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的艺术探索呈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伟大实践
话剧《兰考》:一棵泡桐树 三代乡土情
绚烂繁盛的泡桐花、漫天飞舞的黄沙、夜晚的窈窈树影……
大幕拉开,扑面而来的大片视觉质感让观众初见惊艳;一个村庄、两个家族、三代人的故事,把兰考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画卷徐徐呈现。
5月14日起,一部由上海戏剧学院、兰考兰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话剧团与河南黄河艺术团联合演出的原创话剧《兰考》,在焦裕禄干部学院艺术中心剧场开启首轮演出,让观众看到并感受了一个全新的兰考。这一天,正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9周年纪念日。
舞台上桐花绽放,舞台下思绪万千。一个人、一棵树、一个产业、一种精神。这棵长在兰考百姓心中的泡桐树,不仅见证了几十年的岁月变迁,更见证了当代兰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奋进的伟大历程。
正如该剧编剧、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所言:“我们希望这部作品成为新时代兰考发展的一个见证,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当代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形象缩影。”
两地情缘——
传承焦裕禄精神,讴歌当代兰考巨变
提到兰考,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焦裕禄,想起“风沙满地、三害肆虐”的历史记忆与画面。
事实上,如今的兰考,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全国第一批率先脱贫摘帽,实现了昔日焦书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夙愿。
上海到兰考,坐高铁只需四个半小时。两地的距离不仅因交通的便捷而快速拉近,更因千丝万缕的文化情缘而紧密连接。2012年上海出品的电视剧《焦裕禄》,主演焦裕禄的就是上戏教授、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洛勇;兰考泡桐被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运用到乐器制作中,因地制宜地帮助兰考赢得“中国民族乐器之乡”美名,走出了一条企业与当地贫困群众的双赢之路……
“第一次到兰考,前后逗留不过24小时,带着很深的感怀,尤其是兰考人的精神变化、脱贫后兰考大地的新貌,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初识兰考,黄昌勇记忆犹新,“2021年冬天,正赶上当年第一次大面积的降温天,我来到兰考,考察焦裕禄干部学院尚未落成的剧场、参观焦裕禄纪念馆、看历史上给黄泛区带来灾难的黄河最后一道湾,看到兰考大地的蓬勃生机,尤其是兰考人振奋的精神面貌,我震撼了!”
很快,双方达成共识:上戏为兰考培养一个艺术团;共同创作一部反映兰考脱贫攻坚、乡村巨变的舞台剧,在焦裕禄干部学院新建艺术中心剧场驻场演出。
《兰考》既是一出讲述新兰考故事的作品,也是上海和兰考两地文化的一次牵手合作,以此共同打造新时代兰考文化名片。
2021年12月,兰考县人民政府与上戏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包括艺术人才培养、艺术作品创作以及剧院管理方面的合作事项。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几位主演,话剧《兰考》中的一大半演员都来自上戏协助兰考成立的河南省黄河艺术团,该团面向全国招聘戏剧演员,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演员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
2022年7月,由黄河艺术团演员组成的兰考表演研修班在上戏正式开班。9个月的封闭式学习,让学员们对戏剧表演艺术有了全新的感悟,全身心地投入道这部反映新时代新兰考的作品排练之中。
年轻的队伍,新鲜的血液,昂扬的斗志,一朵朵承载着兰考文化生命力的泡桐花在上戏悄然绽放。
泡桐破局——
奏一曲产业化精准扶贫的弦歌雅乐
近年来,无论是影视艺术还是舞台艺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都成为重要的关注点。“不过,我们更习惯表现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的宏大叙事,却轻忽了一批扎根在那片土地上、对土地充满深情的普通人。”如何实现题材上的开掘和视角上的创新,是主创人员在创作《兰考》时必须面对的,“否则就会陷入重复和平庸。”
出走的年轻人、破败的村庄、没有盼头的日子……曾经,“为什么聂马庄这么穷”,是久久盘旋在剧中每个人物头顶上方的阴影。话剧《兰考》中,破局之物正是兰考的历史和象征——泡桐。
“泡桐是兰考的意象,有其符号价值。焦裕禄当年带领兰考人民用泡桐防风固沙,今天泡桐成为兰考走向新时代的一个依托。泡桐花开,唯美异常,是兰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我就把泡桐、把虚构的泡桐园的兴废变迁植入人物关系和剧情之中。”第一次到兰考,黄昌勇就坚定了一个想法——泡桐一定要成为这部剧的经纬。
这一次,主创团队把关切的目光投射到普通人视角上,其身后映射出的却是一个群像。上海知青、兰考老支书父女、古琴王等几位重要人物均有真实原型,驻村第一书记的形象也融合了许多位模范村支书、模范第一书记的影子。剧中有一条故事主线——从守护一片泡桐园到制作一把古琴,正是真实的兰考脱贫攻坚的故事之一。
2000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兰考合作投资成立了上海牡丹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成为兰考当时规模最大的企业。2022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索性把生产基地落户在了兰考。目前,全国民族乐器行业90%的音板都取材于兰考泡桐。
徐松林是兰考县徐场村第一代斫琴师,他的儿子徐平卫也踏着父亲的脚步,追随上海牡丹乐器厂的师父学习后,做起了古琴生意,从夫妻二人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已经有20多人的规模。“当时焦书记种的泡桐为了防风固沙,没想到泡桐在我们兰考留下了巨大的‘绿色银行’,所以我们这一辈要把焦书记种的泡桐做成最好的音板、最好的古筝。”徐平卫说道。
徐平卫所在的徐场村一共有105户,现在有90户都在从事民族乐器产业的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古筝、古琴、琵琶、二胡、软柳等20多个品种。如今,徐场村的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年产值已经突破了1.5个亿。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当年焦裕禄带领广大群众为防风治沙种下的泡桐树,现在不仅成为兰考大地的绿色屏障,更是作为民族乐器产业支撑,成为兰考人民的致富树。从“抗灾树”到“摇钱树”,泡桐在兰考大地上弹奏出了安民、兴民、富民三部曲。
《兰考》剧以独特的创意和灵活的结构,把泡桐树作为全剧的核心意象,将兰考古琴制作业的前世今生贯穿故事始终,既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因地制宜和传承保护,也为连接兰考的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村找到了文化之根。
薪火相传——
青春力量书写新兰考,赶考路上作示范
初夏的兰考,骄阳似火,高大俊朗、成片成荫的泡桐随风摇曳,为豫东平原带来丝丝清凉。
5月14日到24日,话剧《兰考》在焦裕禄干部学院艺术中心剧场首轮演出,不落窠臼的“普通人”故事视角开掘、农村题材现代化审视觉美都令人印象深刻,引发观演热潮。而舞台内外蕴含的青春力量,更向外界展现了新时代兰考大地的蓬勃生机。
曾执导过《前哨》《繁花》等爆款作品的青年导演马俊丰,在获邀加盟《兰考》时,最初的想法是“接不了”。“我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对农村生活完全没有经验,怎么去导?”但几次深入的兰考采风,让他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在排演《兰考》的日日夜夜中,我始终被一股自然而浓郁、赤诚又质朴的情感所包裹,在这温暖的创作氛围中,在焦裕禄精神的笼罩下,面对着崭新的兰考,面对着一个个鲜活动人的生命,我内心感到无比踏实。我想邀请观众和我一起,回到乡土,去触摸这生机勃勃的大地。”
马俊丰大胆地在排练方法上进行了灵活尝试和创新探索,将民俗和叙事灵活融合,重视视觉审美和多样化艺术手法的拼接,实时影像与直播让观众眼前一亮,“《兰考》一半多演员都来自河南黄河艺术团,我感受到鲜活的创造力,内心掀起无数巨浪,巨浪涌向观众席,涌向观众心中。”
“青春”正是《兰考》主创团队的特色之一。制作人徐晨子坦言,这部作品中,上戏舞美、表演、导演、戏文系以及创意学院等在校生及毕业生均挑起了大梁,出色地完成了演出创排任务。上戏专业化的创作制作团队,为《兰考》的创排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证。
上海话剧中心著名演员刘鹏是该剧主演,“80后”的他坦言,最初是对李雪健老师主演的《焦裕禄》有深刻的第一印象,但那依旧是模糊不清的。直到亲身来到兰考排练演出的这些日子,自己才真切感受到了当地老百姓对这片土地发自内心的热爱,“在路上,他们总会热情地推荐我,去看看焦裕禄教育基地,去看看黄河的最后一道弯。如今的兰考犹如干净漂亮的花园,到处生机勃勃。到兰考后,我不断感受到这片土地对焦裕禄的爱。”
上戏大四学生叶泽坤,作为编剧助理也加入了创作团队。他告诉记者,在正式排演前,导演组带领大家一同前往兰考进行采风,走访当地的村落,和村支书、村民们聊天,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同时,也前往了当地的工厂、泡桐林及黄河湾口,切身感受兰考这些年惊天动地的变化和背后无数人付出的心血。“这部作品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剧中‘砍泡桐’一幕,这一幕不仅仅是简单的理念冲突,更夹杂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聂岳山和马水生这对好友在时代的裹挟下只得针锋相对,聂马两家几十年的恩怨纠缠也就此展开,这一幕让整部舞台剧得到了升华,成为了一部时代色彩浓厚的农村史诗。”
首轮演出,场场爆满,观众反响强烈。
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是《兰考》的第一批观众,在观演过程中,他感受到陌生感、代入感、新鲜感交织的体验,看到了思想性、艺术性与戏剧性的融合,“整场演出像是一部大片,其中的表现手法值得戏曲学习,我非常希望兄弟剧种都能来看这部好戏,更希望我们河南省的众多戏曲剧种都来尝试移植,让这部戏常演常新”。
这段时间,正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参加培训的有不少“90后”“00后”学员,观演后纷纷被剧中呈现的浓浓乡土情怀、浪漫叙事手法和强烈视觉审美所震撼,有学员急不可待地在朋友圈晒出观后感:“《兰考》话剧没有其他脱贫剧的影子,贯穿始终的都是一种乡土情怀和诗情画意——在泡桐林枝桠交错的树影里,在老支书默默守林的沧桑回忆里,在聂知秋的琴声和不肯折腰的倔强里,在每个聂马庄村民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里。”
“这个话剧不仅是一堂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艺术党课,也是一个展示兰考创业史、脱贫史、奋斗史的生动窗口。”一位观看首演的党员如是说。
首演惊艳亮相,话剧《兰考》顺利通过“大考”,赢得好评如潮。主创团队却并不满足于此,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梳理各方意见,对作品进行再加工,“兰考脱贫攻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实践,也是一个了解中国农村的新样本,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发扬。”(本文部分采访素材由上海戏剧学院提供,摄影:尹雪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