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发现上海”系列短视频——豫园、城隍庙
“发现上海”系列短视频栏目
为实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责任担当,打造文化自信的上海样本,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人民网上海频道联合推出“发现上海文化地标”短视频栏目。通过地方志让不了解上海的人了解上海、让了解上海的人更爱上海,全面展现上海城市风貌、城市文化和城市温度,通过地方志讲好上海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人民网上海频道将围绕重大选题、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史料挖掘等,持续推出“发现上海”系列短视频栏目,发挥地方志的文字库、图片库资源优势,发挥人民网上海频道的央媒视角及制作优势,“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趣味”,把地方志文化宝藏中散落的珍珠串连成光彩夺目的项链。继首期已推出三集“大世界”之后,又上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展览中心”。接下来,精彩继续!
1982年3月中旬,上海的主要媒体都在显著位置报道了一则消息:“国务院批准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和宋庆龄墓列入重点……”
摩登时尚的上海,外滩、南京路、淮海路当然是无可替代的符号。但是在中西合璧,五方杂处的特点之中,老城厢作为上海历史的主要发祥地,散发着本土文化特有的魅力,豫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豫园商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与豫园、老城隍庙本身有着密切相关。上海市民和各地游客对这里的市井气息和烟火味道有着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老城隍庙和豫园
地道的上海人,通常会讲“去城隍庙白相相”。一些朋友会把“豫园”和“老城隍庙”搞混,其实这两处虽然一墙之隔,但确是不同的地方。老城隍庙的兴建早于豫园,后来由于商圈的形成,大家都习惯将它们放在一起,统称“老城隍庙”。
据《黄浦区志》《上海宗教志》等记载,老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安仁街西,是上海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城隍老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民间信仰,人们为祈求保佑一方平安,烧香磕头,香火很旺。城隍庙周边人流聚集,逐渐形成庙会集市。历史上城隍庙曾三次受战乱重创,又三度遭遇大火,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逐渐重燃香火。
豫园在城隍庙的西北角,园主潘允端,是明刑部尚书潘恩之子。全园布满亭台楼阁,规模恢宏,景色旖旎。明代中、后叶正值江南文人造园兴盛时期,上海附近私家园林不下数千,而豫园的景色、布局、规模足以媲美苏州拙政园、太仓弇山园,被公认为“东南名园冠”。
清初,豫园几度易主,园址也被外姓分割。鸦片战争时,豫园遭破坏。太平军东征时,清政府请洋枪队入城防守,豫园又作兵营。清末,上海商业发展较快,园内茶楼酒馆相继兴起,商贩丛集,逐渐成为固定庙市,后演变为商场。
商贾云集的市井里巷
历史上,城隍庙每年有清明、中元、十月初的“三巡会”,有各神祗的华诞,善男信女进香还愿。市场内的商店善于“以节引客”,常以各种商品点缀节日,招徕顾客。豫园历史上是文人雅士荟萃之地,市场内画铺、书坊、旧书摊、笔墨店集中。
老城隍庙市场经营小商品的传统由庙市演变而来,梳洗、化汝、饰品、礼品、玩物层出不穷,珠宝古玩商店也风靡一时。因游客众多,场内茶馆、饭店、点心摊铺密布。其中老城隍庙奶油五香豆初创于抗战期间,后愈销愈盛,成为上海著名特产。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此时的豫园小商品市场已是名声在外,吸引全国乃至海外的买家。当时还有则趣闻:一位日本客户得知贵阳生产的蜡染土布在豫园市场代销,风尘仆仆地赶来,多次光顾,表示有多少货就拿多少。可当时豫园并无对外(商)经营权,最后他只能扫兴而去。
商业旅游区
随着旅游事业兴起,豫园商场地区被列为上海对外开放的主要游览点之一。1986年1月,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来此参观时,题词“希望你们多创外汇,为四化服务。”同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沪访问期间,游览豫园商场,经海外传媒机构报道后,海外游客来豫园观光者日增。而这最具吸引力的莫过各类美食了。
上海老饭店等坚持本帮特色,常年供应八宝鸭等上海风味菜肴,并博采众长,创制出糟香鱼尾等一批富有特色的菜肴。南翔小笼馒头、宁波汤团、鸡鸭血汤、面筋百叶、百果酒酿圆子等传统特色小点心,以专业店形式供应。湖心亭是沪上现存最老的茶楼之一,1982年按历史原样全面整修,保持飞檐花窗的三亭连体结构。室内装饰以至桌椅、器皿、茶具,均按传统形式设置,成为海内外旅客休憩、览胜的绝妙佳处。与其相邻的绿波廊也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
经过多次改造和扩建,豫园和老城隍庙早已成为沪上驰名中外的商业旅游区,以老城厢独有的人文景观、明清建筑和传统街市为特色,成为集观光、购物、美食、休闲于一体的商业中心和旅游胜地。
(来源:方志上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