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跨山海,他们展开一场教育与爱的双向奔赴
“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跨越山海的社会实践,没想到更是一场教育与爱的双向奔赴。”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4年彩虹夏令营的师生带着为当地量身定做的“彩虹”课程,来到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仁德街道办事处第一小学,与这里的58名孩子牵手,开启了一场关于大我与小我、责任与担当、艺术与科学的探索之旅。
2024年7月30日,彩虹夏令营顺利开营。
作为教育部首批“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试验工作试点单位,华东师大自2022年起就动员了学校10余个专业院系师生团队力量,以“菜单式”自主选课模式推动数字支教创新试验,持续助力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乡村儿童的全面成长。通过线上课程,两地师生结下深厚情谊,也为“彩虹”课程的靶向供给奠定了扎实基础。
“本次线下夏令营启动之前,我们对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反复讨论、打磨,努力通过手工制作、实验探究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涵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他们在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夏令营带队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黄志军副教授介绍道。
心理健康课上,孩子们上台完成自己的“优点树”和“缺点树”。
平日里活泼顽皮的男生在“一封家书万般情”课后默默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笔一划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意;在理想培植最后一节课制作“理想漂流瓶”环节,有同学郑重在纸条上对未来的自己写下心声“10年后,希望你以后不要忘记最初的自己”;在“探秘中国乐器”的课堂上,孩子们在吹响自己用pvc管制作的排箫后欢呼“原来传统乐器这么好听、这么神奇呀!” ……
除了授课,彩虹夏令营的师生们还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乡村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经过家访和调研发现,由于师资力量与课程作业的相对欠缺,孩子们在科学学习上尚存进步空间。为此,夏令营精心筹备了“童心创想”科学探究游园会,在充满趣味性与启发性的活动中,引导孩子们思考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本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与热情。
游园会共设漆扇体验坊、生活实验室、科学空间站、乐器工作坊、AI对话室5个区角。在“生活实验室”,孩子们利用纸杯这一常见的生活物品,通过三个小实验,对毛细现象、伯努利原理与热力环流现象进行探究;“AI对话室”里,孩子们与知识渊博的“新老师”——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聊得热火朝天……“放学后,孩子们仍‘扎’在不同的区角完善自己的作品,迟迟不愿离去,这就是科学的魅力吧!”彩虹夏令营队长、教育学部21级本科生刘鲲感慨道。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社会实践基地在寻甸县仁德一小挂牌成立。
“这已是‘彩虹’支教团第四次来到云南践行教育使命,而这道长虹也将继续跨越时空,持续助力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夏令营指导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团委书记胡航说。(邵时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