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共饮一江水,三峡上海相携互助卅年不渝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唐小丽
2023年04月26日15:3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满载300余名上海游客,“静安·夷陵号”动车旅游专列再次启程,溯长江而上,向三峡驶去。“坐游船过水闸,置身三峡大坝里,特别新奇!”经常出门的旅游达人包先生这几天不断更新朋友圈晒图。

上海游客在三峡大瀑布游玩。 阚红星摄

上海游客在夷陵区三斗坪镇中堡村观景平台,感受“高峡出平湖”的独特景观;到三峡人家,感受“两岸猿声啼不住”,体验别样土家风情;去三峡大瀑布,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一趟巴山蜀水之旅,他们大呼“过瘾”!

上海与三峡的深厚情谊,已持续30多年。因三峡工程建设而结缘,由三峡移民帮扶而绵延。自1992年始,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支援三峡工作,为对口支援的重庆万州区、湖北宜昌夷陵区累计提供财政援助资金14.2亿元,实施项目1500余个,引进大型企业10余家,选派干部到两地工作15批47人次,为库坝区移民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做出了贡献。

远眺三峡库区。唐小丽摄

稳得住!幸福生活一键直达,老李们“不想搬走了”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移民数量多、搬迁任务重。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素有“三峡门户”之称,是三峡工程所在地,自上世纪80年代三峡工程建设伊始,这里就成为湖北省内移民搬迁最早、人数最多、安置难度最大的县市区。

30多年来,上海倾情倾力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诸多领域给予万州、夷陵大力支持。

几年前,家住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平湖社区畜牧小区的老李,想把房子卖了搬走,“家在七楼,买米买面肩扛手提,爬上爬下太累。”

畜牧小区建于1996年,群众对改善小区居住环境的渴望越来越强烈。2021年,上海市对口支援夷陵区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政策实施,给小区居民点燃了希望。社区积极行动起来,争取到项目支持,2022年底,小区内一栋三个单元的电梯加装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现在的畜牧小区有了电梯,幸福生活“一键直达”。唐小丽摄

老李笃笃定定,不再有换房子的念头,“出门、回家方便多了,还可以经常下楼锻炼。”

坚持对口支援项目资金向民生倾斜、向移民倾斜,不断增强移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上海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始终坚持的主线。

开始,上海立足移民群众“搬得出”,筹措4000万元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基金,创造性地在移民安置点实施一批“五个一”工程,即一所希望小学、一所幼儿园、一个文化站、一个卫生所、一个农技站,配套建设道路、饮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有力助推了两地移民安心搬迁、放心安置。

30多年来,上海聚焦移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的住房、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先后安排资金近6亿元,对50多个移民街道、小区开展综合帮扶和治理,惠及万州和夷陵移民群众20多万人,极大改善了移民生活条件。

能致富!“村里成了网红打卡地,挣钱不用愁”

庭院花香扑鼻,绿树环抱;房屋错落有致,四通八达;百年老树矗立于青瓦白墙之间,百年老屋历经岁月洗礼,讲述着光阴的故事……这地方,叫“老湾院子”,位于万州区新田镇义和村。

村民谭宗号一家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20多年前,“这里到处是荆棘,垃圾成堆,一下雨,哪里都是泥,下山路又滑,根本出不去。”

如今的谭宗号家盆景花墙、小桥流水,美不胜收。唐小丽摄

2021年,上海市对口支援万州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启动,老湾院子成为其中之一。现在,谭宗号家橘树环抱,盆景花墙,小桥流水,每天看都看不够!“路修好了,种的柑橘不愁卖,时不时有人来这里搞搞直播,成‘网红’打卡地了,昨天还有人打电话来预约游玩。等项目验收后,再增加点娱乐设施,搞点农家乐!”谭宗号满满期待。

“全村户籍人口三千多,移民搬迁后只有不到500亩土地。人多地少,很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还有村民就近打零工,日子过得不够富足。”夷陵区三斗坪镇中堡村村支书郑莉莉感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我们就靠坝吃坝。”

中堡村一隅。唐小丽摄

三斗坪镇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南岸,是三峡工程坝址所在地。中堡村位于三斗坪镇西北角,纵跨三峡水利枢纽上下游,被誉为“三峡坝首第一村”。站在村里高处,可远眺三峡库区的高峡平湖、黄牛岩极顶、西陵长江大桥、秭归新县城。驱车10分钟可抵达三峡大坝、三峡人家、屈原祠3个5A级景区。每年都有许多人来村里看三峡大坝,村民却没有充分享受旅游红利。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喜欢来、留得住,上海援夷整合多方力量,创新支援新模式,培育壮大民宿产业集群。如今,开门营业的民宿异常“火爆”,一房难求。

“搬得出”“稳得住”是前提,“能致富”是根本。上海着眼库坝区资源,积极发挥资金、技术、市场、平台等优势,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助推万州、夷陵两地产业发展、促进移民就业增收。上海先后安排资金1.58亿元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扶持茶叶、柑桔等农副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方位助推库坝区农特产品销售。目前,仅万州的玫瑰香橙、夷陵的“晓曦红”蜜桔等,在沪年销售额就超过8亿元。上海引进企业近千家先后落户库坝区,投资超千亿,带动就业上万人。

可持续!输血变造血,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我刚走进来,孩子们就扑上来拉起我的手,让我一起玩滑梯。”日前,上海市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园长宋青到万州蒙童园开展教学观摩,孩子们充满自信和温暖的表达,让她大感欣慰。“眼中有光,心中有爱”,近年来,两地学前教育工作者互相交流,成果落实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

万州蒙童园老师到上海黄浦荷花池幼儿园交流学习。荷花池幼儿园供图

万州区上海中学经过多年对口援建,已是重庆市级重点中学。自2009年与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缔结为三峡对口支援友好学校以来,万州上海中学每年遴选优秀教师赴上海卢湾高级中学跟岗“影子培训”。而卢湾高级中学则多次派教育专家团赴万州开展学术交流,办讲座、献课、分组交流,分享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学方法。

在夷陵区,静夷初级中学是上海市静安区对口支援重点项目。学校水、电、气、路高标准配套,文体设施齐全,成为一所现代化教育教学示范学校。“上海的支援,让我们拥有更先进的硬件设备,更让我们形成与上海同步的教育教学理念。”校长程易何说。

夷陵学子深情唱响《长江恋曲》,这首歌是夷陵为感恩上海对口支援所创作。唐小丽摄

库坝区发展,人才是根本。上海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援力度,为万州和夷陵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据统计,30多年来,上海累计安排万州、夷陵培训党政干部、教师医生、专业技术人才等约1.2万人次到上海高校党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短期培训,组织上海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送教上门,举办讲座100多场次,受教干部群众10万人次;实施“影子院长”“影子校长”工程,安排100余名教师、医疗卫生骨干到上海学校、医院跟班学习,接收系统化专业带教,帮助两地打造一批带不走的人才干部队伍。

同饮一江水,共叙两地情。在近日召开的沪万夷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议上,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熊英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海将按照“路线图”共同携手画好对口支援“实景画”,共同推进万州、夷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移民群众实现安稳致富,让三峡水库实现“一盆净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