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东方七日谈|从“课间十分钟”到“十年磨一剑”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季觉苏
2024年03月12日15: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大会期间,上海代表团贡献了不少接地气的议案和建议。其中有一组时间概念令人印象深刻:“课间十分钟”和“十年磨一剑”。

在有些学校,孩子们进不了操场,不能在走道里停留,甚至在教室里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表达了对于“课间十分钟”消失的担忧。

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真正原创性、引领性的成果仍然不足——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呼吁,为基础研究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可以“十年磨一剑”的制度环境。

解放日报相关报道

一个事关教育民生,一个涉及开放创新,看似不相关的两个话题,内在却有着密切联系。从“十分钟”到“十年”,当前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在许多领域似乎对时间都很吝啬。

“下课起立‘老师再见’30秒,上厕所三分钟、打水两分钟、喝水一分钟,课间十分钟无法实现‘操场自由’。”一位网友把课间休息时间形容得分秒必争。还有一些老师认为,课间学生玩得太疯,不利于下一节课专心听讲。在考试、作业、升学等看得见的压力之下,玩耍、放松、社交这些看不见效果的时间就被不断压缩。

“你这个项目什么时候可以赚钱?”不少投资人见到科研人员时都会这么问。但真正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或技术难题,都需要深耕细作、长期坚持。以新药研发为例,业内有“三个十”的说法,即十亿美元投入、十年研发周期、十分之一成功率,可见其研发难度。

孩子们“课间十分钟”被压缩,科研人员无法专心“十年磨一剑”,破解这两个困境,治本仍有阻力。

当前不少学校空间场地有限,如果课间十分钟学生都挤在操场,会有安全隐患。在法律层面,当前校园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法治化程度不高,且过度强调学校和老师在安全事故中的责任。虽然2021年出台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要求学校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设置不必要的约束,但在实际操作中,为避免种种风险,学校倾向于减少或限制学生活动,最终从“课间十分钟”变成了“课间圈养”。

在科创层面,科研人员则面临着被考核系统“圈养”的困境。“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项目、唯奖项”的评价体系,让许多科研人员无法心无旁骛地进行研究。陈群委员呼吁,对基础研究人员,应完善“非升即走”考核模式,延长评价周期,让青年科技人员敢于承担周期长、难度大的科研。在评价机制方面,推动学术共同体逐步承担起科研评价的主体责任,从而实现由“量化考核”向“贡献考核”的转变。

新一轮技术革命近在眼前,未来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当前的评价体系应给予人的发展以更多耐心。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卷考分”和“卷论文”上,反而是一种时间的浪费。已经有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经常运动有助于大脑的整体健康,某种意义上锻炼肌肉就是锻炼大脑。从“十分钟”到“十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结出累累创新成果,不妨从眼下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做起,鼓励他们走出教室,放松自己,放飞活力。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