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画卷” “大美普陀”这幅画正徐徐展开

2020年06月24日18:57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普陀区以文明城区创建为引领,推动文明单位创建不断向纵深推进,成立全国文明单位联盟,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示范标杆作用;引导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市民修身行动、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等工作;加强先进典型选树,规范日常创建管理,推动文明单位在本行业争一流、做表率。

抗疫情主动作为显担当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方式,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投入到疫情抗击之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文明单位践行使命担当,把抗击疫情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多措并举履行好全国文明单位的社会责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月24日大年夜,普陀区中心医院的王冬麟和刘金金作为上海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极速出征。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的“王金”组合正式“出道”,他们也是最早来到武汉开展支援工作的。两位“90后”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笃定。看到病房里的重症病人越来越少了,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都瘦了不少,但他们笑称自己“瘦身成功”,让家里人不要担心。

面对疫情,普陀区中心医院冲锋陷阵,勇挑抗疫重担,先后组建 2 批驰援武汉医疗队,派遣 14 名医务人员赴浦东机场、2批医护人员印度回国航班医疗保障、赴花桥道口、普陀区隔离点开展核酸检测等一线工作工作。

同时,院内制定医院出入口人员“单向流动”规则,加强预约诊疗服务,实现错峰就诊,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将门诊呼吸科调整工作地点,直接搬至门诊预检处旁开展诊疗工作,方便患者就医同时减少接触感染机。

普陀区市政管理中心承担全区道路桥梁排水管道基础设施建设、市政设施养护、市政设施管理、防汛防台应急保障以及重大活动市政运行保障五大职能,连续10届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疫情发生之后,普陀区市政管理中心积极做好市政保障,抓好桥荫桥孔疫情防控,建立每日信息报送制度,制订疫情防控与安全检查方案,出动154人次共5次检查区内桥荫桥孔1462跨次;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复工要求,加强复工检查,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组建两支志愿者队伍,分别服务于京沪高速花桥道口和桃浦两个社区,志愿者们克服冬季夜间气温低等困难,总共提供137人次1058小时志愿服务。

努力支持复工复产复学

精准下沉是打赢就业突围战的关键,干部要下沉,把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送到企业手里,服务要下沉,让劳动者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作为集职业介绍与指导、创业扶持、失业保险、劳动力资源管理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承担着促进就业的核心任务。

中心秉承“信念为先,素质为先,责任为先,百姓为先”的理念,围绕普陀转型蝶变、崛起赶超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优秀队伍,树立品牌形象,履行社会责任。

疫情期间,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成立党员突击队,率先投身社区疫情防控驰援,与此同时,中心还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大力推广援企稳岗、线上受理等政策举措,应势施策,助企业度过难关;探索“共享员工”模式,重点帮助苏宁家乐福与8家企业达成“共享”合作协议,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为保障民生发挥作用;建立“专员”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管家式”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匹配全方位人社服务。

疫情也加速了网课时代的到来。普陀区教育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市教委有关“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一方面主动承担市名师网课的执教和拍摄任务,为推进全市线上教学贡献普陀专业力量;另一方面聚焦线上教学的关键问题,建设数字资源,共享学科名师,全力保障区域线上教学的质量。

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学院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重点建设的区域学科数字资源,充分发挥数字资源在学生的线上学习与教师的线上指导中的支持功能。

高中年段重点构建了支持学生通过PC、移动终端及APP等的线上学习平台;开发了菜单式、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内容、进度、在线互动学习的课程。初中年段重点为学科教师提供阶段性测试标准与框架,控制学习内容、节奏和难易度。小学年段重点建构了普陀区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作业与测试网上备案系统,成立了教研室专业人员和基地校骨干教师联合研究小组15个,先后研制完成了“一级备案”和“二级备案”。

强化党建引领,汇聚砥砺前行榜样力量

面对2020年全国文明单位复评、2021年建党100周年、建村70周年,曹杨新村街道深刻认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要求,积极适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特点,立足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劳模新村的特殊历史地位,做强特色、做亮品牌,匠心绘制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新画卷”,让“美丽曹杨”内外兼修、名符其实。

街道依托武宁片区,建设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依托家门口的“红色议事厅”,推进“四史”学习,形成了以曹杨新村村史馆为红色基点,1个知识讲堂、4个图书借阅角、6个现场教学点的体系。在村史馆开展浸润式情景党课,按历史年代脉络,依托特定的情景,以数来宝、评弹、现场演绎等方式,回眸曹杨征程,以期激发百姓的共鸣。同时,把旧改工作的宣传、矛盾的解决等功能,也嵌入‘红色议事厅’,让‘四史’学习真正依托‘红色议事厅’,辐射更广泛的人民群众。”

普陀历来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传承,在红色文化、劳模精神的滋养下,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典型人物。

据统计,改革开放40多年来,普陀有10人次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或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诞生了30多位全国劳模,330余位省部级劳模。其中相当多的先进典型源于各级文明单位.

普陀区在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过程中,着力培育重大先进典型,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黑暗中的盲人带去光明的张兴儒,原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自2006年发起“慈善光明行”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医德标兵、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最美志愿者);“最美火炬手”金晶,原普陀区市政管理中心副主任,先后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心成立金晶志愿者工作室,开设道德讲堂,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思想教育与道德实践;以劳模精神涵养区域文化的曹杨新村街道,建立市级爱教基地曹杨新村村史馆,以此作为主阵地开展“劳模课堂”系列活动,传播辐射劳模精神,并立足岗位建功深化价值践行;上海市教育功臣叶佩玉,普陀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在她的榜样引领下,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并设立了“叶佩玉公民道德实践基地”。

据介绍,普陀区文明办在2015年7月倡导成立普陀文明联盟,秉持共建共享共荣的理念,打造了一个全国文明单位的“朋友圈”,走出了一条有普陀特色的同创共建之路。坚持平等交流,坚持自主运作和自我管理,打造“5+4+1”(5家区属全国文明单位与4家驻区全国文明单位+1家全国文明校园曹杨二中)的运作模式,多次组织各类学习考察活动,让驻区单位和区属单位间、地区和单位间充分交流,鼓励成员单位多渠道参与区内文明创建。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