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上门服务“零距离”,鉴定保障再升级

2024年03月26日16:06 |
小字号

“没想到这么快就安排了专家上门,解决了我们出行难的问题,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近日,金山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在上海合懿护理院住院的彭先生开展了劳动能力鉴定上门服务,彭先生的家人感激地说道。

图片

据了解,彭先生在一起工伤事故中受重伤,被诊断为闭合性颅脑损伤特重型、右侧额颞局灶性大脑挫伤伴血肿、右侧髌骨骨折、右颞骨骨折、胸2-3胸椎多处骨折等全身受伤。2024年1月,用人单位向金山区劳鉴机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窗口工作人员在审核材料过程中,获悉彭先生瘫痪在床,到场鉴定存在困难。

金山区劳鉴委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卫生医疗专家为其提供上门鉴定服务。专家们在全面掌握伤者的身体状况后,为家属提供了康复指导,得到了家属充分认可。

图片

近年来,金山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在提高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质量和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进一步细化便民举措、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服务,便民举措再升级

2023年,中心迁入新址,通过整合功能、合理规划鉴定场所,配齐各项软、硬件设施,确保劳鉴工作安全、有序、便利开展。截至目前,共开展20场现场鉴定,共计2069名工伤人员参加。一方面,对伤情严重职工启动“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开展劳动能力鉴定上门服务,避免工伤职工来回奔波。另一方面,努力实现群众就近就地办事,在朱泾、高新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设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业务材料代收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聚焦宣传,普法力度再升级

为提醒工伤职工及其家属、用人单位远离“黄牛”“黑代理”,谨防上当受骗,在办事窗口摆放“写给广大职工的一封信”宣传展板,提醒用人单位、职工和家属远离非法代理;提供窗口咨询服务、法律咨询热线、法治地图便民微信二维码,精准向工伤职工与企业进行普法宣传,助力当事人依法维权;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宣传视频、政策答疑、工伤案例,强化普法宣传引导。

图片

聚焦制度,规范管理再升级

近年来,金山区劳动能力鉴定相关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先后制定《金山区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管理规范》《金山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工作规范》,及时查漏补缺,陆续制定《劳动能力鉴定业务管理制度》《劳动能力鉴定业务操作权限管理规定》等,形成“以规章制度管理人、以监督制约机制管理事”的闭环管理机制,保障日常工作良好运转。

积极与区卫健委建立沟通机制,以集体研讨形式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疑难案件讨论,持续提升医疗专家队伍水平。与此同时,开展市劳动能力鉴定新系统业务数据稽核,深入排查基金风险隐患,加大风险的整改落实力度,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图片

下阶段,金山区将持续践行“人社工作为人民”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鉴定工作流程,切实做到鉴定流程规范化、鉴定结论客观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更加便利化、标准化、优质化的服务,聚焦职工权益“实事”,办好民生保障“大事”。

(来源:i金山)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