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禁毒形势向好,为何仍不能掉以轻心
即将过去的6月,是全民禁毒宣传月。上海禁毒部门的相关数据显示,上海涉毒犯罪案件和现有吸毒人员数量持续下降。截至2023年底,上海现有吸毒人员7288人,比上年底减少2962人,降幅为28.9%。上海现有吸毒人员总量已经连续7年下降。
禁毒形势持续向好,不代表禁毒工作可以掉以轻心。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后,上海政法机关向社会披露一批涉毒领域的典型案例,展示了禁毒工作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
利用境外软件交易,采取非接触式手段交付,将新型毒品伪装成“奶茶”“邮票”“跳跳糖”……面对涉毒违法犯罪的新挑战,禁毒工作仍然在路上。
“埋包贩毒”,绿化带里藏匿毒品
6月26日,静安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一起贩卖毒品案。
该案被告人赵某某为出售俗称“K粉”的氯胺酮,在某境外社交软件上发布毒品实物照片、交易价格、交易方式以及中间联系人等信息。
购毒人员张某看到上述信息后,欲购买1克氯胺酮,遂向中间人通过虚拟货币方式支付毒资。
随后,赵某某于2024年1月某日凌晨,将一小包白色粉末状毒品放入一个黑色的方形盒子内,放置于某绿化带内的一块石头下面,随后将毒品藏匿地的照片和地址定位通过中间人转发给张某。同日,公安机关在上述地址查获了赵某某藏匿的毒品。经称重、鉴定,上述白色粉末状毒品净重0.77克,检出氯胺酮成分。
次日,公安机关抓获了赵某某,并当场在其住所内查获白色粉末状毒品10包。经称重、鉴定,这些毒品净重46.81克,均检出氯胺酮成分。赵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并自愿认罪认罚。
最终,静安区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依法判处被告人赵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查缴的毒品予以没收销毁,毒资予以追缴没收。
记者了解到,绿化带里埋毒品,这样像“谍战剧”般的情节,并不是偶发。在徐汇区人民检察院近日提起公诉的一起运输毒品案件中,也有类似情况。
绿化带里藏匿的大麻烟丝球。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供图
2023年5月,被告人袁某和舒某于从浙江某地出发,开车前往上海。袁某供述,路上,舒某会不时地将车停在路边,拿一些装了黑色圆球的包裹掩埋在树下或者花坛中,埋好后便拍摄一段视频记录位置,通过聊天软件将视频发出去。经调查,舒某、袁某一路沿途埋藏了多个大麻烟丝圆球,共重47.6克。
“这种交易毒品的新手法被称为‘埋包’。卖家会自行或委托他人将毒品藏匿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等到有买家时,再通过视频告知买家相应位置,由买家自行前去取货。”徐汇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整个过程中,买家和卖家全程没有接触,彼此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犯罪手法非常隐蔽。
静安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陶琛怡表示,“埋包贩毒”主要通过境外社交软件沟通联系,并依赖于网络支付,特别是虚拟货币的支付,一般买卖双方会约定街边绿化带等一些往来人流量较大的地方,避免引起旁人关注,且整个交易过程中双方不直接接触见面。人民法院将加大对网络涉毒犯罪的惩处力度,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倒卖精神药品,构成贩卖毒品罪
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对2021年至2023年该院打击毒品犯罪基本情况作了统计。统计显示,除了常规毒品交易呈现跨区域贩运趋势、境外软件成毒品交易新阵地、非接触式毒品交付手段成为主流外,国家管制的精神类药品及麻醉药品有滥用迹象。
在该院办理的一起贩卖毒品案中,被告人胡某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出售精麻类药品的信息,并约定以190元的价格,向购买人吴某某出售20粒阿普唑仑药片。后胡某某以本人既往焦虑症病史至精神病医院以30元的价格骗配一盒阿普唑仑,并于2023年5月采用伪装手段以他人名义将上述药片寄至吴某某处。经称重、鉴定,上述药片净重2.47克,从中检出阿普唑仑成分。2023年6月,民警在外省某市将被告人胡某某抓获归案。
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介绍,被告人胡某某到案后辩称不清楚该行为的严重性,以为购买人向其买药是为了治疗失眠。经细致审查,发现胡某某曾因服用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泰勒宁受到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曾明确告知其该行为是吸毒。此外,在购买人询问是否有冰毒时,胡某某建议购买人吃阿普唑仑药片代替冰毒。胡某某还将阿普唑仑药片装入喜糖盒中伪装,以他人名义寄递,意图规避检查。
综合上述证据,检察机关认定被告人胡某某明知阿普唑仑系国家管控的精神药品而将其作为毒品出售,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检察机关表示,精神药品本身可以在医疗、教学、科研等用途上合法使用,但随着禁毒工作深入开展,一些不法分子难以获取传统毒品,便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作为传统毒品的替代物进行贩卖、吸食。对于该类行为,在认定其主观明知的基础上,应当予以严厉打击。
在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倒卖精神药品案件中,被告人之一竟是在某二甲医院工作的护士。去年10月,被告人林某被人问起有没有听说过一种叫“思诺思”的药物,林某想起自己有个在医院工作的护士朋友张某,便向张某询问。张某表示,自己平时受失眠困扰,找医生配了该药品,还剩6粒。林某和张某商定后以100元一粒购入,再以2200元6粒的价格转卖。该药品被一批人员准备违法配合“笑气”服用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最终,几名被告人均被判刑。检察官提醒,“思诺思”属于《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以盈利为目的,骗配、贩卖管制类精神药物,构成贩卖毒品罪,将面临刑事处罚。
禁毒宣传,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缉毒处禁吸管控科科长李芃芃在禁毒一线工作了15年,在缉毒执法、吸毒人员管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之外,参与最多的还有禁毒宣传,所牵头的“禁毒宣教”“平安关爱”等活动开展了150余次,覆盖群众20余万人。
“对以往的毒品,如海洛因、可卡因、大麻、冰毒等,大家都有所了解,但近些年来毒品被伪装成奶茶、跳跳糖、巧克力、电子烟等各种形式,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在面对高校学生的一场禁毒讲座上,李芃芃说。
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在今年的全民禁毒宣传月宣传中被反复提及。多个部门以各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牢防范意识,谨记严格遵照医嘱安全合理使用药物特别是麻精药品。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涉毒案件公开宣判。浦东法院供图
上海市公安局禁毒部门联合市公安局边防港航分局、上海铁路公安处,在虹桥火车站旅客候车大厅开展禁毒路演、禁毒专列授牌等系列宣传活动,向往来旅客开展广泛的禁毒宣传。
上海检察机关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徐汇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两起毒品犯罪案件开庭审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商学院等四所学校的学生代表现场旁听;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和区卫健委会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精药品配领监管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从宣传提示、规范问诊、线索移送、数据通报、宣传培训等方面,为加强对麻精药品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更明确、清晰的指引。
上海法院系统集中审判一批涉毒案件,震慑毒品犯罪,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集中公开宣判2起涉毒品刑事案件,2名被告人分别因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等行为,各自获刑并被处罚金。奉贤区人民法院对三起毒品犯罪案件进行集中审理并当庭宣判,4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效发挥了刑事审判对遏制、制裁、预防毒品违法犯罪的震慑作用。庭审还邀请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政法学院、区实验中学崇实校区、区弘文学校等师生现场旁听。法官讲解毒品的危害、种类与鉴别等知识,并以案释法,为旁听人员上了一堂禁毒宣传课。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