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上海护工市场缺口达5万余人,首个区域性护工服务协会成立,拟推广行业标准

2023年11月19日09:29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11月18日,上海首个区域性护工服务协会在静安区成立。相关仪式上传出消息:护工在老龄化、少子化社会服务中发挥很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拥有“灵活就业”护工护理员约7万余人,市场缺口还有5万余人,服务对象多为病人和老年人。护工行业在上海历经20年“野蛮生长期”,未来将通过行业协会推广服务标准与规范,同时维护护工合法权益,让这一老龄化社会里的“朝阳产业”更加健康发展。

刚成立的静安区护工服务协会经静安区民政局登记、静安区卫生健康委指导,联合上海擎浩医院管理公司等行业内6家单位共同发起。协会覆盖2万余名护工。

护工到底是做什么的?业内专家解释:我国护工工作范围主要是日常生活护理,包括协助病人用餐、排泄、沐浴、床单位的清洁等。护工就像介于家政保姆、医院护士之间的临时辅助性勤务人员。虽然工作地点在医院,但并不是医院正式员工。

作为国家规定的“灵活就业”人群,护工隶属专业护工管理公司。由于所属是“代管人员”,未纳入正式员工,导致此前管理上缺乏统一标准,大多依照各自企业标准进行管理。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丁汉升介绍:护工在老龄化、少子化社会发挥作用巨大。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家,护工管理模式较为成熟。自20世纪50年代,部分国家护工行业逐渐萌芽并迅速发展。由于受到完备的立法和制度的保护,上述国家护工聘用、职业准入、资格授予、服务规范等方面具有较为科学与先进的经验。

相形之下,我国护工行业起步较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服务提供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与部分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各护工公司管理标准不一,护工群体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有部分护工职业素质偏低,护工权益得不到保障。

在上海,护工行业前20年属于“野蛮生长期”,几乎没有专门企业统一管理,处于“散兵游勇”状态。静安区护工服务协会会长许伟祺表示,除却老龄少子化,上海医疗市场还具备一定特殊性。随着疾病谱变化,复诊率有所增加,出院病人、手术病人也“水涨船高”,床护比例本就紧张,护工在护理辅助康复中作用更加凸显。

但目前,我国针对护工服务标准仍不完善。2013年曾推广1项国家标准,即《GB/T 28917-2012 医院陪护基本要求》,该标准包含医院陪护服务的定义、服务人员的任职资格、服务内容、服务要求等,对陪护服务的流程、陪护服务的事中监督、事后评估等方面尚无具体规定。

尽快完善行业服务标准,此次牵头成立协会的上海擎浩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率先探索。企业于2012年起编制企业内部陪护服务管理规范性文件,2021年1月起成立标准化工作企业专家委员会,着手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至今年11月已完成编写企业标准5个,在上海市质量监督局公开备案有3个、待发布的企业标准2项。 去年8月,该企业标准《Q31/0114000860F001-2021医院陪护服务规范》获评“上海标准”培育项目,有效填补了上海相关服务标准空白。

记者同时获悉,目前在本市医疗机构内上岗的护工护理员,在岗前必须经过上海市护理协会组织的相关培训、考核,获得《医疗护理员》证书。专业过硬的护工,确实可以明显提升病人生活质量。此次加入协会的上海友爱家政服务有限公司,300余名护工经培训均获上海市护理学会颁发的住院病人陪护服务上岗证。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底,护工全年累计约为99.76万人次住院病人提供基础生活陪护服务,解决了合作医院、住院病人与家属对陪护服务的需求,提高了住院病人的生活质量。

许伟祺最后表示,下一步协会还将持续扩大成员组织,加强行业培训体系建设和标准制定,完善规范化经营和管理,维护护工合法利益,提高护工行业的社会价值,让病人家庭更有获得感,也让护工这一群体更有社会价值。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