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
用“新”思想解决社区“新”问题,王铮:我们一直在路上
“社区对我们好,我们也对社区好。”在社区工作多年,老百姓的这句意指双向奔赴的话语,一直深深镌刻在宝山区大场镇慧华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铮的脑海中,成为她一直努力奋斗的动力。
从2002年进入社区工作至今,王铮已扎根基层22个年头。从初始“摸不着头脑”的迷茫到能够把准美好社区的“幸福密码”,她成长为了一名紧扣群众需求的资深社区工作者,学会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温度和居民的“幸福指数”。
王铮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集合众智,大家的事大家议
慧华苑居民区是典型的动迁小区,共有2153户居民,54%是本地动迁居民,46%为外来租客。多元的人员结构带来了多样化的居民需求。
居民有所呼,我该如何应?大家事大家议,让居民拥有决定权!这一关键“原动力”,让王铮见证了慧华苑社区从“老破小”焕新的全过程。
具体如何实施?王铮是这样做的:一方面,通过社区通、微信群线上发动居民在社区通上投票。另一方面,带领班子成员、社工、志愿者一家家上门“敲门”。通过这两种方式,让居民自己“打勾”选方案、提点子。随着一个个项目立项,她又趁热打铁,广泛吸纳民意、汇聚民智。
“现在广受欢迎的社区食堂,筹建时是遇到居民反对的。”小区食堂的建设“占用”了舞蹈队的“地盘”。舞蹈队员们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怎么妥善解决?王铮请来了小区议室亭主理人老蒋,约着舞蹈队许老师、业委会老谢以及社区达人能人一起研究、商量解决方案,最终找到了“让东西苑业委会一起办公,腾出一楼办公室”这个“妙招”。
“舞蹈队看到空间够大,还增添了设备,当场欣然同意。现在,舞蹈队成员还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王铮感言,做好社区群众工作,“三驾马车”配合很重要,让居民自治,公转带动自转也是关键。
谋求众利,立足实际解难题
针对快递小哥无序停车、飞线充电等乱象,不少居民来“告状”。如何“切准”不同群体诉求,在完善社区环境的同时,让快递小哥也实现便利生活?恰逢美好社区打造契机,在宝山区、大场镇的支撑下,王铮争取到了上海上海大学赋能团队“一对一”指导。
“要先摸准需求。”上大教授明确方向,赋能团队量身定制问卷、线上线下开展排摸。
“有地方充电就好了”“能帮忙办理居住证吗”“孩子过来没人看”……小哥们打开了“话匣子”。在专家指导下,王铮将“参与式”理念运用其中,依托党群服务站,打造升级小哥驿站,提供歇脚充电、热饭饮水,政策咨询、讲座培训等暖心服务。
但孩子看护的需求一直得不到解决。正当一筹莫展之际,一群年轻人敲开了居委会的门,“我们是上大美院创业学生,新开的画室想推广。”“可以提供公益服务。”这让王铮眼前一亮,社区有场地、有人气,这些大学生有专业、有服务,可以各取所需,随机一拍即合。
经过多方协商,决定面向所有小区娃娃们,打造“四点半公益课堂”,通过提供免费场地,引入美院学生专业力量,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公益服务,让居民得实惠。
“两年来反响非常好,这群年轻人在小区设立了云上美艺术工作室,目前已开展活动200余场,服务3000余人次。”王铮发现,此举实现了多赢共赢,便趁机组建了“先锋骑手”微信工作群,发挥小哥走街串巷优势,“随手拍”“随手帮”发现的大事小情,共同维护社区环境。
“用‘新思想’解决社区‘新问题’,用‘铁脚板”跟上居民‘长出来的新需求’,主动回应居民难处、解决居民难题、办好居民实事,我们一直在路上。”王铮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