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我在黄浦看世界 | 顾勇涛:向“新”而行,锚定“双碳”新画卷

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
2023年09月12日15:22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由此,180年来,上海成为世界看见中国、中国连通世界的窗口和桥梁。如今,越来越多的华裔新生代、侨二代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上海故事贡献着力量。即日起,在上海开埠的起点——外滩,黄浦海外联谊会、黄浦区侨联联合人民网上海频道共同推出【我在黄浦看世界】系列栏目,看黄浦“星侨荟”的侨界青年精英如何接过时代的“金话筒”,讲述新旧交融的黄浦故事,助力中华文化扬帆出海。

第五期人物:顾勇涛

黄浦海联会副会长

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科技创新委员会委员

西班牙华人华侨社团联谊总会执行主席

中国恒瑞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

今年4月,在全球知名的复合材料行业专业展览会JEC World 2023上,中国恒瑞创始人顾勇涛带领团队携多款碳纤维复合材料最新研发成果亮相,与国际上下游合作伙伴、专业观众共话复合材料最新技术和趋势。

“一束束白色原丝经过高温碳化等专业处理后,便得到可缠绕成一轴轴高性能黑色碳纤维。”顾勇涛指出,这些看似身量纤纤的材料,却拥有强度高、抗摩擦、耐腐蚀的特性,被称为“材料黑金”。

新材料“预见”新机遇

1994年,年仅14岁的顾勇涛踏上了前往西班牙的旅途,在异国他乡开启了新生活。由于对前沿科技领域感兴趣,毕业后,顾勇涛从事起有关高科技与新能源的投资工作。

“我发现中国与欧洲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和应用技术上差距悬殊,尤其是量产方面。”为推动碳纤维先进复合材料在国内的广泛应用,2014年,侨居海外20年的顾勇涛回国创立中国恒瑞,正式涉足复合材料领域。

同年,顾勇涛团队与西班牙卡普勒集团签订了相关技术协议,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碳纤维制品领域快速量产的空白。

“碳纤维在生活上的运用十分广泛,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交通建设等多个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优质材料。”碳纤维作为国家战略性新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体系中。

近年来,随着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快速发展,市场不断拓宽,顾勇涛于2021年在黄浦区注册成立了子公司,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在黄浦,再启航

在顾勇涛看来,黄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文旅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融为一体。“在黄浦,传承和创新齐头并举,开放包容、充满活力。”

黄浦区政府积极为各类企业打造资源链接、发展引擎和科创高地;科创、金融、文旅协同发展;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政策和机制都比较完善,为企业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新公司选址阶段,顾勇涛表示,黄浦区出台了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建设的政策,定期举办外滩金融峰会、重点领域企业沙龙,产业生态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氛围等,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里有专业的金融、商贸资源对接服务平台和团队,为科创企业提供了优质的载体,便于企业高效对接海内外市场,找到潜在的客户。” 基于优越的营商环境,经过多方位的考察,顾勇涛最终拍板落户黄浦。

黄浦区也是对接国际先进技术等资源的重要窗口,“今后,我们将在黄浦打造一支国际化的研发设计团队,围绕高性能碳纤维零部件的前期开发,开展工程设计和海外技术交流及开发。”后续,顾勇涛将重点聚焦绿色产业,进而高效地驱动低碳技术研发,满足未来可持续发展需求。

侨聚黄浦,智汇星侨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新材料应用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借助这个契机,顾勇涛表示,将利用自己在国外的人脉资源优势,搭起海内外项目负责人、企业家、科研人员与黄浦沟通交流的桥梁,希望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项目落地黄浦,进一步提升产业链韧性。

“黄浦区科委很早就将科创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也越来越完善,我也希望借助黄浦区的品牌效应和产业资源,持续推进公司业务、研发布局,不断拓展品牌的影响力。”

9月,顾勇涛还荣获了“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他表示:这一称号将成为他继续以自身专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源源动力,未来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拓展先进材料在工业、生活领域的应用,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发挥华侨身份优势,做好民间文化、经济、科技沟通的桥梁,为民族复兴持续贡献绵薄之力。

对于星侨荟,顾勇涛期待,更多侨界青年精英加入星侨荟这个大家庭,深度融入上海黄浦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崛起。同时,他呼吁更多华裔新生代积极发挥民间外交使者作用,多渠道、多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华文化扬帆出海。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