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热潮来袭,大咖畅聊“北马”赛场内外
10月25日,“《大咖带你跑大马》——北京马拉松专场”在咪咕视频播出,专业运动员代表何杰、大众跑者代表唐维红与主持人杨健一同畅聊马拉松赛场内外,尤其是对即将开赛的北京马拉松进行了深度介绍。
何杰展示为人民网网友写的寄语。人民网 马作鹏摄
10月5日,杭州亚运会马拉松赛场上,24岁的宁夏籍运动员何杰以2小时13分02秒的成绩勇夺金牌,这是中国队在亚运史上首次获得男子马拉松金牌。当天,人民网不仅中文报道何杰夺冠消息,还用15种外文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风采。
大众跑者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人民网监事会主席唐维红,不仅仅是一位爱跑步的媒体人,也是位积极宣传推介马拉松文化、马拉松精神的志愿者。她从2015年开始跑步,至今已完成32个全马。
在节目录制现场,唐维红祝贺何杰在亚运会夺冠,并邀请何杰为人民网网友写下寄语:“志当存高远,无悔梦少年。”
何杰的寄语。人民网 马作鹏摄
“我和我的祖国一起奔跑”
始于1981年的北京马拉松被众多跑友称为“国马”。在跑马越来越热的今天,参加“国马”已经成为很多跑者的心愿,“国马”魅力何在?
《大咖带你跑大马》——北京马拉松专场节目专门通过XR技术复刻北马主赛道的全程路线,并分段解读各个点位处的赛道特征。
由XR技术生成的北京马拉松线路图。中国移动咪咕视频供图
唐维红表示,北马被称为“国马”,不仅因为它在首都北京举办、在天安门鸣枪起跑,更因为它作为国内第一个城市马拉松,北马与中国前进的脚步、与中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进程相伴而行。从仅86人参赛到“双金赛事”,从单一竞赛到集公益、博览会、线上线下系列跑、文创产品等于一体的综合赛事品牌,从粗放的运营管理到精细化运营的新时代,北京马拉松的历史,就是中国马拉松运动蓬勃发展的一个标志与缩影。
2022年北京马拉松,唐维红等“关门兔”陪同86岁跑者张顺完赛。北京马拉松组委会供图
唐维红历数了北马自诞生起创造的众多值得被记住的瞬间:
1986年的北马共有8人跑进2小时10分,前4名选手都打破了北马赛会成绩,第一名日本选手儿玉泰介更是以2:07:35的成绩创造了北马和当时世界男子马拉松最好成绩;
1989年的北马首次设立了女子全程项目,共有19名女子选手参赛,女子冠军由朝鲜选手文敬爱夺得,成绩为2:27:16,中国女将们表现优异,在女子前十名占据六席。同年,北马被列为世界闻名的十大马拉松赛事之一;
1998年,北马真正走向大众化,参赛人数激增至近2万人,还第一次采用了直升飞机航拍进行电视直播;
2008年,北马被国际田联批准为金标赛事,是当时国际八大金标马拉松赛事之一。
2019年的北马,更是中国跑者心中一场为祖国献礼的庆典!3万名跑者在天安门广场唱响国歌,一路向西奔北,奋力奔跑,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唐维红不仅参赛,当天写了一篇人民网评,题目是《北马加油!我和我的祖国一起奔跑!》
2022年的北马,领跑员陪同86岁老人张顺撞线那一瞬间的照片、视频在网络上刷屏,助力北马成功破圈传播。中国马拉松不仅有何杰这样的优秀运动员、也有张顺老人这样的大众跑者。什么叫体育的力量?什么叫马拉松精神?他们都是最好的诠释。
“优秀的马拉松应该具备的因素可以列出很多,但每个跑者心中都会有N个一生必跑的马拉松,北马我想应该在大部分中国跑者的必跑清单上。”唐维红说道。
“一场赛事领跑一座城市”
“跑一场马,爱上一座城。”
这是不少跑友津津乐道的一句话,也是一场马拉松主办城市最希望收获的效果。马拉松赛事如何与城市基因有机融合?
唐维红介绍,马拉松运动来到中国已40多年,党的十八大后更是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马拉松运动参与面广,影响力大,产业链长,在竞技体育方面,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马拉松相比于篮球、足球等赛事,更容易打上城市的标签和烙印。一场球赛,大家记住的是比分、是球员,但一场马拉松,它从开始就和举办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国外的六大满贯到中国的四大满贯,无一不让跑者跑一场马记住一座城,爱上一座城。42.195公里,可以比较充分展示城市、地区风貌和人文历史。”
2023年兰州马拉松路线图,赛事围绕黄河展开。兰州马拉松微信公众号图
2016年,人民网在首页头条位置发布了报道《一场赛事领跑一座城市》介绍兰州市委、市政府以举办兰马为抓手,铁腕治污、精细管理、科学建设……可以说,在举办兰马的这些年,兰州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建设水平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这是马拉松赛事带给当地的又一成果。当然还有可喜的经济收益、马拉松城市等美誉。
“马拉松对一座城市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唐维红说。
2019年,人民网日本公司联合青梅日中友好协会、日本《报知新闻》共同策划组织了中国跑者赴日本青梅市参跑第53届青梅马拉松。
青梅马拉松是日本最悠久的市民马拉松赛事,与美国波士顿马拉松互为姐妹赛事,在世界各国马拉松跑友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时任青梅市长专程会见人民网团队,称赞这一活动以创新、健康、积极的方式促进了两国交流,增进了理解和友谊。日本《报知新闻》在头版介绍了中国跑团代表队,日本多家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对报道内容进行了转载。
马拉松可以为城市赋能、让城市更美好,马拉松还是加强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唐维红表示:“人民网还曾组织中国跑者去韩国参赛、办交流会。人民网在海外设有14个子公司或驻外办事处。今后,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以马拉松为纽带为中外交流合作贡献更多力量。”
“体育育人、体育聚人”
10月29日,是跑友圈的一个“大日子”。
北京、西安、济南、郑州、长沙、成都等数十个城市不约而同地选择这天鸣枪开跑,跑友戏称这天为“马拉松春运”般的周末。
今年北马唐维红没有中签,但中签了西安马拉松。唐维红介绍说,今年的西马报名人数创新高,超过14万人。她将第一次去跑西马,跑者们将跑过西安城墙、钟楼、东大街、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等名胜古迹与地标建筑,十三朝古都的国韵风华与人文底蕴,西北第一城的热情昂扬与现代新潮,都将在赛事中去感受和体味。对此,她充满期待!
“如今,包括马拉松在内的体育赛事日益增多,也日益多元,这反映了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也反映出消费的提质升级。”有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过4亿,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逾九成。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成年人的运动项目中,健步走和跑步的参与比例排在前两位,分别为22.7%和19.8%。
“体育育人、体育聚人。”在唐维红看来,体育已成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手段。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就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她期待以马拉松为代表的中国跑步事业健康发展,助力更多百姓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时间是规划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马拉松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需要参赛者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身体状态;要科学备赛,循序渐进设置训练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唐维红特别提醒普通跑者,要尊重科学,敬畏生命。
唐维红分享她的体会,“像我这样的大众跑者,要平衡跑步与工作、生活的关系。有朋友说,跑步像储蓄,零存整取。平常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成绩。对此,我很认同。媒体人节奏快、压力大,加班是常态,核心肌群训练什么的做不到系统化、经常化,但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就行动。工作日能晨跑就晨跑,能夜跑就夜跑。周末只要不出差、不加班,就以赛代练,或去奥森、朝阳公园跑个长距离。出差的行李里,一定会有一双跑鞋。很多朋友说,等我有时间时也去跑步、做运动。其实,时间是规划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现在你会发现,身边跑步健身的人越来越多,方便大家锻炼运动的场所越来越多。马拉松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祖国山川的壮丽和秀美,也更加热爱脚下的每一块热土。”唐维红说道。
赛道上靠实力说话,其实工作、事业也如此。世上本没那么多运气,要靠努力去迎接挑战。“‘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赛道内外都需要弘扬”,唐维红始终这样认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