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城市”主题展迎来一场发现之旅
小巷总理:城市变化中,有我
昨天9时30分,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的门口,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一大群人聚着,说笑着。尽管是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却像是一群相熟的老朋友。
浦东新区长岛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秀勤告诉记者,当日一起观展的,都是来自上海各个社区的“小巷总理”们。上海市委宣传部特邀本市“小巷总理”代表及其家属、工作团队、所在社区居民等参观“人民的城市”主题展,让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建设成果,真切展现在这些城市建设者的眼前。展馆里还有一处处神秘“彩蛋”——他们每个人的工作照片——等待着他们去发现。
“左边穿白衬衫的就是我”
馆内运用多媒体、实物、情景短剧等手法,从方方面面展现了近年来上海的变化,某种程度上,这些也是村居干部们熟悉的奋斗场景。一进馆,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兼古北市民中心主任盛弘就激动地指着一幅照片:“这是我们的基层立法点,左边椅子上穿白衬衫的,这就是我。”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从此,古北市民中心所在的虹桥街道基层立法点声名远播。如今,基层立法点扩点至全市16个区。透过这张民意网络,高大上的立法“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着上海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回忆起来就好像是昨天”
这几乎是一场“发现之旅”,一边走,杨浦区江浦路街道五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虞净一边喊住了不远处的徐丽华。徐丽华是黄浦区外滩街道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在宝兴里旧改征收时,她主动开展党建联建,联合各方力量,探索出新时代服务群众工作、推动旧改提速的宝兴里旧改群众“十法”。如今,她引以为傲的“宝兴十法”出现在展馆的重要位置,人们一边听徐丽华讲述着,宝兴里曾经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居民自治组织的“旧历”,一边感慨着今天的上海,通过旧改,让许多百姓住上了好房子。
展览的参观时间原本设计为约半小时,但让“小巷总理”们忍不住驻足的地方实在太多。展览中有一张徐汇区田林街道田林十三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苏嵘的照片,是她和几位社区工作者一起拍摄的。在居民区书记的岗位上,苏嵘一干就是20多年,先后待过7个居民区,用她的话说,“像个救火队员”。她说,“有这样的亮相机会,并不代表我就是最好的。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社区工作者发挥着自己毕生的光与热来建设这座城市。”
“感觉肩头的担子更重了”
人民城市建设,社区是底座,群众是基石。当天的展览,虞净是带着自己社区里的10位居民一起来的。展板上赫然印着一张五环居民区的照片。照片里展现的是发生在2019年的故事:“那是8月的一天,我们小区刚刚改造好,有很多井盖光秃秃的。我们就找来居民一起动手给井盖画彩绘,把整条路都装点得很美。后来发生了一个美丽的遗憾:因为四台电梯同时加装,这条路上的井盖就恰巧被覆盖掉了,但老百姓的上下出行也从此更方便了。”
“四次!四幅照片!展现了我们的社会治理成果、社区文化成果、体育设施建设成果,意想不到的是,还有我的一张工作照。”从1986年开始在北管村做书记,今年已经是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党总支书记沈彪村支书生涯的第38年。从曾经的“穷村”发展成为集体经济年收入破3000万元的富裕村。2023年,北管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今天我们村委班子成员一起来看这个展,感觉肩头的担子更重了,我们一定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
时间接近11时,展馆内,李秀勤仍不舍离去。对她来说,这是一次观展,更是一次朋友聚会。“今天来的每个书记,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榜样。我们很珍惜这样学习交流的机会,希望碰撞出更多基层治理的火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