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沪郊金山举行“白蕉书画艺术特展”,其中77件展品系首次展出

2023年12月13日09:20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12月12日,“江山如此多娇——白蕉书画艺术特展”在金山博物馆开幕,共展出与白蕉先生有关的实物、书画真迹等共计105件(套),其中77件(套)系首次展出,包括白蕉自用印19方、白蕉定制胎发笔、白蕉题赠邓散木自作诗手卷、白蕉题赠郑石桥书画扇面等。

据悉,展览历时一年余精心策划而成,将持续至2024年3月31日。

2023年,适逢金山博物馆建馆35周年。1988年12月,在上海市、原金山县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诞生了上海浦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博物馆——金山博物馆。在金山博物馆的万余件文物藏品中,有关白蕉先生的书画作品实为馆藏一大特色。多年来,金山区博物馆一直致力于白蕉艺术作品的征集、收藏和研究,是目前收藏白蕉作品最多的国有文博机构。

本次展览的开幕式,可谓别出心裁。全场以互动访谈的形式开展,邀请到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白蕉先生学生、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汤兆基,金山区博物馆原藏品保管部主任吴文华,金山区青少年书法爱好者代表何彦等。嘉宾们分别从各自角度谈及白蕉先生及其书画艺术,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据介绍,本次展览通过“蕙心纨质,浦南留香”(描述一个旧时代文人的早慧成长与勤奋努力)、“悲喜歌咏,心系苍生”(描述白蕉在海上书坛声名鹊起,但现实的黑暗与无助,使其对前景充满惆怅与彷徨)、“激扬文字,抒怀同唱”(描述一唱雄鸡天下白的新中国激发了白蕉的雄心壮志。他赞美新中国,一心向党,用艺术创作讴歌新时代)三个展示部分,向观众呈现了一个从旧时代走来而与伟大时代产生交集、心系人民心向党、最终成为一代宗师的“白蕉”形象。

今年正值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展览还特别展出白蕉书毛泽东诗词作品38件(套),各体兼备,蔚为大观。其中,《白蕉书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册页》隆重亮相,为1965年白蕉行书作品,内中收有毛主席1925—1962年不同时期所作的37首诗词。此册页由白蕉之子何民生整理、题签、装裱制盒并捐赠给金山博物馆,凝聚着白蕉、何民生父子两代人对党和人民的情怀,十分珍贵。

当日下午,“入古出新——白蕉书画艺术研讨会”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总结白蕉先生书画艺术成就,揭示和探讨近年来国内关于白蕉相关研究的诸多前沿问题。与会专家从白蕉的书法、绘画、篆刻、诗文等艺术贡献,以及白蕉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与新中国文化建设等方面发表了富有见地的论述。

附:

白蕉简介

白蕉(1907-1969),我国现代著名书画家、艺术教育家,南社纪念会成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古典文、书法教员,上海金山张堰人。白蕉本姓何,名治法,又名馥、旭如,别号别署甚多,有复翁、复生、济庐、云间、云间居士、养鼻先生、海曲少年、江水词人、不入不出翁、天下第一懒人、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

白蕉出身书香门第,才情横溢,诗书画印皆允称一代,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帖学方面的杰出代表,与徐悲鸿、邓散木并称“艺坛三杰”。其书法深具魏晋风韵,沙孟海盛赞其“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与沈尹默、潘伯鹰驰名海上,并称“书坛三杰”,是现当代中国书法帖学方面的杰出代表。白蕉品性高洁,写兰尤享盛誉,时以“白蕉兰、石伽竹、野侯梅”并称三绝。

抗战时期,他与邓散木合作举办杯水书画展,共济难民。新中国成立后,白蕉紧跟时代步伐,阅读大量马列等相关著作,并积极参与上海美术馆、图书馆筹建,中共一大会址的恢复工作,为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委员兼秘书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等。著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白蕉》《云间言艺录》《书法十讲》等。

(责编:龚莎、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