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用“卫”文化点睛转型发展,金山这里加速蝶变

2024年07月11日15:05 |
小字号

告别了闷热潮湿的梅雨季节,傍晚出门遛弯纳凉的居民又多了起来。在金山区金山大道2900号,将要竣工的金山卫文化公园虽然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但已然成为附近居民期待的打卡地。

“看着这里一天天建起来,以后休闲锻炼又多了一个好去处。”家住金山卫镇金卫村4组的徐卫忠表示,平日里闲暇无事经常在附近遛弯。对于家门口这几年的环境变化,自己感触很深,“以前都是一些小旧企业,环境也不怎么好。现在大不一样了!”

以生态环境改变为第一步,逐渐推动城市面貌蝶变更新,进而实现生态空间、产业发展、生活品质等全方位提升,金山卫镇正抓住卫城滨水社区”建设契机,实现古城新镇的转型跃升。这当中,以“”文化为底蕴的挖掘打造,让金山卫镇传承千年的历史文脉焕发了时代新生。

“我们以‘’文化为肌底,紧紧围绕‘卫城滨水社区’,大力推进空间转型,通过战略性整体规划、战术性梯度实施赋能‘’‘’‘’融合发展,加快推动金山卫高质量发展。”金山卫镇党委书记鞠悦斌如是说。

以文入景,

千年文化滋养下的古城蝶变

事实上,金山卫镇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这里不仅有马家浜文化遗址,还是“明代四大卫”之一,素有江南第一卫的美誉。金山卫镇深挖文化资源,将“”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底色,借力“卫城滨水社区”建设,与金山大道经济走廊建设、“一环一河”综合整治工程和金平线金山大道站等重点项目深度融合,不仅为“”文化传承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城市转型塑形增添了浓厚的气质底蕴。

图片

即将开园的金山卫文化公园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走进打造一新的金山卫文化公园,可以看到三古一卫(古冈身、古县治、古海塘和金山卫)”的文化元素分散融入在园内的各个景观节点:在广场入口处,古冈身的演变过程通过地铺形式呈现在眼前,跟随着脚步的移动,游览者仿佛亲身经历了岁月更迭;在园区中央的记忆花园区域,层层堆叠的石笼模拟了古海塘和古城墙的残垣断壁,凸显了卫城的沧桑与历史变迁;而在另一边的草坪上,瓦氏夫人雕塑静静矗立、栩栩如生,回溯了那段抵御外侮的铮铮岁月……

图片
图片

金山卫文化公园瓦氏夫人雕像

抗倭’是金山卫‘’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瓦氏夫人抗倭就是其中一个代表。”研究卫文化十余年的上海市金山区康城文史研究会副会长黄忠贤表示,“金山卫文化公园以沉浸式的体验对‘卫’文化进行了总体展示,也便于市民了解卫文化、感悟卫文化。”

以文靓水,

做足水文章打造滨水社区新形象

以水为媒,因水而兴。在“卫城滨水社区”建设中,金山卫镇还将“”文化融入到河道整治、水岸治理方面,譬如围绕张泾河、卫城河的“一环一河”项目,通过拓宽河道、建立桥梁、景观绿化、防汛步道等,将水环境提升融入滨水社区文化生态一体考虑,编织慢行生态网,打造集景观、生态、运动、休闲、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城市滨水绿廊空间,让卫城河水系“环起来、游起来、亮起来”。

图片

效果图

进入七月,经过前期的腾地动迁等各项工作,环绕金山卫文化公园的卫城河整治正式进场施工,按照项目时间节点,卫城河段的水岸整治工作预计今年底即可完成。

图片

效果图

作为“卫城滨水社区”建设最重要的一环,“卫城河”不仅是金山卫古城存在的见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大力发展“水岸经济”,推动沿河的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沿河整体城市形象,进而促进文、商、产、旅融合发展的一条滨水秀带。

根据规划,生态提升方面,将在卫城河沿线点缀布设滨水平台、节点景观、文化广场、休憩廊亭、城市家具等,全面在卫城河内环构建可走、可跑、可骑的慢行环线系统,逐步延伸至“卫城滨水社区”全域;在产业拓展方面,将植入文化基因,激活面粉厂、伟豪码头等旧工业遗迹的再生价值,进行更新升级,保留工业遗迹风韵基础,建设“”文化展示馆和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在品质生活圈建设方面,将不断做优交通枢纽功能,打造高能级未来社区,让卫城的文化生活标签愈发鲜亮。

图片

效果图

图片

效果图

图片

以文助产,

从工业锈带到金色秀带的华丽转身

“过去这里是一片荒地,很多村民在这里种菜、乱堆物,环境并不是很好。”住在金山卫文化公园附近的一些村民表示,公园的前身是一片荒地,更早之前,这里还有过一些小企业,诸如:小作坊、五金店、石材点、小堆场……小而散、杂而乱的低效工厂企业,占据着这条金山境内东西往来的交通主干道。

随着“卫城滨水社区”的建设,金山卫镇将“”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与全镇产业转型、空间转型有机结合起来,金山大道金山卫段沿线在金山大道经济走廊环境整治提升项目,5、6号地块开发更新项目,金平线金山大道站项目等引领下一体转型,与“产业融合示范带、城市地标景观带、文教商旅蕴力带”相契合的新产业新业态将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流。

图片

金山大道6号地块效果图

“空间转型最终要为产业转型服务,为产业转型打开更多新空间、释放更多新动能。”鞠悦斌表示,“我镇将再造产业空间尺度,以空间挤出、资源注入、垂直延展,引导未来产业在地化、集成化,推动产业空间实现从‘有没有’到‘强不强’的迭代。”

譬如按照规划,金山卫镇将加速推进以“金山大道”为主线的“都市产业带”塑造:在金山大道西端,将抓住“工业上楼”政策机遇,依托临港工投重启海伦堡地块,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金山大道东端,以TOD建设为契机,对周边可开发地块注入商业、办公、服务消费等业态模式,打造总部经济新地标;金山大道6号地块开发,将通过“零星更新”路径,打造一个集办公、住宿、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卫城文化地标……

眼下,金山卫镇“卫城滨水社区”建设的各个项目正有序推进。未来,一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古城新镇必将熠熠生辉。

(来源:i金山)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