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
戏从温州来,向着世界去
中华戏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彩的艺术呈现,在唱念做打之间,于红氍毹上尽现家国情怀,儿女情长;用典雅深沉的文字,精致瑰丽的表演,婉转动听的唱腔,为一代代观众讲好中国故事;将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作家白先勇曾对比过中国戏曲与西方古典歌剧、芭蕾,认为芭蕾有舞无歌,歌剧有歌无舞,唯有中国戏曲,载歌载舞,集为大成,恰如王国维先生所概括的那样——“以歌舞演故事”,因而在世界艺术之林傲然独立,别具一格。
瓯剧表演艺术家方汝将主演的《张协状元》。
戏曲史经典再现,九百年风雅传承。在戏曲界,有一种说法:“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说的正是拥有九百余年历史的温州南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8月9日至14日,温州市人民政府、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市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周(上海站)活动在上海宛平剧院举办,带有浓郁温州特色的“一台戏曲晚会”和“三台大戏”将登陆上海戏曲舞台,向全国观众展现南戏故里的时代戏韵。“一台戏曲晚会”,即“戏从温州来”专场演出,集瓯剧、越剧、永昆、温州鼓词、民歌、木偶剧、少儿京剧多种艺术表演形式为一体。届时,温州和沪上戏曲名角儿将同台献艺、碰撞火花。“三台大戏”,即改编自南戏古本的瓯剧《四大南戏·劝夫记》(原著《杀狗劝夫记》)、永昆《张协状元》和越剧《荆钗记》,三者均为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工程的优秀成果。
这是一场戏曲溯源之约,更是一次文化交流之旅。《荆钗记》《张协状元》《劝夫记》《琵琶记》……这些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戏曲史上赫赫有名的经典之作,历经数百年,依旧得以在当今戏曲舞台上以“活态传承”的方式加以呈现,令人感动不已。舞台上,百余年前先贤大师撰写的经典曲词,笔下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在一颦一笑,一唱一舞之间,与舞台下年轻的当代观众欣赏、赞美、惊叹的眼光相交织,霎时幻化出一场跨越九百年的心灵契合之旅,文化溯源之探,今夕何夕,令人沉醉。
座落于温州的南戏博物馆。
温州人、温州戏、温州情,精彩演绎“南戏盛宴”,让经典南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推动“国粹”成为“国潮”,推动中华文化破圈出海。通过活动,以期擦亮“南戏故里”金名片,打造“中国戏曲之城”文化品牌。正如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艾珠所表示的那样,南戏经典文化周活动首站选择上海,不仅仅因为上海与温州人文相亲、渊源深厚,也因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能为南戏的破圈出海提供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
“除了‘走出去’,我们还要想办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戏曲活动,更多地‘迎进来’。”国家一级编剧、戏曲专家张思聪欣喜于温州戏曲事业繁荣发展之势,在他看来,温州要打造中国戏曲之城,就要打开大门,还要让戏曲融入当下生活,更重要的是,必须拿得出与经典比肩的好剧本、好作品。对此,作为“东道主”之一的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温州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谷好好透露,今年下半年,上海白玉兰奖艺术团、上海昆剧团就将携全本《牡丹亭》奔赴温州,“把最出众的艺术家、最精彩的戏曲演出送到九山书会、塘河边,在戏曲故里探本溯源,与家乡人民一同感悟中华文脉,让鲜活起来的中华历史文化温润心灵、惠泽当代”。
南戏之路,百戏之祖
说起中国戏曲的渊源,一般而言,学术界公认其发展有两条线索,自宋元以前,是“暗线”,以歌舞、傩、参军戏、鼓词、诸宫调等为代表,尚未形成如今所见的文学、舞蹈、音乐、武打等诸多元素集于一体的艺术样式。而直到宋元时期,“暗线”发展成了“明线”,戏曲的艺术形式逐渐完善,在元代山西广胜寺壁画上的杂剧人物造型,就极为细致、生动、忠实地记录了当时演出杂剧的样式,从中已可以看到流传至今的“守旧”(幕布)、脸谱、乐队、勾栏、戏台等演出形态。
尽管今天已无法确知元代杂剧的演唱形式与风格(仅保留昆唱杂剧),但与杂剧差不多同时期生发而成的“南戏”,却得以在温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以“活态传承”的方式保留、演唱至今,令人赞叹。
南戏博物馆内展示的传统戏服。
山青水润的温州,自古以来就有过谢灵运的游屐,成就中国山水诗鼻祖之美誉。当江河奔逸,勾勒出人稠物穰的画境时,便有奇葩逸丽濯濯。从此,一韵为瓯水,一韵出南戏。有戏必有曲,“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关于其渊源,明代画家、文人祝允明在《猥谈》中曾写道:“南戏出于宣和(1119 年—1125 年)之后,南渡(1127)之际,谓之温州杂剧……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明代画家、戏曲家徐渭也曾在《南词叙录》中写道:“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5),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 :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可见南戏大约在北宋宣和之后,即由温州的艺人创立。
正如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主任、温州大学特聘教授俞为民所介绍的那样,南戏者,南方之戏也,这是我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至14世纪的200年间,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也是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在剧本形式、音乐体制、脚色体制及具有写意特征的舞台表演等方面,南戏都为后世的明清传奇及清代中叶以后兴起的各种地方戏奠定了基础,故而被誉为"百戏之祖",一唱就是九百年。
南戏之所以能在温州出现,首先是因为自南朝以来,温州就是对外贸易的港口,商业繁荣带来经济发展,加上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都推动了市井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南宋时期,温州经济发达,“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市肆中商贾买卖、百工技艺、娱乐表演十分繁华,南戏也在此后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时人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
作为南戏的发祥地,温州可以说是中国戏曲的“祖庭”,戏曲从这里开始传唱。据考证,宋时,温州城的九山书会是一个由戏曲才人组成的职业化团体。才人们在此创作了《张协状元》。作为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戏曲剧本,《张协状元》被后世史学界誉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这个故事在瓯越大地上传唱200多年后,被收录进明代《永乐大典》,保留至今。
千古琵琶悠悠,击节弹唱处,满纸辛酸泪。北曲杂剧无疑以《西厢记》为巨擘,南曲戏文则当以《琵琶记》作魁首。南戏发展到元末,产生了“南戏之祖”又称“传奇之祖”——瑞安人高明撰写的《琵琶记》,这标志着南戏在剧本创作上的成熟与完善,也为南戏逐渐向明清传奇过渡奠定了基础。据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介绍,《琵琶记》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大大提升了南戏剧本的文学水准,也因此有了“南曲之祖”的美誉。
以南戏为主题的“九山书会”夜景。
南宋陆游曾有诗云“满村听唱蔡中郎”,说的就是《琵琶记》主人公蔡伯喈的故事。所不同的是,当时陆游所描写的,还是鼓词(说唱)的艺术形式,说有个叫蔡伯喈的读书人,中举当官后,不仅抛弃了发妻,连自己的父母也不要了,但恶有恶报,最后遭天打雷劈。这个故事发展到南戏《琵琶记》时,有了全新的解读与演绎,“不忠不孝”蔡伯喈成了个全忠全孝的“高大全”,这一改动,体现了作者高明的过人之处。不仅如此,高明更是创造性地采用了“双线结构”的叙述方法,一条线展现的是蔡伯喈辞官辞婚不成,困于功名,难为孝子、贤夫的苦闷,一条线则展现了结发妻赵五娘孝顺公婆,任劳任怨,善良大度的高贵品格,悲喜、贫富、贵贱,相互映衬,把两个社会、两种生活展现在同一个舞台上,既强化了戏剧冲突,又加重了悲剧气氛。正如作家王旭峰所说的那样,《琵琶记》能够被称为戏文中的“绝唱”,主要还是因为它描写人情真实细腻、婉转曲折,能深深打动读者。剧中双线交错发展,以富衬贫,以喜衬悲,鲜明对比,着力时代的社会矛盾,加强悲剧气氛。而文辞则以本色为主而又文采斐然。因此,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则诚所以冠绝诸剧者,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已,其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回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琵琶记》是把民间戏文与文人创作结合起来的成功之作,它把南戏提高到雅俗共赏的新阶段。可以说,《琵琶记》是南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因此高明也被后人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南戏其美,有“花若有情花不谢”的感喟,亦有“日月如梭趱少年”的劝诫,以充满生命力的语言,诉尽百态世相。南戏所唱,是南邦流光一瞬,脱胎于温州独特的山水、人文背景,于高叹低吟间,汇百代忠孝、成一时悲欢,座上常有剧中人。可以说,南戏之路,是发于南枝而蔚起的奇花,从现存最早的《张协状元》到魁首《琵琶记》,一路尘寰一路敷演,为后世中国戏剧繁荣之滥觞。
经典剧目,活态传承
此次来沪演出的剧目中,《张协状元》《荆钗记》与《四大南戏·劝夫记》很好地体现了古老南戏在当今戏曲舞台上的活态传承。正如俞为民教授说介绍的那样:“永昆的演出形式是南戏嫡传,而《张协状元》是现存最早的南戏剧目,永昆按南戏早期的演出形式作了排演,当时就在学术界受到了好评。越剧《荆钗记》和瓯剧《四大南戏·劝夫记》都是‘荆、刘、拜、杀’四大经典南戏剧目。这三个剧目既带有南戏的元素,又具有温州的元素,能充分展示温州作为‘戏曲故里’的特色。”
“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一经典名句出自南宋戏文早期剧本《张协状元》。九百年玉管珠喉,九百年旧曲新歌。2000 年,永嘉昆剧传习所(现永嘉昆剧团)为筹备参加“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联系编剧张烈,他提议改编《张协状元》。一经演出,轰动一时。而提及永昆,提及永昆演员,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当年临近花甲之年登上舞台,以一出《张协状元》拯救了濒危剧种的表演艺术家林媚媚。如今,林媚媚老师虽已八十高龄,唱起永昆依旧流丽悠远,走在传承的路上依旧风风火火……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其一生学艺、从艺、传艺之路,可以说是永昆半个多世纪发展的见证与记录。
表演艺术家林媚媚主演昆剧《张协状元》。
据林媚媚老师介绍,永昆是明朝万历年间,昆曲传入永嘉后和本地戏曲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的地方剧种,因流传在永嘉一带,故称为永昆。它与其他昆曲字少腔缓、细腻缠绵的水磨调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表演上庄重诙谐并存,粗放婉约兼顾,唱腔字多腔少,节奏明快。从小喜欢戏曲的林媚媚师承杨永棠、杨银友二位永昆前辈艺术大家。上世纪80年代末,永昆一度因为人员流动从辉煌走向衰落,永嘉昆剧团也随之被解散。之后的十几年里,林媚媚不唱戏、不听戏,就怕一听到戏,一想起永昆,心情就会低落。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专家的呼吁下恢复成立了永嘉昆剧传习所,并决定于1999年,排演南戏古典剧目《张协状元》,参加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当时,编剧张烈和传习所负责人一起去找59岁的林媚媚,让她扮演男主角张协。她的第一反应是即将到花甲之年,居然还要和年轻人搭档?几经思考挣扎,更为了永昆的未来,林媚媚决定“背水一战”,开启了魔鬼式训练,每天一大早就穿着定制的高靴或跑楼梯,或在水泥地里练跪地,直至晚上才脱下,至今膝盖上留下当时训练的疤痕,是那段为永昆再续辉煌的激情燃烧岁月最好的见证。
2000年,她登上了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的舞台,与传习所的其他演员一起出演了《张协状元》。这出戏让400多岁的永嘉昆剧重放光彩,获得了优秀剧目最高奖展演奖,6个演员中5个获得优秀表演奖,这是永昆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张协状元》不仅成了“扭转乾坤”的一场演出,也让59岁的“花甲小生”林媚媚成了昆剧舞台上的佳话。《张协状元》成功激活了永昆,也让林媚媚的内心开始有了新的感受,她觉得年轻时只知道潜心学艺、登台演出,为的是守住梨园的“一亩三分地”。现如今,时不我待,更要注重传艺,保留永昆原汁原味的艺术韵味,把艺术传下去。
退休后,林媚媚一心扑在为“永昆”找传承人上,一直吃住在传习所,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为学生们示范、传授,甚至一个人带全生旦净末丑以及配乐伴奏,恨不得一生所学,倾囊相授。除此之外,她还花了很多时间整理过去永昆演出过的剧本,记录自己舞台表演的经验,包括生角的十大手法等,以期为永昆传承留下些“玩意儿”……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永昆出现了一批新人,此次来沪演出的《张协状元》,就是全新的青年传承版,令耄耋之年的林媚媚倍感欣慰。
南戏《荆钗记》讲述的是南宋时期温州士子王十朋与妻子钱玉莲历尽艰难后团聚的故事。1997年,温州市越剧团据此改编为同名越剧《荆钗记》,曾荣获诸多大奖。此次来沪主演该剧的,是温州市越剧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徐派小生黄燕舞,其唱腔高亢洒脱,舞台形象俊秀,表演富有激情,身段飘逸流畅,是当代越剧“徐派”小生中的领军人物之一。
黄燕舞在温州越剧舞台上扎根近三十年,不仅始终秉承“戏比天大”的舞台信念,创作了一个个难以磨灭的经典角色,同时,她更扛起了振兴和发展温州戏曲的大旗,带领温州越剧走上了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让温州越剧走向全国舞台。
在演戏时,她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要戏不要命。1997年,排演《薛丁山三请樊梨花》的时候,黄燕舞已经有身孕,剧情里,她需要表演高难度的“倒僵尸”,身怀六甲的她不管不顾,照做不误,虽然后来想想也觉后怕,但这份拼了命的热爱和认真,就是她对越剧舞台的态度。生完孩子,三个月的哺乳假还没有休完,她就回到了剧团里排练新戏,为了更好地塑造舞台形象,她日夜辛苦练功,结果落下了病根。在一次下乡演出中,黄燕舞突然肾结石发作,但她仍然在舞台上强忍着剧烈的疼痛,把整出戏演完。下台之后,她跪倒在地,直不起身子......她的敬业精神一直为戏迷和同行所称道。为此还赢得一个有趣的绰号:“阿牛”。她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们这一代人,讲奉献精神,讲集体主义”。
为探索用更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解决越剧唱腔的高声部难题,2004年,黄燕舞考取中国音乐学院继续深造。2013年,越剧泰斗、“徐派”创始人徐玉兰已92岁高龄,仍被黄燕舞的敬业精神和对越剧的痴心所感动,欣然收她到门下,还为此举办了隆重的拜师仪式,传为佳话。
表演艺术家黄燕舞主演的越剧《荆钗记》。
2021年再次重排《荆钗记》,黄燕舞又一次投入对主角王十朋的塑造之中。她牢牢记住恩师徐玉兰老师的话:“要琢磨,不要惟妙惟肖,要追求韵味,不要模仿。”在《见娘》一场戏中,王十朋有一大段唱,足足20多句,若把握不好,就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但黄燕舞每次演唱,都能紧紧地抓住观众,唱得声情并茂,令人感动落泪,这正是源于她多年来对嗓音功力、唱腔艺术的不懈追求与对人物情感的深入理解。最终,得心应手地运用技术技巧服务于人物塑造,服务于情感表达,浑然天成,不着痕迹,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全剧最精彩的篇章,令人期待。
在几大南戏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无疑就是《四大南戏·劝夫记》。该剧没有爱情婚姻戏中的乱世沧桑、悲欢离合的泪点,只有书写兄弟误会的一场闹剧与冰释前嫌,戏情不讨好,效果也就不够感人,令戏曲演员望而生畏。谁能想到,近年来,瓯剧版本一出,顿时大为改观,所到之处,无不赞美。
瓯剧起源于明末清初,原名“温州乱弹”。温州古称“东瓯”,又有瓯江流贯,故1959年改称为“瓯剧”,并以剧种名行于世,流行浙南闽北一带。瓯剧以唱温州乱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徽调(皮簧)及滩簧、时调等六种声腔唱调,是我国古老的多声腔戏曲剧种之一,有着丰富的传统艺术底蕴。
瓯剧当代领军人物方汝将、蔡晓秋主演的《四大南戏·劝夫记》。
瓯剧《四大南戏·劝夫记》由已故著名剧作家尤文贵根据毛氏汲古阁同名南戏改编,川剧“鬼才导演”谢平安执导,国家级非遗(瓯剧)传承人李子敏作曲。此次上海演出版本,由当代瓯剧领军人物方汝将、蔡晓秋两位携新秀同台献演。可以说,瓯剧《四大南戏·劝夫记》代表的是南戏最早的模样:一桌二椅、副末开场、二汉帮腔……不论是锣鼓音乐、唱腔表演,还是舞美服装、舞台展现,极显剧种特色,“古早味”十足,堪称温州南戏活化石。
作为当代瓯剧领军人物,国家一级演员,省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的方汝将,现任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温州市文联副主席,温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在瓯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他倾力演绎了一大批推陈出新的舞台剧目,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深受喜爱。“在艺校就读的那几年,恩师章世杰老师说我练功时开启的是‘自律+思考’的模式,不仅身体练功,脑子也练功,是相互配合的。因此,一句词、一段腔、一转身、一甩袖,每一个细节我都努力精心考量。”回忆起与瓯剧结缘,方汝将感慨良多。至今,每逢他演戏前,常常不吃不喝,清空出自己,与戏接了魂,就入了戏。为戏,他很拼也很傻,二米多高台,一次次翻身就下去,也不知道摔过多少回。手脚练功都伤过,打个封闭针又上去了……这么认真地演戏,戏自然也就出来了。
近年来,除了演戏,方汝将也很注重南戏的传播与普及,他带着瓯剧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到处赶场,老少中外来者不拒,津津乐道瓯剧的前世今生。他还开设瓯剧公益班,办“方汝将戏曲艺术工作室”,为好苗子“开小灶”,倾囊相授。更难得的是,网上由他演唱的瓯剧版《神女劈观》迅速大火,掀起了年轻人对“南戏与瓯剧”的极大好奇和赞誉。“这是我首次尝试将温州传统戏曲带入‘二次元世界’,看着飙升的浏览量,感觉温州传统戏曲与动漫擦出了火花,做戏曲传播者很幸福。接下来,我还要推出更加有文化创意的视频作品、文旅融合作品。”说到跨界戏曲,方汝将坦言,自己真正的心态其实并不是“玩”。他认为,传播优秀戏曲文化是一种社会责任、艺术责任、文化责任。广泛的传播传统艺术,是他根植在内心的社会担当。
三部作品,三个剧种,几代名家,文脉不断,使得古老的宋元南戏,得到活态传承。正是当代温州戏剧人孜孜不倦地深耕细作,不断挖掘,守正创新,才能让古剧熠熠生辉,跨越九百年历史,重新华丽绽放舞台,让世人看到“南戏”的价值,也增强了温州人乃至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
穿越历史,走向世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戏曲是城市的腔调。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在不到 1个月的时间里,6 次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批示,尤其是亲自推动抢救濒危剧种永嘉昆剧。多年努力下,永昆活了,南戏火了。如今无论置身温州何处,都能感受到温州南戏的痕迹和独特魅力,让人们从城市森林的缝隙间总能捡拾到这座城市的生活余韵。
“戏”水长流数百年,温州南戏隽永而弥新。据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伟介绍,温州对于“南戏”文化品牌的打造,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文化探源”,首先要在历史文脉梳理上,把南戏故里、戏曲源头的学术研究深入下去,通过《温州大典》收录全本《琵琶记》,展开一系列高端文化论坛、学术研讨会等,将南戏研究成果以文献的方式加以呈现与传播。与此同时,牢牢抓好戏曲艺术的传承工作,计划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对接,建立专业戏曲艺术教学基地,提升演出水平,以此为契机复排一批优秀经典剧目,拍摄一批精品剧目,以演出推人才,以剧目建设带动剧种传承发展。
文旅结合,弘扬南戏文化。
传承更离不开传播,正如曾伟副部长所介绍的那样,中华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近年来,温州组织开展了“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宋韵南戏文化会市” “戏曲寻根——南戏文化季”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工作,有力推动了温州南戏文化的发展,有效提升了南戏的知名度、美誉度,让越来越多的人聆听流转在瓯越大地的天籁之音,在全国打响了“南戏故里”的文化品牌,也让南戏成为一张具有温州辨识度的宋韵文化金名片。今年下半年,计划开启声势浩大的全国巡演,而明年,更有望将南戏带出国门,走向世界,依靠全世界各地的温州侨胞的力量,为家乡文化助力。温州人,温州情,温州戏的完美结合,将来自祖国、来自家乡的乡音、乡情、乡韵,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新时代的华丽光彩。
用古老的戏曲艺术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个传统文化守护者的责任与义务。近年来,温州挖掘传承了一批南戏剧目,依托“非遗在社区”国家试点建设,探索南戏、永嘉昆剧、瓯剧、鼓词、和剧、木偶戏、瑞安高腔、永嘉乱弹的活态呈现,展现“城市即舞台”。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戏文化发展,多次深入开展戏曲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温州在经典剧目传承、现实题材创作、戏剧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同时,努力把学术成果转换为社会文化成果,把传统文化融入城市有机更新中。特别是在普及传播方面,南戏如今已深入各小学、初中课堂,并逐渐在各高校推广,文化的种子埋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未来开花结果的一天必然可期。
“宋韵流千载,瓯风传一脉。”如今,南戏的传承发展已受到广泛关注,并涌现出丰硕成果,同时,南戏也在产业化的道路上持续发展,不断推动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据曾伟副部长介绍,今年温州计划开放以九山书会为主体的南戏文化园,打造南戏故里历史街区,提供沉浸式“南戏”剧目体验 ;提升改造南戏博物馆,该博物馆由温州四营堂巷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益康钱庄旧址布展而成,专门展示南戏艺术诞生以及地方戏曲发展的专题馆 ;而在高明故里,则准备打造成为南戏小镇,文旅结合,弘扬南戏文化,让典籍中的温州、文物中的温州、遗迹中的温州活态呈现。
总有一些美好让人百看不厌,在温州,那必是戏曲。带着文人的风雅和民间的想象,穿越厚重的历史,蹚过时间的长河,用婉转花腔唱出千年文脉的积淀,它是温州之美的缩影。从数百座散落在民间的古戏台到现代化的大舞台,无论身处什么年代,南戏故里总有看不厌的戏剧,说不完的故事。九百年前开始的戏曲齿轮,一直在转动,奔向更美好、更年轻的未来。戏从温州来,向着世界去!(记者 王悦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