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城市 上海实践|继续探索打造“金字招牌”,绘就“和美五里”新图景

人民网记者董志雯
2024年11月11日14:03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5年来,上海围绕这一命题,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打造人民城市的“上海窗口”。

即日起,人民网上海频道推出“人民城市 上海实践”走进街镇系列报道,深度发掘上海深入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鲜活案例,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图景。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西南部的五里桥街道是民族工业的摇篮,是上海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老先进、老典型,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三会”制度的发源地。

在这里,诞生过无数个“第一”:第一艘万吨级运输轮、第一条过江隧道、第一批“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试点街道、第一个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全市第一批党员服务中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一幅共建共享、互助互利、和谐和睦、宜居宜业的“和美五里”图景正在绘就。

“垃圾弄”华丽转身,“三会”越开越灵活、越来越好用

每到银杏飘黄时节,局门路的“银杏大道”就成为沪上热门城市漫步的打卡点。

一幅高22米、宽11米的巨型墙绘——《手心的杏福》也吸引市民驻足留念。值得一提的是,街道在选择墙绘材料时,专门选择了防水涂料,解决了居民楼墙体多年漏水难题,成功消除安全隐患。

这正是五里桥街道运用“三会”制度,实现多方共治的典型案例之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诞生,成为上海基层民主自治的一张“名片”。

2017年,“三会”制度被写入《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成为上海解决基层治理“难点、堵点、痛点”的重要法宝。行至当下,“三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并且在五里桥街道这一首创地“开花结果”。

五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曹炯表示,五里桥街道作为“三会”制度的发源地,25年来不断推动基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已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

在20世纪末,局门路361弄曾是一条过往行人避之不及的“垃圾弄”。短短百米的弄堂里堆满了建筑和生活垃圾,路面坑坑洼洼,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这让周边居民一度叫苦不迭。为解决“一条泥泞弄堂”的改造,桑城居民区率先尝试了“事前决策听证会”“事中矛盾协调会”“事后政务评议会”的民主运行机制,“三会”制度应运而生。

位于局门路上的“三会弄”

由此,这条弄堂小路也成为了“三会”制度的缘起地、五里基层民主的萌发地。

“三会”制度创始人魏桂花深有感触,通过“三会”制度,居民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可以说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落地社区的体现。

去年,为集中展示“三会”制度的缘起和发展脉络,五里桥街道在“三会”制度发源所在的桑城居民区,进行“三会弄”“三会源”的翻新改造。

位于局门路上的“三会弄”

站在在局门路361弄门口,“三会弄”三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这里已经全面修缮,如今焕然一新。

步入“三会弄”,红色的砖墙和青石板路让人感到既干净又温馨,在一旁的墙面上还悬挂了由著名连环画家、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代表性传承人桑麟康带来的主题绘画,这些连环画小巧精致,耐人寻味,既有当年“垃圾弄”整治的故事,也有居民开会协调整治的场景,还有大家动手一起打扫卫生等,一幕幕历史场景仿佛再现,勾起居民们的回忆。

“阿拉这条弄堂是公弄,前后有4个小区,管理起来真的是蛮复杂。”说起局门路361弄的这条弄堂,很多居民都打开了话匣子,“当年多亏了居委会魏书记,前前后后不知道开了多少会,这条弄堂原本环境脏乱差,进进出出不方便,一到下雨,更是一塌糊涂。”

下午4点多,正好周边学校放学,“三会弄”也变得热闹起来,家长和学生们步入“三会弄”,周边居民看到焕然一新的“三会弄”,纷纷打卡拍照。除了连环画吸引人,在“三会弄”的墙面上,还有三样实物展示,一个是当年打扫“三会弄”的扫帚,还有一面“流动红旗”,都是当年参与社区整治派上大用处的“功臣”,此外还有小区“加梯”模型,也成为了“三会”制度的最佳实践。

“三会源”

“从1999年‘三会’制度创立到垃圾弄整治,再到小区综合整治,都离不开居民们的自治管理,在社区管理层面始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三会’制度的核心所在。”桑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仁说到。

迈入第二十五年,“三会”制度如何焕新?

“三会源”

“三会源”虽面积不大,却全面展示了五里桥街道首创的“三会”制度在社区治理中的广泛运用,通过制度创新、服务创新、内容创新等形式,获得越来越多社区居民认可,参与度也在不断上升,也成为黄浦区的一处“零距离家园”实体化阵地。

伴随黄浦区“零距离家园”工程全面推进,“三会”制度应用从居民区事务拓展到街区、楼宇、园区治理,从线下延伸至“云”上,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不断丰富。

五里桥街景

面对不断变化的治理新趋势、新挑战,这项从上海基层社区“长”出的治理机制如何注入新的生命力?

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教授马西恒表示,经过几轮完善,“三会”制度逐步形成了以“议题征询+听证会搭配公示制”为核心的决策形成体系,以“民主恳谈+协调会搭配责任制”为核心的矛盾协调体系,以“监督合议+评议会搭配承诺制”为核心的监督评价体系。

具体来看,三个子体系下都有完整的规则程序设计,具体到会议时间顺序、每场会议的不同阶段安排、议事规则以及具体操作流程等均作了详细安排,完整地呈现了居民自治的闭环式运行体系。

他建议,深化“三会”制度,要重点着眼于场景适应性。比如,在现有基础上制定基层治理“三会”制度总应用导则,明确“三会”制度核心环节的适用面,为其全链条贯通基层民主五大环节以及全方位贯通基层治理各类事务提供前提条件。

25人讲25年——“三会”制度实践25周年主题展演

曹炯表示,回望“三会”制度发展历程,五里桥街道要切实扛起制度发源地的使命担当,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着力构建全方位的基层民主协商体系,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成为黄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张“金名片”。

(责编:董志雯、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