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发力战略主动 “练秋湖”横空出世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湖畔 青浦发力战略主动
回望2024年,上海西部的青浦区,最大、最关键、影响最深远的事是哪一件?无疑是10月,华为公司启用上海青浦练秋湖研发中心。“练秋湖”这个“湖”,横空出世。
我们送给青浦的年度词,就是“湖畔”。湖畔富有诗意,充满无限想象;深流的静水,更是充蓄着亟待勃发的无穷发展潜力。湖畔不仅能欣赏“潭面无风镜未磨”的风光,更能体会“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的含蓄力量感。
青浦,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
“好风景”恰好能装下、能吸引“新经济”。2016年前,“青西三镇”之一的金泽,作为水源保护地,长期处于低度开发状态。
2016年,华为相中青浦金泽的“好风景”。淀山湖畔的村民们,眼看着西岑这片原生态土地塔吊林立、灯光璀璨,现代化园区逐步成型。今年10月,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正式启用,预计将陆续接纳超3万名员工。青浦金泽正一步步成为聚光灯下的科创热土。
在土地空间面临瓶颈的限制下,在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在对内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大趋势下,青浦的固有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近年来充分凸显,不断转化为生生不息的发展优势。为了用好优势,“湖畔”青浦近年来扎扎实实做了不少事。
在华为项目刚洽谈对接的阶段,青浦就在下一盘大棋:建设西岑科创中心。以华为项目为牵引,青浦在金泽的西岑区域规划了一片占地超过400公顷的产业社区,到2030年可基本建成,整个片区将导入近10万人,为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关键支撑。
因“优势”而引来“大战略”,因“大战略”契机而乘势发展,让“小区域”和“大战略”共同起飞——这才是青浦真正想做、在做的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青浦借着重大战略主动作为,提出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用一条数字血脉把虹桥商务区、北斗创新基地、市西软件园、西岑科创中心及水乡客厅等连接起来,形成万亿级数字经济带,美的、安踏、中核建、华测、网易、华为、公牛集团、“三通一达”等都在“干线”上。
进博会方面,今年青浦区连续第七年拿下上海交易团“首单”,青浦交易分团意向采购金额为4.42亿美元,远超此前排摸金额。为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青浦区从各街镇、企业、经济城中层层遴选出“招商百人团”,会前、会中、会后对接了不少项目在青浦落地。
新城建设方面,上达中央公园南园(一期)于今年10月正式开园,青浦新城再添文化生态新地标,环城水系三期、青浦新城绿环14公里先行启动段项目计划年底前竣工,百姓家门口将有更多演艺新空间、人文新景观、休闲好去处。
青浦为了更好承接重大战略,这些年悄然调整区域主导产业。早期青浦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后续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到2016年前后形成了会展商贸、北斗导航、快递总部、民用航空、跨境电商等产业平台。近年来,随着重大利好叠加,青浦区已形成“大数字、大健康、大商贸”三个主导产业集群。
湖水有汹涌澎湃的资本却蓄而不发,有一泻千里的能力却含而不放。稳健,踏实,不急不躁不张扬,这是“湖畔”青浦的另一面。
青浦求贤若渴,人才政策不断迭代更新。今年,青浦出台了“青峰”人才政策2.0版,人才公寓、租购房补贴等条款,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融入青浦、扎根青浦。
青浦产业活力旺盛,新兴产业在这里大展宏图。青浦区在北斗导航、数字物流等方面拥有扎实基础,低空经济正持续升温,目前正打造以西虹桥商务区为核心集聚区,青浦工业园区、白鹤镇、练塘镇以及主打快递物流无人机场景应用的华新镇为产业拓展区的“1+4”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
扎实的努力,让青浦持续打造对内对外开放枢纽。未来的“湖畔”青浦,将有更多激励人心的故事发生;这片温婉又充满力量的江南水乡,将不断“斗罢艰险又出发”。(记者 茅冠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