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当下可为未来可期!上海与“新青年”相互成就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姜泓冰 黄晓慧 张力菲
2023年05月22日17:2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选对了一座城,每天都是‘520’。”

5月20日,在这个被许多年轻人称作“我爱你”的日子,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在世界第二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共赴“青春之约”——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畅谈经历、碰撞思想、展望未来,他们不觉玩起了谐音梗,表达自己对这座青春之城的热爱。

四年时光,倏忽之间,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这个乐见“初生牛犊不怕虎”、护佑“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春聚会,持续发展壮大,影响力届届攀升,却始终饱含青春热情,召唤天下英才“闯上海、创巅峰”。

今年的论坛有哪些新意?青年创业者们带来什么样的精彩创业故事?科学家们有哪些奇思妙想?为青年布局未来产业,上海有哪些规划新招?……带着好奇和期盼,大江东工作室走进青年50人论坛现场。

出席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的嘉宾合影留念。主办方供图

这里不仅刮着青春风暴,还有世界前沿技术“弄潮儿”

“上海的青年造就了青年的上海。尽管我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青年了,但是今天就让我‘冒充’一下青年,和大家在一起,我觉得我好像也变得年轻了。”当68岁的华裔数学家、曾经的上海青年张益唐作为主论坛首位发言嘉宾,以视频方式讲述自己浓浓的上海乡情时,在场的嘉宾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青春回归”。

2022年,张益唐攻克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消息轰动国际学术界。早前获悉他将作为嘉宾出席本届论坛,不少人满是期待:这位锲而不舍的“上海青年”前辈,会给奋斗中的青年人带来什么样的勉励寄语?

“我上小学自己找了几本科普书读,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才做出今天的成绩。”张益唐通过回忆少年时在上海度过的美好时光,阐释这座城市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和丰饶的创新土壤,“上海的开放、创新、包容,是年轻人最向往的城市品格。‘青年上海’正成为千万青年的圆梦之地,年轻人要敢于做别人没做、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我相信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做出很多好的成就,能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张益唐的这番话让与会的年轻创业者深受鼓舞。事实上,参加论坛的青年创业者中,很多人在创业前首先是科学家,翻看论坛发布的“上海创新创业年度十大案例”,科技含量十足,不乏世界前沿技术。比如,创办国内首家量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金贤敏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博导,国内量子通讯领域数一数二的专家;自主研发人工智能药物开发平台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李成涛,是国际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的顶尖学者,1991年出生的他已被授予“西贝尔学者”称号……

如此强大的世界前沿技术“弄潮儿”阵容,无怪乎当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在论坛上向青年人解读上海科创政策,抛出“上海要打造创新创业的沃土,要用创新驱动发展,那么,谁来驱动创新”的问题时,答案已经了然。“创新包括以好奇心为驱动的科研工作,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市场驱动的创新,以及围绕国家战略目标进行的重大创新活动。”骆大进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和创新创业环境有了显著的提升。上海科学家发表论文占每年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的1/3左右,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17.8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1.2件,去年全市技术交易额首次突破400亿元……这一连串的数字,呼应着张益唐的判断——上海是一片创新创业的青春热土,上海的年轻人能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要更好地服务各类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让广大创新创业者在这里可以实现更大价值的跃升。”骆大进表示,为了给青年人才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上海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重点领域,还要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秀年轻人才,布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给予他们特殊、稳定、可预期的专项支持机制,开创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研究。

青年创业者在论坛上解析世界前沿技术、分享在上海的创业故事。主办方供图

为未来青年布局未来产业,也要“坐得板凳十年冷”

“最大的挑战是大环境变得太快了,我们有一个团队是专门做视觉识别分析,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用了很多人去做这件事情,但是突然有一天新技术出现了,把整个团队做的事情都取代了,而且效率是我们的百倍以上。”

“以GPT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2.0时代,能够让很多行业随之升级换代,带来的将是全球竞争。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已经开始要把马车换成汽车了,我们还拿大刀长矛去竞争的话,会有很大问题。”

在分别以“未来健康”“未来智能”为主题的两场圆桌讨论中,青年创业者们相互“倾诉”企业成长的烦恼和对未来趋势的预判,也从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向。

“每次来都收获满满,在这里能够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和商务伙伴。比如,我们做新能源的,可以为制造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改造、降低用电成本,也能从大家的分享中看到产业发展的趋势。”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逸从首届论坛开始年年都会出席,他说,论坛强大的号召力集结了上海大批优质的青年创业企业,促进企业间跨界、多元的沟通交流。

没有青年就没有未来,今年论坛将主题定为“未来产业引领未来”,用意不明而喻——帮助与会青年了解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激励青年创新创业的自信和勇气,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作为我国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上海近年来除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还在大力拓展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四个“新赛道”,瞄准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五个方向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然而,潜能无限的未来产业也意味着风险未知,需要一座城市押注“几十年的发展”,为年轻人搭建“闯”和“创”的事业舞台。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宏韬在向与会青年人解读上海的未来产业政策时,用一句“未来产业技术的变化和传统产业相比有更大的不确定,也要有5到10年坐‘冷板凳’的精神”,表明了上海的决心。

当然,上海着眼未来,从来不会空中搭楼阁、平地起惊雷,而是着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紧扣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转型,牢牢把握好经济基本盘。张宏韬说:“上海有大飞机,有航天产业,目前我们在探月、探火、探日方面都有布局;在深海探采方面,集聚了一批链长企业和核心设备配套企业,中船集团总部、三大船厂等在深海资源开采、极地科考和航运、装备及配套系统设备研制、基础材料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实力雄厚。”

这些都是上海布局未来产业的底气。2022年,上海全市日均新增294家科技企业,累计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各类创新创业载体600余家。上海蓬勃的创新活力,让怀揣梦想的创业青年们放心大胆地朝着未来产业奔腾而去。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第四届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与会代表。陈正宝摄

更多空间、更多场景、更精准高效服务,助力青年人梦想加速

“今天在现场,我真切体会到,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对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持,这些支持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限可能。作为一位青年创业者,能在这样的氛围和土地上扎根创业,觉得很幸福。未来,我和我的团队会保持初心、保持恒心、保持耐心,希望能为上海的创新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论坛当天,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第四届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的19位与会青年代表,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世全在参加会见活动后,给记者发来了这样一段话。

这番感慨,与王世全在上海创业过程中收获的阳光雨露息息相关。2016年,他带领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华人团队来到上海创业,以仿人化理念研发更智能的新一代机器人。“创业初期,我们就获得了上海市经信委最高额度人工智能专项资金资助,以及园区补助、租金优惠等配套政策支持。这些都是‘雪中送炭’,给了我们很大力度的帮助,让初创团队感到很温暖。”王世全说,上海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广泛的资源,这使得创业者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资金、信息、人才、合作伙伴和客户,有更大的机会实现商业成功,而政府部门总能适时出现在精准服务的位置上,为企业推一把。

上海帮助无数像王世全这样的青年人走稳创新创业的每一步。创新创业环境,说到底还是人才成长的环境。从面向32岁以下人才的“扬帆计划”到针对35岁以下杰出青年的“启明星计划”,从为五个新城量身定制的“35条”支持政策到围绕人才的“12条”专门政策,上海通过多年探索,搭建了一个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计划体系。尽管如此,追求卓越的上海仍在拾遗补缺,出台人才政策,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表示,支持创新创业,需要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更加可预期的政策。“需要有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长期资金,也需要更加优化的创新环境,需要重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与配置、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并重,这样才可以让创新带来经济发展的动力。”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会见论坛代表时表示,上海将用心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创设更多创新创业的空间,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场景,推出更多精准高效的服务,让广大创新创业者在上海这座创新之城心无旁骛追逐梦想、成就事业。他还强调,要用好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等平台,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导师的专业优势和带动作用,着力营造激情忘我、敢闯敢拼的创新文化,助力更多年轻人投身创新、获得成功。

会期一天的论坛已经闭幕,但留给上海的启示和重任还有很多……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