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海上壹周︱“大虹桥”,未来何为?

马作鹏
2023年03月03日12:46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上行下达,申城要闻尽在把握;热点品读,城市活力一目了然。人民网上海频道时政观察栏目“海上壹周”,欢迎关注。

两年,“大虹桥”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7000平方公里全域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3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69万亿元,以占三省一市不到2%的区域面积,贡献了近10%的经济总量……

3月1日,2023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沪举行,三省一市以及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指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中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组成部分。要把握大势大局,进一步深化认识新征程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肩负的使命任务。

2023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工作现场会。上观新闻图

2023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工作现场会。上观新闻图

回望过去两年,再转向未来,我们不禁好奇:“大虹桥”,未来何为?

四大功能,无限可能

“大商务、大会展、大交通、大科创。”

2023年元旦刚过,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土空间中近期规划》,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功能做了新的提升。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图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图

这一提升即在巩固提升原有“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大科创”功能,以大科创赋能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更好提升产业高度、增加要素密度、拓展开放深度。

核心功能的扩容提升,势必带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据上海市副市长华源3月2日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商务区经济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22年,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税收收入398.71亿元,同比增长15.2%;实到外商投资同比增长100%,吸引产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超60%。

数据层面看, “大虹桥”经济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从创新策源、未来发展层面看,这四大功能的深度融合,给“大虹桥”的未来高质量发展埋下一个伏笔。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鲍炳章介绍,“目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创新浓度高,产业基础好,集聚了大量企业研发中心、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市域部分范围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7家,占全市的比重达56.6%。”

2018年11月,第一届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企业商业展搭配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在全世界瞩目中亮相。

2022年第五届进博会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论坛上表示,经过共同努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标准已经初步形成,高标准化的国际商务区加快建设,贸易新平台初见雏形,交通枢纽不断健全。

从地图中一览“大虹桥”, 京沪、沪宁、沪杭等多条高铁线汇聚,虹桥火车站、机场繁忙,这里连接起长三角地区的资源禀赋,更进一步辐射至全国乃至全世界。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发布图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发布图

随着进博会的落地,这个巨型会展的溢出效应也更加明显。

与国展比邻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是在虹桥商务区全力支持下,由绿地集团打造的又一个进博会“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它集展览展示、促进贸易、引导消费、引资孵化功能于一体,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自2018年11月运营以来,已吸引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家企业和组织入驻,在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国际商协会支持下开设国家馆63个,引进进口商品9万余款,其中进博会同款商品超过2万款。

2023年年初,华住集团全球总部园区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北虹桥片区开园。“在世界级商务区培育世界级伟大企业。”华住集团CEO金辉在接受上海市媒体采访时说道。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也公开表示,“大虹桥”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用制度高地、功能高地实现“虹吸”各类要素资源,让各类经营主体都能“安居乐业”,让全球人才近悦远来。

发展,是个硬道理。

“四高五新”,联动溢出

走出去,引进来。

正如《解放日报》3月1日头版文字所说——“大虹桥”新蓝图,加速转化为实景画。

而这一实景画正通过产业搭载平台,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乃至国际范围内吸收各种要素,最终汇集在“大虹桥”。

“一核两带”示意图。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图

“一核两带”示意图。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图

以交通为例: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的长三角主要城市群与国际交流更趋密切,空铁联运”产品已开通苏浙皖大部分城市经上海前往国内各通航城市的双向联运,产品覆盖全国枢纽城市41个、通达645个火车站点。

苏州工业园区创新打造数字货站,太仓港深化与上海港“沪太通”合作,嘉兴港创新推出“全程转关、一次办理”模式,成功列入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合肥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LNG加注站、LNG集装箱码头投入使用。

沪苏湖铁路、通苏嘉甬铁路等一批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已实现开工。

虹桥枢纽。上海发布图

虹桥枢纽。上海发布图

“中欧班列——上海号”从“大虹桥”始发,实现中欧线、中俄线、中亚线三大主要线路全覆盖,2022年累计开行53列、总货值13亿元。

以产城融合为例:

两年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全面推进功能完备、职住平衡、宜居宜业、治理高效的城市建设,“产城融合”效应进一步深化。

持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政策实现落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才公共服务通办专窗在苏州揭牌,“长三角留学人员之家”在嘉兴设立。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昆山杜克大学获批全国首批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内一批外籍学校自主面向全国招收外籍人员子女。中山医院长三角相城医院、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和位于南湖的长三角国际医学中心总医院先后启动建设,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落地开诊。

上述种种,其实都聚焦于这片热土“四高五新”的产业定位。“四高”即高能级的总部经济、高端化服务经济、高流量贸易经济、高溢出会展经济;“五新”即数字新经济、低碳新能源、生命新科技、汽车新势力、时尚新消费。

3月2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人民网马作鹏摄

3月2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人民网马作鹏摄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两年来商务区立足比较优势、打造功能平台,加快发展“四高五新”产业,挂牌运作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和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服务中心,为长三角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服务和支撑。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2022年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15.2%,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增长1倍,进出口总额增长8.6%。全年累计吸引重点投资近1300亿元,增长超60%。商务区累计吸引各类总部企业500余家。

时空距离的无线拉近,使得“大虹桥”成为引领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强效推手。

阮青介绍,最近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是近年来长三角跨城通勤量增长最明显的片区之一,也显示这个片区经济活动密切,跨城通勤人员主要分布在“两带”上的苏州昆山、太仓,嘉兴平湖等地。“大虹桥”内部时空距离拉近,推动“两带”上各县市区从之前的“接轨上海”进一步转为“同城融入”。

长三角区域高速发展的新标杆和双向开放的新地标,这一“大虹桥”的未来,正在成为现实。

(责编:马作鹏、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