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上海两会观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探路径、疏堵点、育英才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黄晓慧 王文娟 巨云鹏 马作鹏
2024年01月26日10:11 |
小字号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4.4%,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万家,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在今年上海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数据,看到了上海强劲的创新活力。上海聚焦建设“五个中心”的重要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首当其冲,如何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功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众多代表委员心之所系的“国之大者”。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会场。王文娟摄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会场。王文娟摄

基础研究要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上海路径

1月23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列席大会的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所务委员惠利健拿到市政府工作报告后,仔细翻阅其中有关科创中心建设的内容。科学家和科技界别委员的身份,让他不由得将目光首先锁定在“基础研究”“创新策源”等关键词上。

“报告充分体现了上海近年来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把科学家关心的问题都点出来了。”惠利健说,当读到“上海光源二期、活细胞成像线站建成运行,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项目开工建设,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科学智能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落户”等内容时,自己感到欣喜而振奋:上海正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厚植创新策源的土壤。

意欲增强科技创新的引领功能,就要注重科技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聚焦前沿交叉领域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

报告中这部分内容引起了不少代表委员的瞩目。“应当正视基础研究的‘无用之用’,但决不能将其等同于‘漫无目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一样,要树立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惠利健以他研究的细胞扩增技术为例,这项可用于细胞治疗的技术蕴含着诸多生命科学问题,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发现成年细胞扩增能力不如幼年细胞,但究竟是何原因,世界上至今还没有科学家能解答。而这激发了惠利健课题组深究下去的兴趣。

“这就是典型的在技术开发应用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回到源头的基础研究去找原理。”惠利健认为,上海应在生命科学、材料化学等优势学科,加大以产业中发现的问题为导向的基础研究投入。

导向的改变必然带来科研组织形式的变革。上海如何构建面向基础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也是此次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在上海已试行两年多的基础研究特区,高校、科研院所是主力军,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力量可以纳入其中?

上海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席、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杨守业和上海市人大代表、张江实验室科研部主任蔡海文在专题讨论发言时,不约而同地提到要发挥好国际实验室的龙头作用。

“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学力量的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要提高科技决策和资源配置中的话语权。”杨守业建议,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开放共享体制机制,坚定新一轮科技改革和产业变革形式的科研组织模式,引导地方财政、行业领军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蔡海文建议,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上海路径,上海布局的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可委托相关领域国家实验室牵头开展,通过科研任务的跨部门联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高效协同,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解决好以往各创新主体协同能力不足,联合攻关不够深入和不够紧密的问题,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强大合力,提升上海的创新体系效率。

上海市人大代表赵东元院士(前排左三)在专题审议时发言。马作鹏摄

上海市人大代表赵东元院士(前排左三)在专题审议时发言。马作鹏摄

科研与产业化双向链接如何畅通丝滑?科技创新需要全链条各环节的专业化

既肯定成绩也直指问题、点明方向,向来以务实、精确、细致为代表委员们所肯定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一如既往挑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明显短板——“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仍有不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仍需疏通”。

言辞恳切,获得代表委员的积极回应。“科学研究没有快车道,但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有快车道。要把科学研究上花的时间在科技成果转化上赶回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代表呼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科技成果转化也是一门学问,专业性很强,光靠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的行政人员来做远远不够。这里绕弯、那里绕路,这是很多非常有潜力的科研成果没有完成最终转化的原因。希望政府给予相关政策支持,让科学家找到专业团队做转化。”

“上海在细胞基因治疗基础和应用具有国际领先优势,应拉长这一长板。但目前科研组织形式仍停留在孤岛、散点、无序的早期科研状态,与该领域的发展不匹配。”惠利健建议,上海成立细胞基因治疗研究的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投入力度,同时重视对初创企业的支持,“比如上海在生命科学领域,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科技人才集聚,有不少科学家创业,有好的创业苗子就应当重视及时‘浇灌施肥’,这样才能把好的项目和产业留在上海,”

上海锚定全过程创新的目标,强化科技创新全链条观念,优化“政府有为、专班推进”+“市场主导、揭榜挂帅”机制,投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努力营造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氛围。而全过程的创新,迫切需要提升全链条各环节的专业化程度。

“高端科技创新产业不只是前端研发和终端制造,我们也要做好产品端销售和服务。”上海市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表示,作为科创中心的上海,要不断完善创新配套服务业并优化创新产业生态,可以利用进博会等重要平台效应,举办更多的大型和特色的国际专业会展引进来。同时,鼓励组织上海的高科技企业参与国际展销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其次,省际和地区协同,充分发挥上海在长三角以及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与这些地区省市创新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打造国内创新产业的良好生态,进而实现上海及全国科技创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月24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专题会议现场。陈正宝摄

1月24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专题会议现场。陈正宝摄

科技创新能否“后继有人”?沉浸式科学教育培养未来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够持续引领一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这一核心资源。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科学教育,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将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一起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做法得到了来自教育领域代表委员的普遍关注。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兼重点建设办公室主任段纯刚建议,以“多元化形式”培养科研各环节人才,加快培养设备型工程师,持续完善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对基础类和应用类人才实行分类评价和培育,实现对科研各环节人才的全面培养。

“科学一直在发生演化,但是课堂内外,对科学和科学家的描述偏理想化、简化。比如,对于科学家事例的讲述往往忽视科学发现的过程和历史背景,导致科学与社会现实产生割裂,难以反映科学研究的难点和新颖性。科学家往往成为了科学故事中的虚拟主人公,科学发现的故事成了奇闻轶事。”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说,目前中小学学生的实验课程偏少,很少真正动手做实验,即便做了实验,目的是“验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

为此,他建议,要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需将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实践过程融入到教育中去。比如,科研工作者参与科学教育,将科学家如何做科学的认知实践过程呈现出来;科学家参与课程或者活动设计、提供资源,而不是直接参与教学,来促进科学教师、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合作,和科学教师一起,通过课程设计来促进学习者将理论推理与实践技巧结合起来进行迭代,还需要科学家利用自身研究经验或者默会知识对这种迭代过程进行分级,将学习者真正沉浸在科学实践之中。

一手抓培养,一手抓引进。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城市重要使命,加快集聚战略科技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顶尖人才团队。

代表委员们表示,在上海聚焦建设“五个中心”的新征程上,通过全方位优化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将激励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在这里成长成才、逐梦圆梦。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