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站昨启用,上海第三大枢纽站来之不易
上海松江站启用,这个上海第三大枢纽站来之不易,再次验证关键时刻不能“等靠要”
敢为人先抓机遇,松江枢纽闯出新天地
■以“站城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为定位的松江枢纽,是松江打造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关键一招。如今,以“松江枢纽”为核心的国家铁路网、轨道交通网、中运量公交网、地面交通网“四网融合”初见雏形
■松江站的百年历史变迁说明,“等靠要”是抓不住发展机遇的,关键时候要拿出敢为人先的气概,趁势而上闯出一番新天地。铁路如此,地方发展亦如此
“前方到站,上海松江站!”
12月26日,在人们的期待中,上海松江站的高铁动车组呼啸而来。当天,沪苏湖高铁沿线体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新建火车站——上海松江站启用。
上海松江站连接沪苏湖高铁、沪昆高铁及沪昆铁路等多条重要干线,实现了对长三角80%以上城市的快速通达,是仅次于上海虹桥站、上海东站的上海第三大枢纽车站,也是长三角地区的关键交通枢纽之一。
抓住沪苏湖高铁战略机遇
松江,上海西南门户。百余年间,松江铁路交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哐切哐切”绿皮火车到风驰电掣动车高铁的发展变迁。
12月9日晚,K287次列车开出松江北站(原松江站),出站信号变绿,司机在电台中说出了“松江,再见!”后,列车鸣笛五秒,随后缓缓驶离了松江北站。这座松江人民通过“保路”运动从列强手里抢回来,有着116年历史的老车站正式谢幕。
同时,上海松江站作为上海第三大枢纽站正式亮相。9台23线的规模不光是沪苏湖高铁最大新建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一定程度补上了上海西南地区交通能力不足的短板。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上海第三大枢纽站同样来之不易。根据最早的设计,上海松江站的规模并不突出,只是在老车站基础上做提升。当时的松江区领导获悉这一情况后,先是班子讨论形成集体决策——要抓住沪苏湖高铁建设这波战略机遇,从定位、功能等方面全面提升上海松江站能级。随后,松江区反复与国家铁路部门沟通,终于获得同意。
规划方案显示,上海松江站在原有松江南站的基础上向北延伸,涵盖沪苏湖高铁和沪昆铁路改线的站场及站房。上海松江站通过与沪杭甬客运专线、宁杭高速铁路、湖杭铁路、商合杭高速铁路相连,共同构筑长三角核心区城市之间快速铁路客运网络,预计年客流量将达2500万人次。
松江区交通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出上海松江站的周边道路及对外集散的主要道路已全部完成建设,在车站投入使用的同时开通。
此外,松江正加快推进轨交12号线西延伸、沪松公路快速化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轨交23号线、松江快线等项目加速落地,让松江早日打造出一个向内高效联通、向外多线辐射的枢纽集疏运体系。
松江站的百年历史变迁说明,“等靠要”是抓不住发展机遇的,关键时候要拿出敢为人先的气概,趁势而上闯出一番新天地。铁路如此,地方发展亦如此。
打造功能多元“城市会客厅”
新城发展,交通先行。这句脍炙人口的话背后有其底层逻辑。比如,由于新干线建设,日本东京的新宿从一个小城区跃升为世界级枢纽城市;而德国卡塞尔高铁新城建成仅一年,零售、服务、酒店、住宅和写字楼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需求量迅速攀升,高铁站周边的写字楼租金上涨约20%。
以“站城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为定位的松江枢纽,是松江打造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关键一招。如今,以“松江枢纽”为核心的国家铁路网、轨道交通网、中运量公交网、地面交通网“四网融合”初见雏形。未来,松江枢纽还将通过沪松公路快速化可快速连接虹桥枢纽,通过东西联络线可直达东方枢纽,有望实现“30、45、60”的出行目标,即30分钟实现内部通勤及联系周边中心镇,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国际级枢纽。
强调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并重,是世界级枢纽的共同特征。依旧以被誉为世界“最繁忙”车站的新宿站为例。新宿站将交通站点与城市开发相融合,在站点周边区域采用混合用地布局,商业区与住宅区用地占比超过80%,且各个区域发展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在这样的综合开发模式下,新宿站周边区域实现了由交通综合体到城市综合体的转变。
如何推动松江枢纽由运输节点向区域经济中心转变,也是这几年松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相比于东京新宿、德国卡塞尔等高铁站点,松江枢纽具有后发优势。松江枢纽按照“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设计理念,在外形上以服务中心为纽带呈“8”字形串联,寓意“云间映玉兰,花开无限环”,表达“循环无穷,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思路。
根据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介绍,松江枢纽创造性地将新建站房、既有站房、综合服务中心、轨交9号线等一体化规划设计,集成国铁、城际、普速、地铁、公交车、出租车、有轨电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成为一个功能多元的“城市会客厅”。
从规划看,松江枢纽核心区规划面积2.47平方公里,以“出站即中心、到达就是目的地”为理念,规划多个功能区。比如,松江枢纽高端商务区可以为区内先进制造企业、高科技企业承载企业总部和研发功能。枢纽创芯岛区域通过G60松江大学科创源建设,促进科技、教育、人才深度融合发展,让科创成果转化加速落地见效。
目前,松江准备在枢纽区域引入龙头企业、设立超级总部,打造集区域高端商务、新城公共中心于一体的“站城融合”综合性新城中心,与上海科技影都核心区开发建设相互赋能,培育壮大影视产业热门IP等演艺新场景新空间,优化商业、食宿、交通配套,实现投资、产业、消费等“目的地”一站式打造。
紧密链接长三角创新资源
近期,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旨在构建现代物流与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新模式。方案提出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支持相关城市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旨在以较少物流费用实现更多经济产出,提升物流效率,优化生产力布局。
作为上海唯一的高铁客货运“复式枢纽”,松江枢纽发展优势不小。这几年,松江正在争取多式联运资源配置功能落地,已尝试开通中欧国际班列、中老国际班列,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帮助企业产品、产能走出国门通达世界。
提到“产业集群+物流枢纽”模式,不得不说到郑州东站。近年来,随着郑州东站建设,郑东新区依靠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里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吸引来富士康新事业总部等优质项目。
同样,松江枢纽向北是包括松江大学城在内的新城中心区域,东西两侧与松江经开区、松江综合保税区以及上海科技影都紧密连接,向南辐射松江浦南和奉贤、金山。松江综合保税区的进出口额常年是全市第一、全国前列,是拥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区域经济内循环和对外开放的中心节点。这里有国家最新推出的外贸政策,也有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
相比于郑州,松江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还与苏州、湖州、芜湖等城市携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如今,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更有助于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将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资源紧密链接在一起。
松江也有望以“松江枢纽”为战略支撑,激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加速集聚,牵引带动松江产业跑出加速度和新城发力再扬帆,成为长三角的中心节点城市之一。(记者 李成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