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额需“秒杀”、还有人从外区赶来,金山这里有何魔力?

近日,在枫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群众文化自留地“50空间”,一场名为“泥土的芬芳”的金山农民画展正在展出。与以往画展不同,本次活动是一次金山农民画师徒传承的“成果秀”。5名成名已久的金山农民画“老法师”与10名弟子的习作穿插布置,花团锦簇,风格对应一目了然。
今年,枫泾镇响应金山农民画院发起的“有农有画”金山农民画传承活动,从4月初到10月末,在全镇召集对金山农民画有兴趣的年轻人。
“一开始,我们只在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中洪村寻找学艺人,但是由于村中年轻人少,只有5人报名。后来我们的招募扩大到全镇范围,人一下就招满了。”枫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毛纪萍介绍。
这些学员来自枫泾的机关、企业以及各行各业,他们抱着对金山农民画这门非遗技艺的强烈兴趣,在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组织下,与曹秀文、陈惠方、龚勤芳、陈卫雄等5位金山农民画家结为师徒。一周一次学习,老师与学员自行约定时间与课程。经过近7个月的学习,这些学员都交出了颇具水准的“毕业作品”,画面丰富、用色平衡,并且传承了各自“师门”的风格特点。
医务工作者范俞艳本想给孩子报名学画,得知活动只招收成年人后她就自己报名,带着孩子一起学,不仅变成了亲子活动,自己也收获了一门新技能。中洪村本地“土著”俞春兵是美院毕业的专业人才,因为患病长期在家休养,本次学习重新点燃了他对绘画的热情,并且带给了他居家创作创业的人生新方向。新枫泾人彭倩则把学习金山农民画当作融入枫泾生活、了解枫泾文化的一个契机。天资不错的她也在本次活动中一下交出了2幅作品,并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
“明年,这一培训将继续举办下去,我们想在全镇范围孵化、培育一批金山农民画的新血液、新势力,推动这一市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毛纪萍说。
不知不觉中,金山农民画火了。2022年,为了给上海“市民夜校”项目准备一期课程,枫泾镇群文部门找到了居住在枫泾镇中洪村的陆卓彦。作为农民画家曹秀文之女、又是美术专业科班出身、“80”后的新一代金山农民画师,陆卓彦是金山农民画线上课程最合适的师资。然而在课程推出之前,组织方曾有过担忧:“过去我们的群众文化服务都是免费的,首次尝试收费课程,会不会遇冷?”


然而,事实证明,现在的年轻人很“识货”。一期课程10多节课,收费仅300~500元,25个名额上线仅2天就被抢完了,甚至有人打电话来问能否增加名额。且让人意外的是,前来“秒杀”课程的学员有很多来石化街道,甚至自松江、闵行等距离枫泾镇较远的地区。如果是赶来上线下课程,自驾单程都要1小时以上。此时,线上课程的优势就充分体现了,不仅为白天忙于工作的年轻人提供了夜晚“充电”的机会,而且省去了来回奔波,提升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从2022年到2023年,“市民夜校”的金山农民画课程已经开到了第三期。2023年,全国文化市场回暖,呈现供需两旺势头。主办方本以为今年的金山农民画线上课可能要被其他线下文化活动“分流”出去不少学员,没想到的是,放出来的名额依旧是被“秒杀”,学员更是来自全市各区。只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学员们已经不满足于线上课程,他们会自发来到陆卓彦位于中国农民画村的工作室参观打卡,与老师深入探讨。
除此之外,枫泾的群众美术活动,也是“远路花香,随风自播”。早在3-4年前,在枫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过一场市民艺术展,反响不错。今年6月,枫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特意打造了一块名为“50空间”的群众文化阵地。“50”是“吾灵”的谐音,即是群众展示最积极美好生活的地方。空间开放没多久,当年参加过市民艺术展的一名美术爱好者主动找上门“送展览”,并由此带来了一个新的群文团体。他提出:“我们有一个新枫泾人为主的美术爱好者团体,定期举办活动,创作了不少好作品,想找个平台展示出来。”
了解到这一群众情况后,毛纪萍当即与团体负责人沟通,在“50空间”举办了一场以枫泾美景、枫泾人物为主题的艺术展,共有60多件作品参展,展出内容包括国画、油画、素描、瓷板画、剪纸等。“这场活动更大的意义是,让我们看到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活跃性和自发性,见到了根植于群众基础之上的文化才更有生命力。”毛纪萍表示。
(来源:i金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