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善治先锋”网格共同体汇聚基层治理合力
嘉定镇街道作为上海嘉定区的中心老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面临着老旧小区多、配套设施不足、建设空间少等诸多发展挑战。为此,嘉定镇街道以“睦邻党建”为依托建立“睦邻网格”治理体系,构建“善治先锋”网格共同体,通过最大限度地统筹各类资源,解决社区居民实际困难、满足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开创党建引领下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富成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组织严密、层层传导,织好协同联动“一张网”
完善“三级网格”体系。嘉定镇街道以“平战一体、快速转换、高效顺畅”为目标,按照自治区域(围墙内)、共治区域(围墙外)逐级划分网格,延续疫情防控期间有效做法,在原有划分的3个区域网格、18个单元网格、77个小微网格的“片区—单元—小微网格”三级网格体系基础上,按照常态化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设置完善,确保各级网格边界清晰,不出现跳跃和飞地、无遗漏、不重叠。重点突出“二级管理”枢纽,单元网格层面履行统筹协调、制订方案、精准发力的职能,18个单元网格内含17个社区网格和1个街区网格,其中社区网格由各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单元网格长,街区网格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担任网格长。小微网格层面履行任务承接、服务保障、动态发现的职能。77个小微网格中社区小微网格73个,由社区干部作为小微网格网格长;街区小微网格4个,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作为小微网格网格长。
健全“多团参与”格局。单元网格层面建立社区网格“一长五团”(单元网格长、管家团、指导团、顾问团、帮帮团、巡查团)、街面网格“一长三团”(单元网格长、执法团、指导团、巡查团)。77个小微网格层面建立“1+5”网格团队,包括网格长+“五大员”(信息收集员、物资保供员、配药送医员、网格巡逻员、保洁消杀员),并快速组建网格志愿者群、楼组群、沿街商铺群、宾旅馆群等,把防控、管理、治理、服务功能真正落小落实落细。通过构建“五大员”职责平急高效转换机制,将分布在各社区的1200余名党员居民志愿者纳入网格,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彰显“楼组自治”效应。依托楼组这一最小治理单元,在辖区496幢居民楼采用“楼组长+年轻助手”工作模式,推行楼组自治管理服务,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基于“楼组”的三级网格建设,嘉定镇街道在15年前就进行了探索实践,找到了源头活水。2007年,嘉定区全面推进“楼组党建”,开展楼组党小组工作。同年,街道党工委依托睦邻点搭建“睦邻党建”这一城市基层党建的创新模式。经过10多年的培育发展,睦邻点从最初的42个发展到如今的343个,组建睦邻党小组166个,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样板。“楼组党建”“睦邻党建”构建出的基本网格单元是网格化工作的根基,不仅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激活了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形成了小区社会治理同频共振、上下贯通的“善治先锋”网格共同体。
多元互融、集智聚力,绘出共治共享“同心圆”
“头雁”引领明方向。聚焦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队伍建设,瞄准基层干部队伍的能力刚需,嘉定镇街道持续优化培育模式,抓好以书记为带头人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及后备梯队建设,依托区“人才赋能行动”、街道社区书记“七巧板工程”等能力提升项目,推进实施“讲、学、研、练”“四位一体”基层干部队伍日常素质提升行动,推动基层干部往深里学、往专里走、往实里走、往情里走,真正做到牵头揽总、把航定向,做群众认可的基层头雁。此外,街道层面以干部专项培训为契机,推动“干部共育”项目,通过挖潜区内兄弟街镇资源,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到共育单位的优势部门、品牌领域进行挂职锻炼,让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开阔学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升素质。
党建联建共助力。用好睦邻党建“一站八部”114家成员单位、“西门历史文化街区”片区融委会四支睦邻荟等力量,共商共议,提升基层治理的行动力、穿透力、融合力。比如与区交通委合作成立路域党建联盟体,打造“汇龙潭周边示范道路”,推动“一路一景、路景结合”自然人文景观提升,营造区域“通畅、安心、舒适、美丽”的出行环境;与区绿容局合作,以提升城市软实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主线,聚焦城市“颜值”“气质”“功能”同步提升落成紫藤园、银杏园党群服务站,为居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
各方力量齐参与。“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汇龙潭社区和明达物业的联动协同为例,56名党员群众积极加入“红管家”志愿队伍,为社区治理赋能增效;持续发挥疫情期间展现专业特长的各领域人才作用,如激发各类“专班”“突击队”“团长”“楼长”等骨干力量,发挥其号召力、协调力和公信力提档基层治理效能,动员教师、律师等专业人才力量,增强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建立“社区需要、我来报到”新就业群体联系服务融入治理机制,通过党建顾问结对、暖“新”关爱服务,推出贴“新”菜单,建立“练祁驿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点,完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纳入“社区管家”服务体系,更好地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凸显功能、做实项目,点燃基层治理“新动能”
机制阵地建设追求实效。开展“红管家行动”“啄木鸟行动”,通过楼组群、商铺群、网格群等建立信息发现机制,构筑“问题上传—任务派发—线下处置—评价反馈”工作闭环,有效协调处突各类情况;开展“大拇指行动”“金点子行动”,发现、挖掘、培育先进典型、特色亮点,以激励表彰促治理提升;结合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不断优化阵地布局,完善嘉定镇街道“13135”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架构,发挥1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中央厨房功能,嵌入3家社区层面党群服务中心,建立13个社区党群服务站,构建环城河步道和西大街“一圈一带”5个特色党群服务站布局,推动网格阵地深度集成和功能叠加,增强基层治理效能。
民生实事工程凸显成效。嘉定镇街道将激发“融合力”“向心力”“凝聚力”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致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实现民生实事项目优质、安全、高效的目标愿景。一方面构建共建共管责任体系,比如在旧改工作推进中,辖区桃园社区通过挖掘、培育、支持各类居民力量,选聘社区能人、党员力量作为市民巡查员,参与工程巡视、监督工人文明施工、检查施工质量,现场跟踪项目进度,依托社区楼组群、小微网格长群等在线平台,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动态发现和收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建议,确保现场问题处理得快、工程质量把控得严、文明施工监管得好。同时,通过发挥市民巡查员对小区人头熟、情况明、问题清的群众工作优势,及时收集居民对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质量的意见,架起各方沟通的桥梁,使旧改工作从群众意愿转变为民心所向。另一方面持续深化细化“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围绕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推动居委会、业委会与物业企业“三位一体”的社区治理体系,通过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按照大事共议、矛盾共解、问题共决、难题共治的原则,使党建引领的底色融入自治共治,凝聚起多方主体“共管、共治、共建”的积极因素。
服务项目落地惠民利民。坚持抓基层、强基本,建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载体和阵地,与民生服务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放大综合功能、整体效应。通过实施“党员连心卡”“党员服务卡”“党员实事卡”等服务项目,推动党员与群众联系紧密、走得更近,已累计实现社区党员与特殊群体结对帮扶378人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清单与党员意向服务特长59人次,完成社区党员“微实事”408件;同时以“网格能人”服务项目为平台,挖掘有意愿、有能力、有情怀的居民群众投身各类特色服务,形成涵盖法律咨询、社区治理、规划设计、商业服务等领域共40余人的“能人”队伍,为未来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奠定长久且坚实的基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