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上海解放了”的喜讯从桃浦这里传出

“滴滴滴滴滴……”
“上海解放了”
75年前
一条仅有5个字的
简便公电“XA”讯号
从位于桃浦镇真大路的
真如国际电台发出
传向世界各地
桃浦一隅
隐于繁华的电台记忆
真如国际电台旧址位于桃浦镇真大路6号,沿着桃浦西路前行,来到真大路1号桥边,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处园区,门口显眼位置挂着一块纪念牌。牌上镌刻着:“1949年5月27日,真如国际电台在中共党员与工作人员等守护下,回到人民手中,并向全世界发出上海解放的电讯。”这些文字,像是一扇通往历史的门,让人真切感受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真如国际电台旧址纪念牌
园区深处,隐藏着三幢上世纪30年代落成的电台群楼,正是真如国际电台旧址,目前是上海电信信网部IDC浦西运营中心及移互部移动网络四片区的办公场所。真如国际电台旧址几乎以原貌得以保留——主楼一角有当年留下的奠基纪念字样,保存至今的无线电发射铁塔、战时的碉堡,无不透露着烽火岁月留下的印记。

奠基纪念

无线电发射铁塔

战时的碉堡
突破之作
远东通信的璀璨明珠
1930年,真如国际电台竣工成立,成为“远东最大国际电台”。这也是中国人自行建立的国际电台,改变了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际通信主权长期被外国电报公司侵占的现状。真如国际电台也得到了“无线电之父”马可尼的关注,1933年马可尼夫妇访华,亲临电台视察机房运行。

真如国际电台落成

1933年12月7日,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右三)访华
随着电台的不断发展,其影响力逐渐扩大。1936年,经真如国际电台传递的国际电报已占领全国50.3%市场格局。到1937年7月抗战爆发前,真如国际电台直达的电路数一度达到世界第四位,可通达世界各大城市,为我国自办的国际通信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如发信台马可尼式发信机及控制桌
烽火岁月
坚不可摧的通信堡垒
真如国际电台是我国当时唯一由国家经营的国际通信机构,其特有的举足轻重作用也导致了它在战火连绵的年代里命运的坎坷。

遭日军轰炸后的真如国际电台
在“一·二八”和“八·一三”淞沪抗战等多次重大战役中,真如国际电台都遭受了侵华日军的猛烈轰炸与严重破坏。但它也被誉为“飞机炸不毁”的电台,即便在战火纷飞、形势严峻的时刻,也始终坚守岗位,通过游击战术维持着国际通信的畅通。

1939年抗战时期修复后的真如国际电台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的第一条电讯从这里向全世界发出。
新生之路
电台旧址的崭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真如国际电台在我国对外通信事业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等重大国际活动中,均由它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的声音。




电台旧址上建起红色教育基地
此外,真如国际电台还开通了“浦江之声”广播电台,为海峡两岸的同胞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1951年,真如国际电台被并入上海电信局,对外简称为“CGRA”。如今,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电台又焕发了新的生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云数据中心等在此落成。
真如国际电台旧址作为中国电信的重要通信枢纽,不仅见证了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历程,更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和历史记忆,将激励着我们继续为国家各项事业贡献力量。
(来源:普陀桃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