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从粘纸升级到电子夹,已有三种版本的食安封签难过成本关,还要升级

2023年02月04日10:02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200多万单,这是上海日均餐饮外卖的订单量。2019年开始,在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的推广下,被认为能够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并作为界定责任依据之一的食安封签随着外卖进入千家万户。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天(2月3日)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上海已累计向市场投放食安封签超过1亿张。目前,上海有150多个商圈或街区全面使用食安封签,20余家食品经营企业总部在旗下所有门店推广使用了食安封签。

随着食安封签市场覆盖率的不断增加,食安封签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从1.0版的不干胶封签到2.0版的收银小票封签,再到3.0版的可循环使用电子夹,但时至今日,在兼顾便捷和性价比等方面,这3种版本的食安封签都不尽完美。

上海仍在探寻更好用且更实惠的食安封签。

要不要“名分”?

要不要给食安封签一个“名分”?许多业内人士坦言,由于上海始终未强制要求使用食安封签,导致食安封签经过多年推广应用,市场普及率仍相对有限。

记者了解到,上海陆续出台了《上海市餐饮外卖食品安全封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一次性食品安全封签管理技术规范》《关于倡导本市餐饮外卖规范使用食品安全封签的指南》等有关食安封签的办法、标准、指南,但使用食安封签并非相关市场主体的法定义务,上述文件的主要作用仍是鼓励、引导食安封签的推广应用。

“许多人觉得提供餐饮具是饭店的义务,但提供食安封签并不是。是不是该换种说法,让食安封签的强制推行更有说服力?”饿了么协同治理部总监余飞建议,食安封签不妨改名“外卖打包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保障举措”,即采取任何措施让打包后的外卖在配送过程中难以受到外界环境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如此一来,食安封签只是一种举措,相关责任方也可以采取其他举措,比如把订单用订书钉固定在打包袋的扎口上,只要能保证外卖的食品安全就行,这样的“食安封签”推广起来选择更多、更有可操作性,也容易被许多人认同为饭店应尽的义务,未来出台法律法规强制推行食安封签就有了基础。

激励也要成本

没有强制推行的前提下,只有通过激励等手段来加大食安封签的覆盖面。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研究员岳进建议,外卖平台能否给提供食安封签的商户“贴标签”或让他们出现在用户点选界面上的显著位置,以此增加商户使用食安封签的动力。

“过去3年多,小杨生煎已累计使用超过3000万张食安封签。”小杨生煎执行董事楚连胜向记者展示了蓝、黄、红三种食安封签,分别用于饿了么、美团两个平台的外卖和连锁门店外带餐食的打包,消费者认可度较高,觉得有了封签的外卖吃起来踏实,门店则觉得有了封签,一旦发生餐食中有异物等问题引发的消费纠纷,事后讲得清楚。

但楚连胜坦言,成本是制约食安封签推广的关键因素,即使一张食安封签通过批量采购的方式可以将成本降到0.01元左右,但积少成多,也是笔不小的成本,除了少部分规模较大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规模的经营者没有动力买来用。

即使由外卖平台承担食安封签费用,也难以为继。以食安封签单价0.01元计,两大送餐平台日均外卖单量以250万单计,仅一天平台就要送出2万多元的食安封签,一年就是上千万元。

成为“顺手的事”

“成本能省则省,能免则免,争取让食安封签在外卖领域的使用推广成为‘顺手的事’。”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协调处处长朱梓明透露,食安部门正在研究“一单一码”的可行性——将对应市场主体的新版“身份证”(新版营业执照上印的“企业码”)附到外卖订单上,使本来就要打印的外卖订单成为搭载多种食安信息的新版食安封签。

对此,许多业内人士都持欢迎态度,他们觉得,外卖订单每家商户本来就要打印,至于新版的食安封签,用玻璃胶、订书钉、粘纸都可以,只要能固定住食安封签就行,这样的食安封签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更重要的是,新版食安封签如果能够搭载企业码,消费者收到外卖时扫一扫,就能看到外卖商户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异常或行政处罚记录等信息,相比以往版本的食安封签,让外卖的“身世”变得更加透明。

“未来的食安封签还可以搭载更多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和公众参与监督的功能。”松江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科科长时刚介绍称,目前,松江区“食安码”已覆盖3000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其中的数百户餐饮单位已主动采用印有“食安码”的食安封签。外卖送到消费者手中后,扫描食安封签一头的“食安码”,可以看到饭店的“脸谱”(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动态评定等级,绿色“笑脸”为良好)信息,还可以发表评论,点赞或吐槽。

去年9月,松江区60户网络餐饮单位完成“明厨亮灶”的升级,进一步实现了“扫码直播”——扫描食安封签上的“食安码”,可以看到提供外卖的餐饮单位食品经营关键环节的实时监控画面。

(责编:龚莎、严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