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社会| 法治

疫情之下,如何识别谣言?这类谣言极具迷惑性

2022年04月18日18:56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原标题:疫情之下,如何识别谣言?专家剖析:眼见不一定为实,这类谣言极具迷惑性

在著名传播学著作《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一书中,作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指出,谣言看似无孔不入,像一头难以捕捉的动物,但事实上并不神秘。它严格地遵循着一个规律,因此谣言这部机器是可以拆卸的。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甘莅豪在“读书散疫 爱在华师大”线上读书会中,结合《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一书,从谣言的成因、类型、演变过程等维度向听众解析——面对新冠疫情,我们该如何识别谣言?

在书中,卡普费雷将谣言定义为: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作者认为,并非所有谣言都产生于一件需要解释的事件,有些谣言根本制造了事件本身。谣言与听众的相信程度有关,当大家都不相信时,它就不再是一个谣言,反之它才成为一个谣言。为了增加可信度,很多谣言都有部分真实的内涵。

甘莅豪指出,从谣言的诞生机制来看,它通常不是某一个人传播的,而是一个群体通过自己的理解、情绪和刻板印象,对某些信息进行夸张化、歪曲化,慢慢形成了一个谣言。因此,谣言是一种传播过程中的群体性行为。在传播过程中,谣言会经历一个信息演变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删减,一些传播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刻板印象对它进行强调或同化。

谣言有许多类型,例如:诉诸愿望谣言、诉诸恐惧谣言、诉诸攻击谣言、诉诸善意谣言、诉诸娱乐谣言、诉诸同情谣言,等等。无论哪种类型的谣言,都与情绪密切相关,它往往关涉人们心理最脆弱的情绪和情感,从而得到快速传播。其中,诉诸恐惧、制造恐慌,是疫情期间极为常见的谣言形式。善意提醒类的谣言,通常看似有很好的出发点,披着善意的面纱、更易让人轻信,比如疫情期间各类错误的健康注意事项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传播媒介诞生后,谣言不再局限于口头交谈或文字传播,而是出现了大量视频谣言。甘莅豪提醒:“当谣言以视频形式出现时,其传播力度和迷惑性非常大,因为人们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有图有证据,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事实上,很多自媒体发布的视频可能是片面性、碎片化、情绪化的,没有展现事件的全貌,缺乏宏观范畴的考量,还有一些视频则是‘张冠李戴’、甚至完全虚假的。”

为什么谣言的传播如此迅速?

甘莅豪指出,信息时事化是谣言的一个结构性特征,当谣言最新鲜、还未被确证时,是传播最迅速的时候。同时,谣言传播广度、速度和相关人员的重要性、谣言证据的含糊性呈正相关。“谣言往往以权威人物、权威机构的身份出现,它拥有无功利性的外在表现,很多时候更符合人们的希望或刻板印象,加之许多谣言描述得有板有眼、难以核实。另一方面,从受众的角度而言,人们在现时情绪的驱使下,出于求证与求知、获得群体认同,说服他人、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位,自我解放、取乐甚至打发时间等一系列原因,而相信并传播谣言。”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为何辟谣这么难?甘莅豪认为,这是由于谣言通常夸张、有趣,满足受众心理需要,它可以经多个传播者不停重复,而辟谣通常采用正式宣布的形式,不太可能得到口头的反复传播。且人们接受辟谣时,仍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他们往往只能接受自己关心的部分,不能接受信息的全部。

“针对谣言治理,一些独立的、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谣言诊所’、网站等,是非常重要的机构设置形式。另一方面,公众也要仔细分辨,提高判断力、核查意识,多关注信息的来源——发布者是谁,是否来自权威、可信的机构或部门等。”甘莅豪建议。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