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杨浦小囡听劳模工匠讲故事→

2月19日,上海中小学和幼儿园迎来新学期开学首日。新学期的第一课,杨浦小囡学到了什么呢?在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上,“齐橙”360工匠课堂再次开讲。

这堂开学第一课,2023年上海工匠、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新根与齐一师生们分享了自己如何带领团队坚守初心、攻克技术难题的故事,在学生们心中种下劳动的种子,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得以薪火相传。
开学第一天,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的四楼报告厅内分外热闹,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京剧、沪语情景剧、相声等表演,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们还在操场上舞龙舞狮,大家欢歌笑语、自信展示,用朝气蓬勃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劳动育人是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的育人特色之一。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学校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2023年上海工匠、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新根,为学生们讲述自己奋斗的故事并送上新学期的美好祝福。
“劳动内涵在更新,劳模标准在‘进阶’,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始终是不变的秘籍。”刘新根告诉学生们,工匠的内涵逐渐向“高新尖”转型,“吃苦耐劳是必备的成功要素,但是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尖端的科技,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工匠。”

在同岩公司十五年来,刘新根主要从事地下基础设施数值仿真、智能检测软硬件研发,擅长c++编程和算法实现。他始终践行产研用相结合,带领团队开发了同济曙光三维有限元、公路隧道、盾构隧道、dda等15款专业数值分析软件,个人攻克了分区约束耦合三维地层并行建模、三维块体高效接触检索等系列算法难题。
以前的隧道维护都需要在半夜人工进行,而刘新根联合同济大学,研制了国内首台轮轨式地铁隧道结构检测车和全断面公路隧道快速检测车,攻克了管片环缝智能识别、变形移动高精度测量、裂缝高精度检测等数十项技术难题,裂缝宽度检测能力提升至0.1mm,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检测车已累计用于全国16个省市、5224公里的隧道定检作业,显著降低了人力物力投入,节约成本上亿元,引领了我国隧道检测作业模式由“人工检测”向“机器检测”的转变。

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是刘新根的劳模底色,他的工匠精神感染了全体师生,也获得了学生们的崇拜和敬佩。一名四年级的学生表示,自己也要在学习中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长大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奋斗。

据悉,杨浦区“劳模精神、劳动教育、工匠课堂”进校园活动连续开展了四年,已成为杨浦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常设课程,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薪火相传,沉淀为校园文化,传递奋进的正能量。
(来源:上海杨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