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从关爱“一老”到呵护“一小”,申城守护“朝夕美好”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沈文敏
2024年10月16日15:3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这五年”系列观察②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都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上海坚持把“一老一小”作为民生重点,做好老年人照护和青少年儿童关爱工作,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事工程,在群众家门口守护“朝夕美好”。

“老伙伴”志愿服务温暖社区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走进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嘹亮的歌声萦绕耳边。每天,市民驿站内老年人书画、声乐、朗诵、形体舞蹈等培训接连不断,40多个团队常年活跃,老年人在这里读书看报下棋打康乐球,还可以健身锻炼。市民驿站,成了他们欢度晚年的“开心家园”。

这里靠什么持续让老人们幸福感满满?街道推出的“老伙伴计划”,是秘诀之一。计划以结对互助的方式,由低龄老年志愿者向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

众多“老伙伴”志愿者,心存善意,不畏寒暑,全年无休地热心于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当高龄老人的知心人、贴心人和暖心人。目前,嘉兴路街道共有224名低龄老年志愿者,通过上门探访、情感支持和参与社区活动等形式,为1126位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服务。

虹口区的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高,养老服务的需求十分突出。瑞一居民区党总支作为嘉兴路街道“守初心·嘉友老伙伴计划工作室”的试点居民区,依托“家园党建”载体,以“老伙伴”党员志愿者孙东娣领衔,组织带领党员们走在为老服务第一线。

孙东娣在小区里结对了六七位高龄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林伯母是其中一位,孙东娣每天都会上门探望她。一次,林伯母不慎摔倒,孙东娣听说后连忙赶去,见到躺在地上的老人,腿上满是因失禁沾上的污秽,毫不嫌弃地把老人搀扶起来,帮助擦洗干净。不料,林伯母突然情绪失控,用指甲划破了孙东娣的皮肤。她却不急不躁,轻声安抚说:“认识我吗?”温柔的声音似乎唤醒了老人,老人脱口说道:“救命恩人。”

为了照顾好这些老人,孙东娣每天的“行程”安排得紧张又充实,凌晨5点就起床煲汤,端着一路走到结对老伙伴家中看望。作为市民驿站“编外工作人员”,她经常帮着给老人量血压,教老人使用手机软件,有时还有意考一考老人“最近有什么新闻啊”。吃完水果扔果皮的时候,还借机教老人垃圾要分类……

虹口区“老伙伴计划”志愿者上门服务。

在嘉兴路街道,有越来越多像孙东娣一样的“老伙伴计划”党员志愿者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将先锋模范作用像“红色种子”一般播撒在社区,推动党建引领做实做深做细为老服务。

“宝宝屋”精心呵护幼儿成长

建设社区“宝宝屋”,是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一项婴幼儿托育服务新举措。上海的“001号宝宝屋”,就设在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三楼。

走上三楼,一片场地被打造成了社区“宝宝屋”,100多平方米面积,两间半开放教室和露台活动空间,可同时容纳45名1至3岁年龄段幼儿。“宝宝屋”外,连着长者食堂,还有综合服务区域,承担服务咨询、晨检、母婴照护等功能。

静安区将“宝宝屋”嵌入社区楼宇。

“宝宝屋”是上海话“抱抱我”的谐音,提供便捷的临时托、计时托服务。在江宁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宝宝屋”,户外露台上的老人们正晒着太阳聊着天,看着不远处小宝宝们在保育员的看护下开心玩耍。

令人欣喜的是,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嵌入“宝宝屋”后,一些未曾想到的“化学反应”发生了。“身边多了这些可爱的小宝宝,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江宁路街道工作人员王彬说,帮助照顾幼儿的老年人还能在长者食堂就餐、活动,“颐幼相伴、其乐融融”的场景,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心生喜悦。

江宁路街道辖区面积1.84平方公里,下辖16个居民区,常住人口5.98万人,是静安区人口密度较高的街道。2022年初,静安区以江宁路街道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建设“嵌入式”“标准化”的社区“宝宝屋”,灵活设置在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公办示范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中。

“宝宝屋”帮助不少家长从日常细琐的照料中抽出身、喘口气,可以利用孩子在“宝宝屋”游戏的时间,去办件事、打个盹,上一节课、读一本书、喝一杯咖啡。随着“宝宝屋”试点建设的拓展,静安区的楼宇、商圈、园区出现了各具特点的“宝宝屋”。今年3月,大宁路街道的大宁国际商圈里,一片室内公共休息区经过改装后也变身“宝宝屋”,为在商圈上班的白领、周边居民和逛街市民提供便利。

2023年,静安区将“宝宝屋”建设列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根据街镇资源及人口布局等实际情况,静安区实行一街镇一方案,推进将“宝宝屋”嵌入居民小区、商业楼宇等场所,到年底将实现14个街镇“宝宝屋”全覆盖。

“生活圈”跟着“一老一小”转

在上海,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一老一小”是被关注的重点人群,努力做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早在2014年,上海就在全国首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在社区原居安养。截至2023年底,全市建成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59家、长者照护之家197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920家、社区长者食堂346家、老年助餐点约1500家。

老人们在社区食堂用餐。

近年来,上海又探索开展家庭照护床位,由养老机构派出专业团队,将专业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中,让他们不离家也可以享受到类似于在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目前,全市层面已经开设2000多张家庭照护床位,同时在居家层面提供长护险服务、居家适老化改造、养老顾问和“老伙伴”志愿者服务等。

“活到老,学到老”。上海持续开展老年大学倍增计划,近年新增3所区级老年大学、5所高校老年大学,以及一大批居村委特色学习点、老年教育社会学习点、老年教育养教结合学习点等,丰富老年人群体的精神生活。

同时,幼儿园托班应开尽开、能开尽开。目前,上海有75%的幼儿园开设了托班,可提供4万个托额。全市有近270家“宝宝屋”,覆盖95%以上的街镇,常态化提供2.4万个托额,2024年一季度累计服务5.3万人次。

今年,上海将通过市级实事项目累计新增不少于7000个社区托育“宝宝屋”托额,以及不少于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进一步加强各类托育服务科学布局,做到不低于8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到“十四五”末,实现不低于85%的幼儿园开设托班。

上海在全市城乡划定了860个城镇生活圈、740个乡村生活圈,以1600个“生活圈”为基本单元,突出规划引领、整合平台资源、强化功能融合,统筹推进嵌入式公共服务设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5分钟就业服务圈、附属空间开放等民生保障工作,每年实施一批富含烟火气的民生项目,打通服务市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最后100米”。2023年,上海建设完成3100多个民生项目,今年将增加到3800多个。

“一老一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最见用心用情之处,体现的是人民至上的理念,考验的是城市治理的细心、耐心和巧心。聚焦“一老一小”,上海以群众需求小切口撬动民生治理大课题,把暖心服务做到市民家门口,用精细治理描绘城市“幸福地图”。

(本文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来源: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