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 世界中国学大会收获满满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马作鹏 曹玲娟 黄晓慧
2023年11月29日15: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世界各地学者眼中,研究中国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卜正民说:“没有任何单一的文化传统足以应对世界面临的经济、政治和环境挑战。”

白永瑞说:“中国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跳出中国看中国,跳出东亚看中国。”

马凯硕说:“在全球共同体中,特别是在西方,增进对中国的理解,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紧迫需求。”

11月24日,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开幕式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卜正民、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白永瑞、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卓越院士马凯硕获得2023中国学贡献奖,三位学者在获奖感言中如是说。

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现场。上观新闻图

中国学,积淀着深厚的学术传统范式,又充满着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发端于上海的世界中国学大会,致力于提供一个世界中国学研究者对话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为国际社会深入认识历史中国、当代中国创造条件,融通中外文明,推动交流互鉴。

大会期间及闭幕后,多位中外学者接受大江东工作室采访,展现中国学的“全球视野”。

沟通:融汇中外的上海

“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镇。”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沈桂龙说。11月27日,在接受大江东工作室采访时,沈桂龙表示,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的召开,对这门学科发展意义重大,世界中国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在他看来,未来将有更多的学者投身于中国学的研究,推动世界中国学的发展。上海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汇聚的重镇,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的举办,体现出了这座城市对发展世界中国学的关心和支持,上海社科界专家学者也将在世界中国学发展过程中努力发挥好作用。

规格高、学术强、影响大,这是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给沈桂龙和他的同事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外国前政要参会,中央和上海市领导同志出席,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学者、国内顶尖高校学科带头人等共聚一堂,体现了大会的高规格;约60个国家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高端智库的代表,围绕相应主题在主论坛和平行论坛展开深入讨论,体现了大会的学术性;众多媒体以多形式、多语种广泛报道传播,体现了大会的影响力。”沈桂龙说。

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的召开,让中国与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交流沟通从书本与典籍移至线下面对面的研讨,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

11月23日,大会召开的前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学研究者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展开了一场深入上海城市肌理的实地参访之旅:漫步于五里桥街道的树荫下,他们在几幢加装电梯的居民楼前停下脚步,认真聆听讲解;在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他们接过学生咖啡师递上的手作咖啡,轻声交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周年改革建设成就展,他们拿出手机快速地记录着各类数据……

外国学者参访上海自贸区十周年改革建设成就展。上观新闻图

11月24日上午,原俄罗斯莫斯科人文大学文学系副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汉伊理在媒体采访间与大江东工作室进行了交流。这位学者西装笔挺,手腕上戴着一串“盘”得锃亮的文玩手串。

“相互交流、相互接受、相互学习,这是我参加此次大会的感受之一。我在中国生活工作8年多了,但过去很少有机会来上海,这次到了上海,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不同之处。”汉伊理说,一路参访,他发现这座城市有很多东西方大城市的影子,不管是城市建筑还是城市文化,都吸收了世界文明的精华,展示了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境界。

随后,汉伊理用中国大禹治水的典故,解释了他对世界中国学研究和发展的个人理解:大禹治水是个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任务,只有创新才能突破,只有合力才能成功。研究中国学需要放在全球视野下,需要综合立体地研究历史中国、当代中国,需要每个人发挥自己所擅长的能力,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互鉴:世界眼中的中国

《论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

在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上,许多学者表达出通过中国学研究感悟出的相同与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可称之为“互鉴”。

“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发表真知灼见。

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哥斯达黎加历史学家乔赛特·阿特曼-波旁在大会演讲时表示,要了解中国如何走上世界大国之路,就必须深入了解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和深厚的底蕴,“毫无疑问,植根于中国历史传统的跨文化交流,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合作搭建起桥梁。”

白永瑞认为,深入地“聆听”对方,反思自己以往的认识,进而升级自己的认识,由此才能孕育出“另一种普遍文明”。他说,“我希望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和社会在走向‘另一种普遍文明’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尊重彼此积累至今的思想和生活经验。”

哥廷根大学东方文学与文化荣休教授施寒微则以中国为例评价道:“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国深入参与了全球文化交流对话。在规范和价值观方面达成相互理解,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核心前提。”

施寒微、姜义华接受媒体采访。上观新闻图

关于“互鉴”,一位来自苏丹的学者为大江东工作室讲述了他的故事。

巴达伟是苏丹喀土穆大学中文系主任、总统府中文资深翻译。他在喀土穆大学尝试带领学生翻译鲁迅的文学作品,但是如何让这个非洲国家的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产生共鸣呢?

“翻译鲁迅作品时,我们了解了他的故乡绍兴的故事,了解了鲁迅亲人的故事,那么这种故事会不会发生在另外一处地方?于是我们尝试在翻译过程中把一些故事中的人物、事物换成苏丹人所熟悉的对象,我的学生们看了以后说,这种故事和场景既熟悉又有趣,好像确实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从翻译和教学角度,巴达伟发现了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之间更多的共通性。

“2019年,我受邀去参加一场中国朋友的婚礼,她的丈夫即将踏进家门迎亲的时候,女方的亲人会挡住门‘讨红包’,增添结婚的仪式感和对方的祝福。”巴达伟说,“这种中国的传统习俗让我很吃惊,因为在我的国家苏丹也有相似的结婚习俗。”

这一发现让巴达伟相信,中国和苏丹两国之间还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值得两个国家的学者更加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进步:未来的中国学

当海内外400多名中国学专家学者在黄浦江畔的讨论声淡去后,世界中国学的发展之路如何前行?外国学者在思考,中国学者也在思考。

沈桂龙认为,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取得了四项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为推进世界中国学的研究奠定了新的基础。

一是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成立。世界中国学研究领域从此有了一个中外学者交流的新平台。

二是2023中国学贡献奖颁发。该奖项遴选出全世界范围内对中国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代表人物,对促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三是梳理了中国学代际传承中的知名专家和正在成长的青年学者。这一梳理汇集了各梯队学者的研究领域和成果,许多观点见解的相互激荡将引发新的思考。

四是整理了世界中国学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中国学研究的典型代表以及著作、成果等。

上海社科院在世界中国学领域的部分著作成果

近年来,上海社会科学院陆续在世界中国学领域推出一批著作,包括2021年出版的《世界中国学概论》、2023年出版的《世界中国学导论》以及《“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学研究》等。

为了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深化各国人文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知相通,文化和旅游部于2014年推出了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自2016年9月接受承办任务以来,已连续举办6期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

2023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采取导师一对一指导、高端学术讲座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修模式,帮助青年汉学家身临其境地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精髓。22名青年汉学家聆听6场高端学术讲座,并与专家学者开展为期3周的专题交流和研讨。

除了学术成果汇总、青年汉学家培养,中外学者对这门学科的自我认识和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深化、开拓。

剑桥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学院荣休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高亦睿说,世界各国文明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难以割裂的联系,我们不妨放开眼界,避免受限于单一语言和单一文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外籍专家阿格申·阿利耶夫说,了解当代世界乃至了解当代中国,就必须要了解世界古人、中国古人的历史和智慧。我们要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表达什么,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要揭示什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凝聚什么,了解这些就首先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史。我作为一名中国学学者的任务,就是传播并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相关内容。

阿格申·阿利耶夫(右)与汉伊理接受媒体采访。马作鹏摄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范勇鹏表示,传统欧洲汉学,采取的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视角,偏重于对中国进行微观而深入的研究。美国式的中国研究,在前期多数时间里是一种低分辨率的鸟瞰视角,“两种传统各有其长处,但都不够。新的中国学必然是两者的结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变焦、聚焦和放大,每个具体的研究问题都不能离开中国的具体实践经验。”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这在与会专家学者中引发强烈共鸣,大家深受鼓舞。”沈桂龙说,“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将以习近平主席贺信为重要指引,以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为新的契机,努力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为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