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从“有求必应”到“问需于企”,上海对标国际一流打造“营商力”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季觉苏
2024年10月28日16:5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这五年”系列观察⑫

企业,是城市经济的主体,与民生息息相关。建设人民城市,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题中应有之义。

“营商环境怎么样”,转换成企业的语言就是“生意好做吗”,落实到具体的事上,便是企业开办、场地获得、员工招聘、生产经营、税费缴纳、清算注销等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事项办理起来是否方便。企业这些事项,很多都需要跟政府部门打交道。

换言之,政务服务水平,直接关系一个地方的“营商力”。2023年,上海每千人企业数量增加到116.8户,位居全国第一。“千人百户”的成绩单,背后是上海连年持续升级的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是从审批视角向企业视角转变的先进理念,是与世界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标、超越的眼界与追求。

“高效办成一件事”

在上海,开办餐饮店有多方便?今年6月,面馆老板宋晓旭来到长宁区行政服务中心,刚一坐下,办事员简单问了三类问题,将答案要点输入电脑,办事系统便“猜”到了餐饮创业者的办事诉求,随即生成一张申请表单,囊括了三个部门的申请事项,全程不过10分钟。之后,不到7个工作日,宋晓旭通过手机查询到,这三个事项已经全部办理完成。

宋晓旭五六年前也曾在上海开过一家面馆。他回忆说:“当时,这三个事项要跑三个部门,许多信息填了一遍又一遍。每到一个部门就被告知大约要10个工作日,三个部门加起来就是一个多月。万一中间哪个环节卡住了,又要重新跑一遍。”

这五年来,仅在开办餐饮店这一个事项上,企业经营者要交的材料越来越少,办理时限不断压缩。今年6月,上海市“一网通办”上线了“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填一张表便可开餐厅,餐饮从业者的获得感再次升级。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对企业办事人员进行窗口指导。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政务服务改革从企业和群众的视角出发,将许多“法言法语”转化成生活化的问题引导,精准匹配申请需求,节省政策告知和解释的时间成本,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自动生成一张表单,实现了多个事项“集成办”、高效办。

如今在上海,企业和个人要办事,上“一网通办”、登录“随申办”已经深入人心。在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作用的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发扬眼明手快的“店小二”精神,不断叩问“我可以提供什么”,努力为企业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截至目前,“一网通办”平台接入事项累计达3737项,除了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出生、上学、就业、户籍、婚育、置业、救助、就医、退休、养老、身后事等高频事项都可以便捷完成。“一网通办”法人用户累计达394.2万,个人实名用户累计超8456.3万。

“整体政府”更有温度

企业提交材料可以再少一点吗,办理时限可以再短一些吗……近几年,上海相关部门围绕这类问题,从审批的角度不断自我加压,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间“肉眼可见”地减少。“‘卷’到后面发现‘卷无可卷’。”一名市场监管部门的干部感慨,“可是,还有不少基层工作人员很忙很累,一些该录入的信息、该跑的流程依旧少不了。”

“不能单从部门角度想问题,必须了解企业真正需要什么。”近几年,参与政务服务改革的部门跳出部门看服务,从“整体政府”提供服务的角度思考问题,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整体政府”的理念,可以很具体。9月26日,位于长宁区的上海荟聚项目获得了全国首张外商独资购物中心业态综合许可证,这一总建设体量超过43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实现了“一证准营”。

这张“证”上,集合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等多个许可事项。其背后,包含了前期楼宇的开竣工、许可前置的多部门联合探勘、审批环节的“一口受理”等全流程的“整体政府”理念。

上海荟聚项目前期,多个部门进行联合探勘。长宁区供图

“整体政府”的理念,为基层减负。“一网通办”上线后,各个部门获得了海量数据,但这些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还存在不少堵点。随着改革推进、系统升级,在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中,海量信息的收集、分发、逻辑判断交给了系统,通过人机互动方式,大大减轻了基层负担。此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被打破,真正实现了多事项“集成办”、多部门并联审批。

从表格材料中解放出来,基层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窗口服务中。记者观察到,上海多个区的行政服务中心进行了微改造:打造开放空间,增设咨询服务台,增加“帮办员”“值班长”等新岗位,增设“办不成事”窗口,让政务服务更加贴心、更有人情味。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经常深入重点企业送政策“服务包”,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把为企业帮困解忧做实做细。

对标一流勇于首创

今年十一期间,上海市场消费活跃。王初摄

营商环境,越优化越需要突破,越具有挑战。

突破性的改革如何落地落实?除了“刀刃向内”,也要“眼睛向外”,对标国际一流,敢闯敢试。

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事项之一。具体怎么做,没有标准答案。

为此,上海相关部门数次开展讨论,并将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关于涉企信息跨部门自动变更的理念纳入视野。在多部门通力合作下,对标全球先进政务服务发展方向的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系统,于7月1日在“一网通办”上线运行。

“通过改革,企业变更信息,就像手机更新系统一样,点击确认后便开始自动更新。等后台数据跑完了,再次登录页面,企业会发现整个‘系统’已经更新完毕,实现了‘无感更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处市场稽查专员康燕说。

今年,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刷新到了7.0版。自2018年推出1.0版以来,上海共实施951项任务举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在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的全球排名中,我国从2018年的第78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31位,上海是其中评估权重占55%的样本城市。2023年起,世界银行实行新的评估标准,上海是中国接受评估的唯一样本城市。

2022年,世界银行在官网上发布了中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报告,上海的数字化改革工作作为其中单独一个章节向全球推介。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3年,肯德基龙吟路店、星巴克湖滨路三店、盒马周园路营业部相关负责人按照便利化举措,领取了《食品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注册在上海的连锁食品企业新门店凭“快速通行证”,最快当天即可开张营业。这一便利化举措,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许可办理成本,释放了企业总部效应。而“无人咖啡机”“一照多址”“一址两证”“一址两用”等上海首创的营商举措,有力呵护了市场信心,激发了改革活力。

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持续更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始终是主旋律,“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协同驱动,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进行。勇闯“无人区”、创新“开先河”,上海优化政务服务、改善营商环境一直在路上。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