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专题>>杨浦百年·工业印迹

杨浦百年·工业印迹 | 历史与现代的共生

2023年12月20日18:55 | 来源:杨浦文旅
小字号

原标题:【口述历史】杨浦百年·工业印迹 | 历史与现代的共生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非物质遗存的抢救保护力度,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等一批曾在杨浦滨江生活工作的老劳模、老职工代表,参与滨江开发、规划的资深专家学者代表,以及建设者代表,以亲历者“口述历史”的方式,用镜头语言展现杨浦工人阶级的蓬勃奋进、百年工业的峥嵘岁月,汇聚成12集的“杨浦百年·工业印迹”系列专题片,多视角呈现杨浦滨江的岁月变迁、涤岸之兴。

本系列专题片由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员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联合出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指导,集《历史与现代的共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将为你讲述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的和谐共生。

《历史与现代的共生》

“我们是一种长跑,不是短跑,就不断的坚持下去,锲而不舍,杨浦滨江的美好未来,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郑时龄

在中国的建筑学界提到一个人的名字,就会让年轻人肃然起敬。他是建筑设计师,更是人类工程师;他是老建筑的守护者,也是新建筑的开拓者;上海城市风貌特色、空间更新中,留有他梳理和推动的印迹;长期从事的建筑理论研究、建筑教学和建筑创作活动中,镌刻着他自成一体的建筑教学思想。他,就是建筑学专家郑时龄院士。

1981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后,郑时龄留校任教,前后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担任过访问学者和讲座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批评学还是一片空白,如何让祖国建筑学与国际水准比肩?经过十几年潜心研究,2001年郑时龄出版了《建筑批评学》,这是中国第一次把建筑批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建筑代表了城市的审美和品味,承载着城市最基本的精神追求。40多年来,作为这座城市的见证者和建设者,郑时龄教授深度参与了上海的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工作 。回望一路的工作经历,郑时龄院士深有感触:“我记得是2001年的时候,上海的外经贸委找到我,就说上海要办世博会,我就参与了它的申办工作。”世纪之初,郑时龄院士应邀担任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等职务,用长达十年的时间担当上海世博会策划与主题顾问,为上海这座城市迎来了新的机遇与精彩。

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征集图册,郑时龄院士兴致勃勃的翻阅起来,“我们当时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动作。”这个让他记忆犹新的“动作”正是为当年的海港新城(今为临港新城)设计的滴水湖。“蛮理想的这样一个方案,所以选了它,也说服了好多人,大家才接受了,我觉得这个应该说还是很成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是2004年开始就参与了上海的历史建筑的保护,我觉得工业遗产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以及上海“一江一河”沿岸空间开放、五大新城规划、崇明生态岛建设等重要的城市建设规划中,郑时龄院士都是核心专家,为上海城市面貌的改变贡献了智慧。

谈及印象中的杨浦,郑院士不无感慨到:“杨浦以前叫大杨浦,它是近代工业化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杨浦滨江成为上海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重要地区,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区域,这条路应该怎么走,郑时龄有着自己的专业洞察和深邃思考他建议将产业的转型与城市空间的转型结合在一起,重视做好工业遗产的保护规划,引进多元业态,带动岸线腹地联动发展。

面向杨浦滨江的未来,郑时龄院士心中满怀期待,他提出了更为多元的业态发展新思路,比如注入文化因素、保留基本结构、进行功能调整等等。针对文物与历史建筑的认识与保护,郑时龄指出:这不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意味着对未来的选择是城市价值观的体现。

上海作为一座全球城市,充满了无限生机与可能。即便是做了几十年的建筑师,郑院士仍然觉得自己肩负着更为厚重的使命和与责任:“卓越的全球城市,除了我们有经济,有其他的发展,那么人是不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所以我主张应该有卓越的全球城市人,那么人的这种培育,就跟文化非常重要,生活方式的这种发展,也是非常需要的。时代在发生变化,我们中国大概每4万个人里才有一名建筑师,还是缺建筑师,还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下去。”

“杨浦百年·工业印迹”系列专题片目录

信息来源:区文化旅游局文物管理科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