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一部沪剧电影,两个“敦煌女儿”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方敏 曹玲娟
2023年06月20日17:4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这两个故事,都和敦煌有关。

故事里的人物,都和上海有关。

读懂这两个故事,或能感知中华文明传承不息的脉搏。

时间:1963年夏

地点:敦煌莫高窟

阳光毒辣,一辆毛驴车轧过漫漫黄沙。

一个瘦弱女子,迎着风沙,来到敦煌。

她就是25岁的樊锦诗——自小在上海生活,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选择到敦煌莫高窟工作。

莫高窟,地处西北荒漠,当时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缺少交通工具。

樊锦诗(左三)在莫高窟大牌坊前

此前,樊锦诗的父亲,担心女儿无法适应,写信恳请北大,别派她去这么艰苦的地方。

信,却被樊锦诗悄悄扣下。

“北大毕业的上海女孩,为何要去莫高窟?”有人疑惑。

樊锦诗深知,莫高窟是无价之宝,建筑、彩塑、壁画三位一体,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地位尊崇。

樊锦诗也深知,20世纪初,藏有5万余件中古时期写本的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大量文物流失海外,触动了全民族的神经。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谁来守护这片中华文明的瑰宝?

常书鸿,敦煌莫高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段文杰,敦煌研究院第二任院长……老一代莫高窟守护者,大多是名校毕业生,舍弃了大城市,自愿来到戈壁沙漠,一待就是一辈子。

“这就是答案!”

1963年的这个夏天,樊锦诗来了,也加入了守护莫高窟的队伍。

时间:2020年9月

地点:敦煌莫高窟

阳光毒辣,一辆马车轧过漫漫黄沙。

一个瘦弱女子,迎着风沙,来到敦煌。

这个女子是沪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茅善玉。

同样的路线,同样的畜力车,同样的风沙。一切仿佛历史重现。

电影《敦煌女儿》片段(影片截图)

这是由上海沪剧院、敦煌研究院、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新文化影业有限公司出品,导演滕俊杰执导、茅善玉主演的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的拍摄现场。茅善玉扮演的正是樊锦诗。

“为什么要拍樊锦诗?”

“她的故事让人动容。”滕俊杰说,“风华正茂,一头扎进荒漠戈壁,一待就是大半个世纪,以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人,用一代又一代的坚守,保护敦煌莫高窟文明。作为上海电影工作者,拍好、传播好这位上海姑娘的故事,义不容辞。”

从剧本修改到拍摄、上映,制作团队花了三年多。主演茅善玉为了塑造出有说服力的角色,带领团队一次次赴敦煌深入生活,更在沪剧舞台上精心打磨了十年。

一切,只为拍好这个故事。

时间:1963年之后

地点:莫高窟

禅定佛、飞天壁画……莫高窟美得令人震撼,也苦得令人心惊。

敦煌学家施萍亭先生描述过:“直到80年代初,以我们家为例,家具只有4条小板凳,还是公家发的,这是用莫高窟前死掉的一种叫‘鬼拍掌’的树做的。书架是土的:用土坯做支架,几块小木板拼成隔板;沙发是土的,全用土坯砌成‘沙发’的模样,再铺上旧棉絮;桌子是土的:土坯做腿,桌面则先在腿上搭几根木条,再在木条上砌土坯,然后墁光、刷上石灰;睡的是土炕——清一色的土制家具。”

灰土永远扫不完,老鼠乱窜是常事。樊锦诗一直与丈夫相隔两地,孩子出生,她得又带娃又工作……

生活苦,工作更不容易。保护、研究好石窟艺术,要守得住寂寞、要细致到极点,这份事业,极其重要,也极其繁重。

选择了敦煌,也意味着选择了风沙、孤寂、繁重的工作和极其简陋的生活。

苦日子,樊锦诗过了一甲子,她也乐在其中,甘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1998年,樊锦诗(右三)与国外学者探讨壁画修复方案

时间:2020年9月

地点:敦煌莫高窟

通车了、有电了、有网了,莫高窟的生活极大改善。但自然环境依然恶劣。导演滕俊杰说:“白天太热,经常刮风,‘一碗饭、半碗土’仍是常态。”

电影《敦煌女儿》拍摄现场

电影《敦煌女儿》套拍了一部纪录片《为了遥远的清晰》,记录了拍摄片段——刚搭好景,远处狂风裹挟沙尘席卷而来,镜头前顿时模糊。每换一个场景,几大卡车的设备,要在沙漠上靠人工搬运……

茅善玉更难。没有保护措施,要爬上五层楼高的“蜈蚣梯”。茅善玉学着樊锦诗,克服恐高症,把危险抛在脑后。

茅善玉在影片中攀爬“蜈蚣梯”(影片截图)

“电影要表现的,是大漠的苍茫,是大漠里这群人无私奉献的一生。我们有责任拍出精品,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茅善玉说。

那架在洞口高高的“蜈蚣梯”,那来敦煌第一晚见到的老鼠和黑暗中闪烁的绿眼睛,以及20年后通电的喜悦,被影片一一重现。这些细节,让影片充满生活的质感。

有一场丈夫彭金章带走幼儿与樊锦诗夫妻分别的戏。彭金章背着孩子越走越远,樊锦诗在戈壁滩奔跑,父子俩的身影终于消失,她跌坐地上放声大哭,身后是无尽戈壁,她是那样渺小,天地苍茫,满含无言的悲怆……

一幕幕光影流转,记录着樊锦诗相伴敦煌文物保护事业50多年的风雨历程,讲述着一代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敦煌精神”。

影片拍下不少珍贵的实景画面,展现莫高窟的沧桑与绝美。

长达十个朝代聚集的艺术瑰宝,每一个洞窟的壁画都美轮美奂,令人心荡神迷。千姿百态的佛像,翩翩起舞的飞天……影片中多次出现259窟中的禅定佛,是樊锦诗最心爱的雕塑,安详而美丽,微笑中带有几分神秘,构筑出让人超越世俗的美妙。

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让敦煌女儿甘愿终生守护。

时间:2022年9月29日

地点:人民大会堂

这一天,樊锦诗获颁“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颁奖词称: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扎根大漠50余年,潜心石窟研究,为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

从年少的期待,到一生的热爱,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她不遗憾、不寂寞。“敦煌女儿”——道出世人对她的敬与爱。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半个多世纪里,樊锦诗获得许多国家荣誉。

经过数十年耕耘,中国学者在敦煌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考古、艺术、宗教、科技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成果丰硕,彻底扭转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局面。

劳累奔波半个多世纪,樊锦诗用尽一生守望莫高窟。她说:“如果死时让我留一句话,那就是:‘我为敦煌尽力了’。”

时间:2022年11月12日

地点:福建厦门

这一天,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现场。组委会授予沪剧电影《敦煌女儿》“最佳戏曲电影奖”,肯定该片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认为“影片所赞颂的莫高精神为新时代的戏曲电影呈现出历史与美学的新境界”。

一位影评人评价这部“上海出品”的影片:电影让敦煌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以人物倒叙方式,描绘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群像,超强的历史回溯感,令观众耳目一新,也让“莫高精神”深入人心。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王永恩认为,敦煌是由苦涩的现实生活和令人心醉神迷的艺术组成的,电影用写实手法,从这两个维度真实反映了樊锦诗在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人生。

犹如一束动人的光芒,电影《敦煌女儿》将敦煌文化带到世界上更多地方,获得了2022中美电影节最佳年度戏曲片及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优秀戏曲电影等多项大奖。

正应了滕俊杰的那句话:一部中国作品艺术表现方式引起世界关注,一定蕴含着独有的民族文化吸引力,一定蕴藏着被世界理解、尊崇的“通关密码”——这个“密码”就是: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演绎,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加持。

电影《敦煌女儿》海报

6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时叮嘱工作人员:“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赓续?

一个民族熠熠生辉的灿烂瑰宝,如何呵护珍惜?

“敦煌女儿”樊锦诗的人生经历、电影《敦煌女儿》的制作过程,就在用心地回答……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