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论坛“群星荟萃”,凝聚思想光辉瞰见人类未来

近日,“瞰见未来”2024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在复旦大学相辉堂隆重举行。中科院院士、ChatGPT核心研发科学家、管理与人文学者、科创企业家、新物种企业创始人齐聚一堂,在新年来临之际,共同探讨技术驱动为新商业的未来带来的无限想象,开启一场关于科技、管理与文明的跨学科思辨。


人工智能、量子技术
为生命赋予新的定义
“如果没有科创的成功实践,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将成为空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发表《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成就中国未来》主题演讲。

他认为,在自主的科技研发之下,中国的传统产业正在转型升级,形成世界级的竞争力,新的产业革命处于爆发前夕。如果人工智能得到大规模应用,那么中国的产业升级将成为全球经济重要的增长引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何积丰发表《人工智能重塑人类未来》主题演讲。何积丰院士深入分析了AI对社会分工和行业变革的深远影响,他认为,AI与实体经济紧密相关,在新兴技术驱动下,工业软件的核心优势是对模型的最优复用。

“因为模型来源于工业实践过程,来源于具体的工业场景,是对客观现实事物的某些特征与内在联系所做的一种模拟或抽象。”何积丰院士认为,在人工智能不断改变人类社会的今天,人要专精于自己的优势和专业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思考如何把AI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提高自己的产出效率。同时,不断接收新信息、拥抱新变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带来的主题演讲《引爆“第二次量子革命”的世纪争论》,从爱因斯坦与玻尔对量子力学理论的“争论”说起,进一步介绍了量子计算机领域的最新进展。

“量子计算机如果得到普遍应用,人类社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算力会以指数形式超越现在的超级计算机。”郭光灿院士认为,量子信息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第二次量子革命新的历史阶段,如果将量子算力加上人工智能,10年以后就会出现量子人工智能的新学科。不过目前,距离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在AI时代来临之际
寻找人类的不可替代价值
连线对话环节,ChatGPT核心研发科学家、前OpenAI研究员、《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作者肯尼斯·斯坦利(Kenneth Stanley)和乔尔·雷曼(Joel Lehman)与窦一凡教授围绕人工智能展开了一场“云探讨”,大家希望能够在在AI时代来临之际,寻找人类的不可替代性,关怀生命的价值所在。
乔尔·雷曼认为,如果准入门槛降低,每个人都可以应用大模型,人们就会尝试更多想法去解锁更多新应用,对创新者而言,这样似乎会让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
硅基智能董事长兼CEO司马华鹏以《为世界创造硅基劳动力》为主题发表演讲。“地球上生命的进化不会止于人类。所有人都要思考,人有哪些价值机器无法替代,这样的价值才是人类在硅基文明时代能够长久战胜时代变革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司马华鹏透露,目前在数字永生的三个阶段中,他们已经率先完成了50万人的在1.0阶段的数字孪生,在短视频、直播等内容产业帮助从业者从分身乏术到“分身有术”。
“我们也实现了一部分人在2.0阶段的数字原生,包含‘思想+形象’的克隆,同时正在向最终的3.0阶段数字永生—思想的全面复制迈进。”司马华鹏说道。
值此2024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之际,世界顶尖智囊在跨学科展望中探讨人类如何在物理世界建造,在精神世界扩容,激荡科技创新思想,共话人文历史启悟,站在时代新起点,打开通向未来之门。
(来源:上海杨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