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创新迎变革| 汪小帆委员:优化评价标准,给予高校青年教师更多支持和激励

记者 陈晨
2024年03月06日13:26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春节期间,一篇题为《大人的烦恼》的小学生作文受到不少的关注——作者的爸爸是一位高校教师,每年这个时候,众多高校教师(其中大部分是青年教师)都在为同一件事而“烦恼”:3月份要提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基金”)申请书,申请基金也一直是他们的主要焦虑之一。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上他提出了关于更好地支持高校青年教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建议,希望进一步引导高校合理对待基金项目,优化教师评价标准。

汪小帆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基金的申请,并在教师职称晋升和考核时把是否有基金项目作为重要参考条件,高校教师也一直是基金申请的主体。近年来,基金申请数量年年以较大幅度上升,但总体资助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教师们特别是广大青年教师们申请基金的压力和焦虑感也越来越大。2018年基金申请数突破20万项,资助率开始降到20%以下(19.51%)。2023年申请数突破30万项,资助率降至16.03%。在基金的17个类别中,量大面广的是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申请书均超过10万项。青年基金是针对35岁以下青年设立的,在资助的面上项目中,七成以上的项目负责人也是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2023年,面上项目资助20321项,资助率16.99%,较2022年减少0.57个百分点;青年基金资助22879项,资助率17.04%,较2022年减少0.19个百分点。

2024年,基金委在政策上取消了面上项目连续两年申请未获资助后暂停一年申请的限制。汪小帆认为,这一调整打消了广大教师因担心“暂停”而犹豫是否要申请的顾虑,也让那些原本今年需要“暂停”的教师有了申请的机会。众多高校也都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申请。可以预料的是,今年的基金申请总数会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在基金总额没有相应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不对现有资助方式做相应调整,有可能导致今年的资助率出现更大幅度的降低,加重广大教师对于申请“不中”的担心和焦虑,也会打击不少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创新研究的积极性。

为此,汪小帆建议:一是切实保障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的支持力度。近年来,高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总体上都在持续提高,各高校也都把引进和培育优秀青年教师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杰青”和“优青”的资助数量毕竟非常有限,有必要对于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从经费额度和资助率上给以更好保障。建议基金能够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信任和机会、更强的支持和激励。资助率多提升一个百分点,就会有一批青年教师受益。二是优化基金项目的资助方式。建议在现有的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的支持年限和经费力度不减的基础上,大幅增加短期培育项目的资助数。目前获资助的面上项目主要是四年期项目,青年基金主要是三年期项目。建议考虑对于面上项目增加三年期和两年期项目的资助比例,对于青年项目增加两年期和一年期项目的资助比例。这样既有助于提高总体资助率,在不降低学术水准的基础上让更多教师有获得感,又能通过相对短期的资助起到更好的培育作用,激励教师在基金资助下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和创新点,从而提出和开展更高质量的创新研究。对于短期培育项目的考核也应更加注重能否提出更具创新性的想法和研究思路,而不是看发表的文章等,从而避免急功近利,引导潜心钻研。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力量对基金总额的更大力度支持,其它部委也积极设立相应领域的科研基金,拓展资助渠道。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争取社会捐赠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工作,如小米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用于资助青年学生开展基础研究。建议基金委争取社会力量,增设针对入职不久的高校青年教师的专项基金。四是进一步引导高校合理对待基金项目,优化教师评价标准。鼓励和支持教师分类发展,不把获得基金项目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考核的必要条件。

(责编:陈晨、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