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之树根深叶茂

2020年09月28日10:0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他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而要让创新之树常青,需从基础建立更完善的科技创新发展体制。

优化教育培养,汇聚创新种子。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中国正面临全球创新版图调整和自身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时刻,需要大量高质的创新成果,而这必须要由大量优秀的人才来完成。而要将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潜力充分发掘释放,有赖于通过更优质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重视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课程的建设,呵护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增加项目式学习、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与学习实践的机会,校内校外有效配合,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对于广大青年人才,则应不断思考如何构造更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这根指挥棒,敢于跳出论资排辈、论文学历的“死框框”,牢牢围绕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导向进行选才,支持科技人员以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参与收益分配,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活力。

加强基础研究,厚培创新沃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源”,各类发明创造都是从源头流淌出的美丽浪花。只有把源头和底层的问题搞明白了,那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就像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在谈到芯片研究时说的,芯片光砸钱不行,还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加强基础研究投入,积极引导人才、资金涌入基础研究领域,并加强基础学科建设,鼓励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发挥高校数理基础宽厚扎实的优势,提供促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丰沃土壤。

优化整合资源,当好创新园丁。改革引领创新、开放促进创新。作为“掌舵人”与“操盘手”,首先应担起牵头作用,充分发挥我国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整合科技资源配置,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次要发挥叠加效应,加强跨区域合作,打造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畅通输血造型功能,形成科技与产业互相促进的正循环。第三需把准科技发展脉搏,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学习借鉴世界有益经验,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此外,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各级干部应率先自身在思想上进一步解放,平时自觉加强对新科学知识的学习,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提高自身战略谋划、规划布局、服务创新的能力。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强盛的不竭动力。通过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资各方力量,我们一定能让创新之树根深叶茂、科技之花硕果累累,为我国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添注磅礴生命力。 

(来源:南翔镇 韦华)

(责编:实习生、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