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改革为动力,勇当先行者——这场座谈会开在温州别具深意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巨云鹏 刘军国
2024年06月13日17: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6月5日至6日,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举行。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8位党政主要领导共赴浙南温州,就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重大事项深入交流。

“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 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是此次座谈会的主题。与会各方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充满期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先行”一词,分量颇重,对会议举办地温州来说,体会尤其深。“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温州,在改革开放路上,就是靠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下了一个个“第一”,拼出了一个个创业奇迹。

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长三角何以先行?共聚温州,别具深意,释放了鲜明信号:唯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前进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当好先行者。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发布会。胡元勇摄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率先探路、勇挑大梁

自2019年起,每年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都会举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何人受邀登上论坛演讲,是会议的一大看点。

今年在温州,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以《加快发展人工智能 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题作了演讲;和他一同登上讲坛的,还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思想碰撞的背后,是对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改革发展的关心。去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高层论坛上展望新能源车发展,随后,市场见证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爆发:2023全年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

与新能源车相比,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对千行百业的影响更大,对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改变更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和加速迭代,已经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

长三角科技创新的底气已越来越足:根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13个指标占全国比重超过30%。长三角R&D投入总量9386.3亿元,全国占比30.5%;高新技术企业约13.6万家(同比2020年增长71.1%),全国占比34%;科创板上市企业达267家(同比2020年增长162%),全国占比47%;长三角间技术交易额达2091.8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284%),其中上海输出至苏浙皖的合同额为744.3亿元,科创协同日益紧密。

但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演讲,是技术发展的普及,也给在座的长三角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以更多启迪——本届座谈会指出,要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数字长三角建设,长三角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将率先探路、勇挑大梁。

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增创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今年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另一备受关注的活动,是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会议。

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以推进长三角产业链协作为主要目标,先后组建了包括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等在内的14个产业链联盟。此次联盟会议上,又新增5个产业链联盟。《长三角产业链联盟发展报告(2024)》指出,产业链联盟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组织形式上,长三角产业链联盟成员分属不同的产业链的环节,拥有各自的技术优势、市场资源。这种多元化的成员主体,使得联盟在技术创新、市场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创新协作上,有效促进“产学研”对接,推动技术创新突破。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由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主席单位奥盛集团牵头发起,整合国内超导技术的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了世界首条超公里(1.2公里)的35千伏超导电缆示范工程通电运行。

核心技术上,长三角产业链联盟立足于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联盟,借助星火大模型能力研发“羚机一动”,探索产业链供需对接新路径;同时注重羚羊工业大模型核心技术升级,“数字工匠”赋能工业企业提效增质,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联席主席、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打造科创共同体,首先要从企业上下游之间的深度合作发力,包括产业链。比如做大模型的过程中,有提供芯片、有提供硬件、有提供数据服务,也有做应用的开发环节,还包括产业生态,“我们把大模型的能力开放出来,让更多的创业者围绕它做各种应用。”

企业无疑是长三角最具活力的主体,是推动区域发展、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所在。本届座谈会指出,要聚焦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携手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共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增创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汽集团牵头联合昆山清陶、江苏清源等企业攻关聚合物电解质全固态电池;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推动长三角道路测试互认和长三角区域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共同申报智能网联、重卡换电等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联合打造工业机器人产品。由上海机器人企业牵头,联合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研究生产工业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整机产线和锂电、光伏、电动两轮车等行业。

更好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协同落实重大政策措施

示范区水乡客厅2024年重点项目开工。巨云鹏摄

“以点到面”,是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一条经验,对长三角地区来说尤其如此。一项项改革创新的经验从安徽小岗村、浙江温州、江苏苏南、上海浦东等“试验田”出发,飞向全国。对今天的长三角来说,仍然需要这样的敢为人先。

本届座谈会指出,要聚焦一体化发展制度保障,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好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协同落实重大政策措施,分类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深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重点区域共建共享,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

覆盖上海青浦、江苏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四年来累计形成1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2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示范区内,“一院跨三省”的方厅水院项目建设正酣,一体化制度创新推动跨域项目突破一个个政策束缚,引领跨域治理探索向纵深推进。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能级持续提升,累计引进总部类企业超过500家,其中经上海市级认定的跨国公司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等有128家;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数字经济、生命科技、软件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呈现持续快速集聚态势。2023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累计引进重点产业和投资类项目304个,签约投资总额1540亿元,同比增长54%。

连接9个城市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在长三角科共体办公室指导下,联合制定实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合攻关行动方案》,明确97项技术攻关需求,加快“从0到1”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成链,建设“G60科创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全链条转化;成立了16个产业联盟、14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覆盖2455家优质企业,推动发挥9城市各自比较优势,促进产业链分工合作和协同发展。

今年的座谈会,一项主要成果是审议并原则通过《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这份凝聚各方智慧和期待的蓝图已然绘就。“长风破浪会有时”,长三角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必将在新征程上创造新奇迹、谱写新篇章,推动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当好开路先锋。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