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城市 上海实践|打造“三口一视界”,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人民网记者董志雯
2024年11月18日11:33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5年来,上海围绕这一命题,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打造人民城市的“上海窗口”。

即日起,人民网上海频道推出“人民城市 上海实践”走进街镇系列报道,深度发掘上海深入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鲜活案例,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图景。

走进浦东新区塘桥街道的峨海小区,一个充满现代感与温馨气息的门卫室立即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便是“三口一视界”项目的样板间,一个集社区服务、文明示范与安全守护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这一创新之举,源自塘桥街道对居民日益增长服务需求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小区管理现状的精准把脉。

峨海小区“三口一视界”1.0版

塘桥街道,作为浦东新区的老城区,老旧小区众多,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门卫室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居民日益丰富的服务需求。同时,小区主出入口作为居民每日必经之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流优势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未能形成强大的治理和服务合力。

正是针对这些痛点,塘桥街道创新思路,推出了“三口一视界”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35个小区的“三口一视界”改造,实现26个居民区全覆盖。

多视角的社区新貌,服务就在家门口

“三口一视界”中的“三口”,具体指的是社区服务的端口、文明示范的窗口和安全守护的关口。

在澳丽花苑,门卫室被赋予了八大功能:接待、保安、微心愿、志愿服务、点评、互助通、微型消防站和便民服务设施。这些功能的设置,让居民在小区主出入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全面的服务。

同时,小区主出入口还精心设置了“五个一”:一处微景观、一块电子屏、一组宣传栏、一块导视牌和一面公告墙,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传递了正能量,推动了小区人文面貌的焕然一新。

澳丽花园“三口一视界”2.0版

“现在门卫室不仅是进出小区的必经之路,更是我们寻求帮助、获取服务的首选之地。”居民李阿姨对“三口一视界”赞不绝口。她提到,小区内还配备了轮椅、小推车、急救包等便民设施,大大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为了守住社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塘桥街道还运用AI、5G、大数据等智能化手段,对门卫室进行了智慧化改造。南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红菱介绍:“我们运用智能化手段,加大了对小区技防设施的投入,提高了数据信息的收集能力。现在,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我们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处置。”

智能监控系统的引入,使得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能够得到快速发现、及时处置和有效解决,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

居民参与,各方力量活跃起来

“三口一视界”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塘桥街道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紧密合作,从方案征询、设计施工到后期管理,全程监督,确保改造项目顺利进行。同时,志愿者团队也积极参与其中,为改造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今日我当班”志愿者值守

为了进一步深化社区治理,塘桥街道还开展了“今日我当班”活动,志愿者们定时在门卫室值班,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共同管理小区事务,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为了确保接待工作的有序进行,街道还制定了每月接待排片表,并在每周的电子屏上进行公示,每次接待都有详细记录,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澳丽花苑志愿者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志愿者的力量,依托‘1+3+X’机制,进一步提升小区的安全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让居民在享受到高效服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1+3+X”机制指的是,1居民区党总支+3三驾马车+X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单位,开展“今日我当班”,做到每月接待有排片表、每周在电子屏公示、每次接待有记录。

眼下,街道正积极探索“三口一视界”3.0版的打造路径,并选定龙园居委东方汇景苑作为试点,深化“1+3+X”模式中的X元素,创新性地引入人大代表接待机制。

东方汇景苑“三口一视界”3.0版

塘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治是一种氛围,也是一种习惯。但是需要平台,更需要一个契机。将持续深化三口一视界,进一步将居民与居委工作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也创造了居民融入社区的机会。”

(责编:董志雯、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