不移推动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浦东。

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启动三岔港楔形绿地首开区建设,北蔡楔形绿地加快打造,三林、森兰、碧云楔形绿地建成开放,新建绿道30公里、绿地300公顷。新增各类公园30座、改造环上公园5座,超额完成“十四五”公园总数200座目标。启动世博水环一期建设。全力推进北横河、外环运河“一横一纵”骨干河道和镇级河道建设。

实施节能降碳增效。深入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持续促进绿色金融和绿色航运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0万千瓦。创建绿色制造示范单位10家。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20万平方米。完善绿色城市交通体系,支持充换电和V2G设施布局。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开展雨污混接、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老港、黎明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园区建设,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土方消纳管理,三墩垃圾中转站投入运营,新场垃圾中转站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45%。

深化多元主体共治 提升城市韧性安全能力

下足绣花功夫,加强数字治理和安全管理,扩大社会广泛参与,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化“多格合一”,发挥网格综合调度作用,提升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疑难问题快速处置效率。配齐配强社工队伍和网格力量,夯实社区治理工作基础。支持物业企业品牌化、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全力提高物业服务质量。鼓励各类主体参与公益服务、紧急救助等基层治理。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占路挖掘全流程监管,有效解决“马路拉链”问题。加强轨交站点、商务楼宇、商圈等区域共享单车精准投放。进一步增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质效,不断创新“图网码”应用场景,鼓励群众有事“码上报”、反映情况“随申拍”。

守牢城市安全底线。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电动自行车和厂房仓库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切实提升城市防汛强排能力,惠南镇听潮区域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开工,北横河泵闸等加快建设。开工建设区级应急物资综合储备中心库,加强区域仓库物资管理和储备配置。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夯实社会民生保障力

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以政府“所谋所干”实现群众“所想所盼”,让幸福生活更加美好。

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拓展就业补贴政策覆盖面,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渠道,做好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服务。夯实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加快教育强区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职业教育贯通融合、终身教育泛在可选等方面,更好发挥创新示范作用。深入推进初中强校工程和示范性学区化集团化建设。加大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加快培育区级特色高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提高医疗健康水平。推动国家级医学中心和区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六院临港院区二期建成投用,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实现竣工,胸科医院浦东分院、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等加快建设,打造儿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等专科医联体。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积极发挥区级养老机构品牌示范作用,不断完善“一张床、一日三餐、一站式医养”服务网络。加密社区养老设施布局,新增养老床位600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家、老年人助餐场所18家,完成适老化改造600户,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0张。发展银发经济,做强智能养老产业园,加大养老科技产品开发应用。

(来源:解放日报 文:杜晨薇)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