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临港人 | 年华济苍 “电”亮未来
——记全国优秀教师上海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江友华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他的课堂,是知识与智慧的交融之所,学生们宛若幼苗,在春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他擅长将繁复理论编织成生动故事,让每一个难点都化繁为简,激发着学生们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探索;在科研征途上,他勇于攀登,不断创新,引领团队跨越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坚实力量。他,就是上海电力大学的江友华教授。
从初到临港时的满腔热忱,到如今成为校园内外广受尊敬的学者,江教授与临港的故事,是一段段关于坚持与奉献的佳话。
初识临港:蜕变中的新城
江友华教授与临港的故事始于2018年。那一年,上海电力大学主体搬迁至临港校区,江教授也随之将他的教学、科研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当时第一印象就是临港离市区有点远,交通不是很方便。”江教授微笑着回忆道,“但当我看到周围那些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建筑工地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临港的发展潜力。这里就像是一个正在蜕变中的新生儿,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尽管初来乍到,江教授却并未感到孤单。临港校区崭新的教学大楼、实验室、宽广的操场、充满快乐气息的教工之家、丰富菜品的食堂以及温馨的教工公寓,都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些硬件设施不仅为我们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为学生们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江教授感慨地说。
教学经历:爱与智慧的交织
在临港的教学环境中,江教授有着许多特别的经历。临港片区建设有“两电、两海、一桥”等高校,还有顶尖科学家社区等,这里学术氛围浓厚,有力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学互进、共同成长。然而,在江教授心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却是那份师生之间的“爱”。
“我所带的毕业生曾给我写过一封临别之信,那封信虽然简短,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学生对我的感激之情。”江教授深情地说,“作为教师,我们用心去启迪学生的心智,而学生也会以感恩之心回馈我们的付出。这种爱是相互的,它如同星辰与夜空的交相辉映,彼此成就,共同闪耀。”
这份爱不仅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更为江教授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提供了答案。他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培养情感的过程。因此,他始终将“爱”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教学探索:“电子书院”的诞生
除了教学之外,他还积极探索“电子书院”等教学模式,成为了学校实践教学的一大亮点。谈及“电子书院”的灵感来源,江教授表示这源于一次企业交流及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当时我在一家企业交流时,发现他们对电子工程师的需求非常迫切。而我们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在实践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江教授回忆道,“于是我便想到了小时候父亲能够根据邻居要求打造出凳子、桌子及木桶等各种类型的木工制作间。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为什么不能创建一个平台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于是,“电子书院”应运而生。它是一个自由、开放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旨在通过书院制的教学模式,夯实理论教学成果,构建作品分析、设计、仿真与测试的全链条实践过程。在“电子书院”里,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这一模式不仅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产学研结合:培养能源信息复合型人才
江教授的科研工作始终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面对水泥厂、热电厂等高压大功率风机、水泵的节能需求,他带领团队与上海锐帕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产学研结合,开发出了国内最大功率2800kW转子变频调速装置。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节能需求,也为学校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案例资源。
在项目开发与现场调试过程中,江教授带领学院谢石木林、王飞虎等6位学生全程参与。他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项目成功后,江教授又将转子变频装置的控制电路板带入“电子书院”,给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科技创新等。同时,科研案例及相关技术形成教材,用于学生理论与实践教学,从而促进了能源信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展望希冀:共筑临港教育梦
在临港这样一个新兴且充满活力的地区,江教授深知自己肩负着怎样的使命和责任。“建设临港新片区是国家战略,这里的发展前景广阔无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将继续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投身科研与教育,为国家、为社会、为临港、为学校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的本质在于点燃火焰,而不是灌满瓶子。我希望能够用我的微光,照亮更多学生的前程和梦想。”
谈及未来的愿景时,江教授表示他将以国家芯片发展需求、上海及临港新兴产业定位及学校人才培养需要为牵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形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教学和科研团队。他相信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队全体成员一定能够坚守信念、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同舟共济、奋发有为、更上一层楼。(朱点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