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申言|陈振楼委员:中小河道“色差”明显,治理需有的放矢
“十三五”以来,上海大力推进中小河道综合整治、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实现了“三年消黑、两年除劣”的目标,水环境质量创下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正在召开的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列举几个数字说明上海的治水成果:“十三五”期间,轮疏镇村级河道1.2万公里,完成3520公里中小河道的综合整治,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2022年已达90.8%,是全国唯一超过90%的城市;“十四五”期间,上海将重点推进50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前已有20个基本建成。
作为专家,陈振楼委员在日常观察和实地考察中关注更多的是眼下存在的问题:部分中小河道水质不稳定和间歇性反复现象比较突出。中小河道水色往往是灰白、灰黑、灰绿,与正常的灰黄、碧绿、清澈水色有较大差异,有的观感很差,严重时水体甚至发黑发臭。尤其是在城郊结合部人口集聚区、古镇、村落等区域,污水收集管网还存在雨污混接、错接、漏接以及渗漏等问题。此外,还存在河岸带硬质化现象比较普遍,未能发挥生态缓冲和面源污染阻控作用;河道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塑滞后,水体自净能力未能有效恢复;底泥内源污染治理方式单一,影响河道水生态修复的成效和可持续性等问题。
陈振楼委员建议,针对水质不稳定、容易反复的中小河道,应尽快开展汇水区域管网雨污混接、错接、漏接以及渗漏问题的普查和整治工作,切断可能的污染来源。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对部分硬质化河岸带实施近自然生态化改造,尽量采用灌木等植被替代水泥护栏,采用木桩等生态材料替代水泥护堤,改善岸带的水陆连通和交换功能,提升岸带对面源污染的缓冲过滤、消纳吸收和生态阻控能力。充分利用河道的自然地貌和肌理特征,因地制宜地营造形式多样、各种水陆动植物协同共生的小微湿地生态景观,改善河道生境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和提升河流水体自净能力。加强河湖底泥内源污染原位治理技术的科技研发和示范,大力支持开展河湖泥水原位一体化共治技术的探索创新和联合攻关,有效破解底泥内源污染治理难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