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到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体验最新AI技术!

2023年07月07日20:46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7月7日电 (唐小丽)7月6日,以“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开幕。众所周知,每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都是一个感知最新AI技术的不可多得的机会。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又有哪些吸睛的展品,人民网带你去看看——

除了“镇馆之宝”,还有数智人、数字长城……

“用户只需要上传视频、图片、文字或者哼唱等任意内容,就可以生成情绪、曲风、节奏可控的音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出音乐。”腾讯展台前,早已排满了想过一把“音乐家”瘾的观众。

腾讯多媒体实验室展台备受关注。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大家体验的是一款叫作“XMusic”的通用作曲框架,由腾讯多媒体实验室自研,入选了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镇馆之宝”,备受关注。“XMusic”支持视频、图片、文字、标签、哼唱等多模态内容作为输入提示词,生成情绪、曲风、节奏可控的音乐。无论是一段精心拍摄的短视频,一张颇具意义的照片,或是一行有感而发的文字,用户都可以使用XMusic为其创作出意境贴合的专属音乐。

除此之外,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紧扣“科技向善”主题,带来了小样本数智人、刷掌支付、腾讯水墨画、AI健身“魔镜”、“数字长城”等众多成果。

腾讯展出的“数字长城”。人民网记者 王初摄

依托于腾讯自研AI能力,只需要3分钟真人口播视频、100句语音素材,平台便可通过音频、文本多模态数据输入,实时建模并生成高清人像,在24小时内制作出与真人近似的“数智人”,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参与。腾讯游戏打造的“数字长城”裸眼3D全息投影展陈,参观者以更加趣味化的方式深入了解长城的神秘和文化底蕴,感受数字化和文物保护的完美融合,实现真正的沉浸式交互。

心想画成,如影随形……“宝藏”展台惊喜多

2秒钟,就能将你的想象变成“现实”。商汤“秒画”平台也来到了展示现场。

商汤“秒画SenseMirage”是一个包含商汤自研AIGC大模型和便捷的LoRA训练能力,并提供第三方社区开源模型加速推理的创作平台,为创作者提供更加便利、完善的内容生产创作工具。

商汤“秒画”平台在世博展览馆亮相。人民网记者 王初摄

无论是写实照片、脑洞大开的艺术画作,还是未来科幻场景,模型生成的图像都能根据用户需求,带来真实的光影效果以及丰富的细节内容。凭借超快的推理性能,商汤自研作画模型的文生图能力,每2秒就能生成1张图片。

大会期间,商汤还重磅推出“商汤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的多方位全面升级版,将在金融、医疗、电商、移动终端、产业园区等行业生产实践中落地应用。

不仅如此,商汤如影SenseAvatar 2.0数字人生成平台发布,实现4K高清视频效果,并带来AIGC生成形象及数字人歌唱功能。此外,商汤琼宇SenseSpace 2.0的空间重建效率提升20%,渲染性能提升50%,每100平方公里场景的建图时间仅需38小时即可完成。而商汤格物SenseThings 2.0对小物体的纹理及材质还原达到毫米级精细度,并突破对高反光和镜面物体的采集难题。

神秘“黑灯工地”,探索数字建造未来

“哐哐哐……”在模拟黑夜的星空下,智能无人塔吊模型和智能无人挖掘机模型正在繁忙的工地场景中施工,精准、高效地进行着吊装和挖掘工作。在工地场景另一边的屏幕上展示的是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它可现场采集塔吊机、挖掘机、升降机的安全工况和环境数据,全方位实时监控工地状况。

中科智云打造的“黑灯工地”场景。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通过沉浸式体验,中科智云向观众展示了以多套智能建造AI解决方案打造的“黑灯工地”场景。感受人工智能在数字建造领域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代替人类从事危险工作方面的巨大潜力。

据介绍,智能无人化塔吊系统和智能挖掘机系统搭载深度相机、激光雷达、IMU、RTK等多种环境感知传感器,可扫描识别、定位塔吊和挖掘机工作范围内的人员、机械、建筑物、临时设施以及自身位置姿态等信息,构建实时三维地图,并通过EIM系统将施工作业任务布置到各台设备,在智能作业算法引导控制下,进行吊装物或挖掘的自动路径规划,有效规避障碍物碰撞及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高效完成作业。

5G赋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微创医疗展台前的这条标语,瞬间让人安全感满满。

微创医疗展出的这款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到底有多神奇?医生在浙江,患者在新疆,不是云端问诊,一场远程手术就能“隔空”进行。

微创图迈腔镜机器人。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就在上个月,图迈腔镜机器人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超远程5G肝脏切除外科手术。”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次手术横跨祖国疆域5000公里,连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创造了我国乃至全球肝胆外科手术史的奇迹。

远程手术搭载5G技术,对手术方式及医疗行业发展具备革命性意义,相当于为给医生添加了“千里眼”和“直达手”,患者和医生哪怕相隔千里之遥,医生也可以开展手术操作,极大解决了患者的物理距离障碍,拓展了医生手术的时间和空间。

AI,给残疾人插上康复的翅膀

“节律性步行、重心自由浮动、实际落地行走……”在傅利叶展台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款下肢康复机器人可在康复早期给用户提供正确的感觉输入,抑制异常步态的形成,并且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调整步高、步长、步速等多种步态参数,达到训练效果最大化。

傅利叶展出的这款外骨骼机器人,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包括集成了电机和减速器的执行器、让各执行器之间稳定协同的智能算法,以及真实模拟走路时人体骨盆浮动的机械结构。产品能够完美贴合人体步行时候下肢各关节的运动节奏,紧密贴合临床康复需求。

傅利叶展出的外骨骼机器人。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之前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家住上海浦东北蔡的朱阿姨散步时,不慎被电瓶车撞倒,致右侧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出院后,朱阿姨来到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半个月的康复治疗,从双腿移动困难、生活难自理,恢复到能够单独下地行走、缓慢上下楼梯。

在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0多平米的康复治疗区配备了傅利叶智能下肢康复机器人、腕关节和踝关节康复机器人、上下肢主被动训练系统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参与互动性,提升康复治疗效率。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