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精优美”,这个街道探索“四共机制”推进精品城区建设

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是浦西来到浦东的“朝南门厅”,是陆家嘴金融城的“花园后巷”,是世博前滩的“黄金走廊”,辖区内医院、商业、楼宇、园区等各类要素齐全,资源禀赋突出,管理类型丰富。但是塘桥也存在“小、早、旧”的特点,发展近四十年,虽富含底蕴但也留下岁月痕迹。
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是浦西来到浦东的“朝南门厅”,是陆家嘴金融城的“花园后巷”,是世博前滩的“黄金走廊”,辖区内医院、商业、楼宇、园区等各类要素齐全,资源禀赋突出,管理类型丰富。但是塘桥也存在“小、早、旧”的特点,发展近四十年,虽富含底蕴但也留下岁月痕迹。
“在这样一个特点鲜明的街道,要确保有温度、有品质的民生底线,打造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在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费维照看来,要打造“精优美”精品城区,让居民的幸福感要在身边触手可及。
凝聚共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
改造好的南泉菜场。塘桥街道供图
南泉菜场是一座辐射周边10余个居委、近3万居民的公益性菜场,1997年开始运营。近年来,设施陈旧、环境脏乱等问题不断引发顾客与周边居民的投诉。2022年,对标“精品城区”建设要求,塘桥提出“样板社区”建设规划,在征询意见过程中,南泉菜场的问题被居民反复提及。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街道决定将南泉菜场改造项目纳入总体规划,彻底解决这一久拖未决的民生之痛,也为破解同类菜场的改建难题作探索。
如今,南泉菜场经过改造提升,已经以全新面貌与周边居民见面。菜场室内明亮整洁,中央空调与新风系统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查询、称重、付费等环节大规模使用智能化设备,是浦东5家市级示范性智慧菜场之一。原本彩钢瓦的简易顶棚,改造成钢槽混凝土砖结构的屋顶,彻底解决噪音、异味扰民问题。
而系列工程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广大群众与塘桥全体干部“凝聚共识”,这正是“四共机制”的第一条。
南泉路-蓝村路街区改造方案调研过程中,塘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组织引导周边居民主动参与,街道改造、油烟排放、污水排放等70余条意见建议获得采纳。
街道围绕“精品城区”建设,形成“党工委每季牵头研究,分管领导每月包干推进”的工作格局,运用“揭榜挂帅”招募与点将的方式,抽调30余名干部组建7个专班,围绕街区改造、业委会换届、数字化转型等重点任务攻坚。以街区改造工作专班为例,他们围绕商户店招导则推进工作,组织居民、业主议事会47场,为街区整体改造打好基础。
多方共为,汇聚强大合力
今年2月23日,街道召开建“精品城区”创“样板社区”重点项目发布暨推进会,全方位展示街道“样板社区”建设“全域、全要素、全方位、全周期”理念,打造“精优美”精品城区,打响塘桥“样板社区”建设品牌影响力。
综合整新后的塘桥小区。塘桥街道供图
锚定“精优美”、深化“建管治”,这是塘桥建设“精品城区”样板社区的行动准则。
目前塘桥正在运用“四共机制”统筹区域资源,努力推进项目落地。据悉,截至目前,“精品城区”建设“项目包”推出一年来,40个具体项目已有29个启动或完成。
塘桥区域繁荣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时间推移,房屋老旧、人口老龄、风貌过时等问题日益凸显,“TIVO”建设项目由此诞生。该项目将推进街区、园区、滨水区域整体提升,使城区面貌和生态环境更有品质,实现城区“逆生长”。
其中,围绕蓝村路、南泉路的“T”型区域重在“焕新”——塘桥已经形成“风味蓝村、百业南泉”为主题的规划导则,开展环境整治、风貌统筹、业态更新、秩序梳理等提升工程,统筹实施顶面、立面、街面“三面更新”,开展架空线入地、道路节点提升,打造既有烟火气、又具现代化的网红特色街区。
浦建路(杨高南路至塘桥渡口段)的“I”型区域重在“扮靓”,在实现道路快速通行基础上,打造浦建路综合服务轴,实施沿路美化、彩化、亮化,打造可与世纪大道相媲美的景观大道。围绕黄浦江、张家浜的“V”型区域则重在“赋能”,打造滨江活力文化带,在有机链接滨江沿河生态资源基础上,充分利用南栈滨江地域开阔的优势,大力发展滨江夜经济,融入码头号子非遗文化元素,为滨江公共空间赋能。
“O”型区域包括一小一大两个方面。其中小“O”型区域重在“出彩”,围绕浦建路至浦东南路构建,这里要开展浦东门厅建设,“桥上看顶面、下桥看立面、下车看路面”统一规划。围绕环塘桥周界全域打造大“O”型闭环慢行环道重在“宜人”,将人行步道与滨江沿河步道、两座公园打通、串联,补齐龙阳路、杨高中路“C”型缺口,点缀码头号子、塘桥历史等文化元素,使之成为浦东首个全周界连通、可漫步可阅读、多点可入的放射形步行圈。
塘桥T型街区综合改造青年突击队。塘桥街道供图
“TIVO”街区更新布局建设项目涉及面广,塘桥主动争取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建交委、区生态环境局等委办局支持,同时带动辖区企业和各类业主“闻香而来”。
博硕创意园就是这样一个案例,这里原本是办公园区,运营已有十余年。街道与其深入洽谈,鼓励其围绕社区整体规划开展调整。目前博硕创意园已经转型为青年社区,受到陆家嘴金融城白领群体的欢迎,出租率超过80%。
全域共进、协同共治,推进样板社区建设
运用“全域共进”的理念,塘桥街道正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全要素、一体化城市更新,加快民生服务提质增能,推动城市“软实力”融合发展。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如今,塘桥公园“塘·空间”的打造就是“全域共进”的例子。这里着力打造家门口的新型公园+文化空间,成为社区居民开展多样丰富活动的共享空间。
北园路长者食堂生活馆。塘桥街道供图
塘桥还争取上海交大附属浦东实验中学北校、附属浦东实验小学北校落地揭牌;打造4处总面积达4400平方米的“美好生活馆”,提供健康体验、生活购物、社区食堂、亲子互动等各类服务。
塘桥还通过“协同共治”,建设医联体、园区、滨江等多个党建联盟,以党建引领社区自治活力,并通过“建管运衔接”“业委会规范化运作”“数字社工”等项目提升治理能力,促进基层治理水平全面加强。尤其是“业委会规范化运作”项目,通过“上提、下派、依法、自治”4个关键词,有效破解业委会组建难、运行难、监督难等问题,已经推动40个业委会换届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塘桥已经形成“激发经济活力、实施有机更新、打造品质生活、强化社会治理”4大类、45个项目,预算资金总额9.8亿元,进一步带动社会面约20亿投资额。其中,22个项目已启动,18个项目正在按时间表有序推进,效果图上的精品城区将成为居民身边触手可及的美景。
费维照表示,塘桥街道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精品城区建设,在执行过程中,动态调整、不断完善,加快推进速度、加大保障力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要探索城市更新的“浦东之路”,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在项目落地落实的同时进一步做好经验总结,探索出一条全要素成片更新、全生命周期统筹管理的城区更新新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